Sayings:
你已经知道了,前天,老佛爷,卡尔·拉格斐去世了——
这个世界又失去了一位传奇人物。
在香奈儿的历史上,只有两个灵魂人物:
一个是香奈儿本人,
另一个就是卡尔·拉格斐。
老佛爷活了85岁,工作了68年,
而他的最后一项工作,今天才结束。
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件事:
任何极致的成功,背后都是极致的付出。
1 “停不下来”的勤奋——
最可怕的,是比你有天分的人,比你更努力
“如果不太喜欢,大可换一份工作;
如果觉得太累,也可以换一份工作,
但千万别边做边说,啊,真的太累了……
那样太脆弱了。
我们都该强悍一点,
不应该谈论自己的艰难。”
卡尔21岁时,
在没有任何时尚设计经验的情况下,
初次参赛就一举夺得全球设计比赛第一名。
在同一时代,能够与卡尔相提并论,在时尚界被称为天才的,
只有YSL的创始人伊夫·圣罗兰。
《VOGUE》杂志曾经这样评价卡尔:
“他才高八斗,创意无止境。”
但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天才,
他的职业高度和长度都不会延续如此长久。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卡尔说,
“在时尚界,你只有6个月甚至3个月的保鲜期,
时尚界变化就是这么快。”
所以,当其他的设计师功成名就,
在时尚界赚得盆满钵满,然后躺在游艇上度假的时候,
83岁的卡尔·拉格斐还会说,
“只有在工作中,灵感才会找上门来。”
他的老朋友,《VOGUE》杂志美国版主编 Anna Wintour
曾经形容卡尔是“不用休息的人”。
除了每天固定7小时的睡眠时间,
卡尔把他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
他甚至觉得,
“再过几年就可以尽情睡觉了,
我讨厌睡觉。”
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工作时间,
他把午饭从生活里剔掉了。
当他沉浸在工作里的时候,
晚饭时间也会被他忘到脑后。
对于卡尔来说,最放松的时刻就是去工作室的路上,
透过车窗看巴黎的街景;
还有泡在浴缸里冥想,
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里
——这个时候,他依然会勤奋地去捕捉每一个在脑海里迸发的灵感。
“我是靠本能驱动在工作,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卡尔·拉格斐超越常人的勤奋,
换来的是他超越所有人的伟大。
当那个同样被称为天才的伊夫·圣罗兰,
在2002年早早地从历史舞台上谢幕,
已经年过80的卡尔,
依然每年要为自己负责的时尚品牌做17场时装秀,
设计14个新品系列的衣服。
这个数字,是绝大多数年轻设计师将近4年的工作量。
卡尔在工作上的勤奋程度已经到达了“疯狂”和“偏执”的程度。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能让他停止工作。
如果有,
那一定是他停止了呼吸。
正是他的勤奋,让卡尔在设计师“各领风骚没几年”的时尚圈,
成为了唯一的“凯撒”。
2、“逼死人”的死磕——
内心有巨大渴望的人,从不允许任何将就
纪录片《事前七日》
讲述 2018 年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时候有一个细节,
当卡尔·拉格斐发现裁缝作品中的问题时,
总会要求他们在三秒钟内解释导致问题的原因。
他从来不会等待裁缝对于出现的问题犹犹豫豫,不知所以。
此时距离开幕还有两天,
他觉得有必要修改,
而首席(女裁缝管理)必须照做。
需要将裙子缩短一公分,他会说:“对不住了,一公分。”
那意味着一位首席要彻底重做一整套衣服。
等待验收的首席们感到惶恐,
但卡尔说:
“没有第二选择,
我即刻就知道我想要什么,
以及我不想要什么。”
在追求完美的人眼里,
离预期哪怕只差了一公分,
那么,这也是失败。
在大秀正式开始一周前,
卡尔会仔细检查每件即将定稿的服装,
再进行修改,
直到他本人认为“成了”。
卡尔不允许任何误差,
就好像他有300个iPod,
每一个里面只允许装一种风格的音乐。
跟他共事了40年的 Anita 女士提起卡尔,说他,
“好起来像个天使,吹毛求疵起来像个恶魔。”
的确,恶魔就在对细节寸步不让的掌控里。
但完美只有一个,
他人的评价永远不能左右追求极致的人
对完美的痴狂。
2017年香奈儿春夏成衣秀场开始前,
模特试一条小香风的连衣裙,
腰间略宽,裁缝问卡尔:
“系个白色腰带怎么样?时间不多了。”
卡尔的眉头拧在一起,
虽然戴着墨镜无法看到他的表情,
但他语气坚定、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不会因为任何理由换搭配。”
“出现意外,技术处理要跟上。”
所谓技术处理,就是改,
改到最完美的程度为止。
因为时尚就是制造梦幻,
而在梦幻的事情上,
不允许任何将就。
“我们创造的不是人们需要的东西,
而是人们渴望的。”
当卡尔要把人们渴望的东西变成现实,
才会对细节近乎刻薄的挑剔。
3、“反人性”的执行力——
把冰山搬进秀场
2010年秋冬,
卡尔决定在当年的大秀中呼应“全球变暖”,
而他的主题设计堪称“疯狂”——
在秀场的举办地巴黎大皇宫里,
卡尔要放置一座货真价实的冰山。
当所有嘉宾收到邀请函的时候,
看到封面上卡尔手绘的冰山素描,
都认为这不过是秀场设置的一个人工景观。
真的冰山?不会有的。
在常人的理解中,
把一座冰山放到到巴黎大皇宫的室内,
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何况,走遍全法国,也找不到一座合适的冰山,
只有远在北欧的国家才能找到。
但是,客观条件限制不了卡尔实现
自己疯狂设想的行动力。
他决定从北欧的瑞典,
把自己想要的冰山密封运输到巴黎。
一开始,瑞典海关也觉得眼前就是一个疯子,
他的做法不可理喻。
直到卡尔保证“怎么来的,
就怎么原样送回瑞典”。
在那一刻,海关真的被卡尔震撼了。
一个人勇于让他的疯狂想法得以执行,
就没人敢说他是疯子。
就好像当初乔布斯
把历史上第一台智能手机iPhone带到人类面前时,
所有人都不在乎他一开始的想法多么疯狂,
所有人都会相信,乔布斯很伟大。
当初拿到邀请函,
满以为封面上的冰山不过是置景的人,
见到巴黎大皇宫内高8.5米,
重达265吨的冰山,
他们已经能够从弥漫在秀场内的寒冷气息,
感受到这背后卡尔执行力的强大。
这当然不是“老佛爷”卡尔·拉格斐疯狂的终点。
7年后,同样在巴黎大皇宫,
标有“嘉柏丽尔·香奈儿太空站”的火箭
在10秒倒计时之后喷射出白烟,缓缓上升,
最终在距离穹顶几米处停下。
卡尔再次把他的疯狂想法变成现实,
世界再次被卡尔震撼。
4、极度的自律——
能为了一条裤子坚持 18 年不吃午饭的人,
还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
往往,像卡尔这样能把别人“逼到巅峰”的人,
逼起自己来,下手更狠。
他 67 岁开始减肥,13个月减了 84 斤,
还出了一本《卡尔·拉格菲的饮食疗养手册》(TheKarlLagerfeldDiet)。
在国外卖到爆。
减肥前的他是这样的:
减完肥的他是这样的:
而他减肥的最大动力,居然只是为了一条 28 码的裤子。
朋友给他介绍了设计师 Hedi Slimane,
第一眼看到这位设计师的衣服,他就爱上了。
下决心一定要减到能穿为止。
他的减肥过程接近自虐:
以前最喜欢的早餐是羊角面包+拿铁,
节食后每天早上吃一片烤面包+半杯葡萄汁。
以前喜欢吃巧克力,减肥后“只吃被允许喜欢的食物”
——巧克力味的蛋白质奶昔。
“我很爱Nutella巧克力,
但减肥时刻却也只是舔一舔就吐出来,
满足一下下口腹之欲就好,
浅尝即止。”
这 18 年他严格按照医生定下的饮食方案过日子,
有次他接受纽约客记者采访时,
聊了两小时后,
他开始吃东西
——因为医生要求定时补充蛋白质的时间到了。
吃完他又继续接受采访。
但他曾经在接受Harper Bazaar杂志采访时说,
他从来没有吃过午餐。
这也是减肥方案之一,
他坚持了 18 年:
“没有人会说关注体型是件庸俗的事情,
如果说外形无关紧要,
才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减肥可以帮助一个人重新发现和定义真实的自我。”
一个能为了自己的目标,
坚决地战胜自己本能欲望的人,
实在想不到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5、无止尽的追求——
“房子里最重要的家具是垃圾桶,而人最该忘掉的就是过去”
在极度优秀的人身上,“清空存量”,
并且永远追求“增量”,这几乎是一个他们共有的特质。
在卡尔眼里,自己做到过的事情,
同样,
永远不值一提。
未来没有极限,他随时准备清空自己的过去,只想往前看。
他很讨厌过去。
《纽约客》杂志讲了一个故事,
大概是说,
2006 年 12 月一个晚上,
卡尔和 22 名助理挤在一个房间里,
为 6 天后蒙特卡洛的时装秀做准备。
卡尔在自己的画板上快速画了一个草图,
一个女人的线条,助手看了看图纸,
急忙对照着调整模特。
但卡尔很快从画板上撕下这幅画,
捏在手里,扔进一个大柳条篮子里。
整个晚上,这个篮子里都是类似的“废品”。
“我会扔掉一切!”
他说,“房子里最重要的家具是垃圾桶!”
面对空白的画纸时,他总是更放松。
和很多设计师相反,他说自己害怕已经画好的整页,
空白页让你觉得有无限可能,
而已完成的,就是无法改变的。
“那让人厌烦。”
2015 年,
有人在德国波恩做了一场卡尔的作品回顾展,邀请他去参加。
他一点都不想去。
“我不想看到所有那些旧衣服。”
“我们当代的毛病之一就是喜欢回顾过去。
忘掉过去吧。
时尚是关于明天的事情。谁在乎过去?
当人们开始觉得他们过去做的事情比现在好,
那么他们应该马上歇菜。”
“为了生存,你必须砍掉树根,再长出新的树根。”
球王贝利说自己最好的进球永远是下一个,
在卡尔·拉格斐的世界里,
最好的作品,
永远是下一件。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