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破釜沉舟是谁(破釜沉舟,项羽凭借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直接一战成名啊)

15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3 11:16:22    

明朝学者茅坤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更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在一幅著名的对联,将项羽的破釜沉舟与勾践的卧薪尝胆并列,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也充分说明笃志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是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胜利之战,更是秦王朝军事势力被瓦解的失败之战。昔日,楚霸王威风无比,九战九捷,成为军事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而破釜沉舟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也让后世的无数人为之赞叹不已。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去一起了解一下,楚霸王是如何力挽狂澜,将秦军一举歼灭的。

在公元前207年,秦朝时任秦军上将军的章邯,在楚地将反秦义军的将领项梁斩杀,使得当地的反秦势力几乎消灭殆尽。这使得秦军认为:楚地已经不可能再有反军,不会再对秦王朝统治造成威胁。所以,章邯便带领二十多万大军,同时,调派长城军团二十多万亲兵南下支援,一同北上去攻打赵地。

一共四十多万秦军一举进攻,将赵王歇团团围困在巨鹿城内,万般无奈之下,赵王只能派遣使者,到周边的各个小诸侯国去寻求帮助,虽然各国也纷纷履行了约定,派兵给予了支援,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惧怕秦军部队的,援军只是在巨鹿城北驻扎下来,根本没有一兵一卒敢真正前往巨鹿营内营救赵王。

就在这个时候,素与秦军有杀叔父之仇的项羽,主动向楚怀王请命,想要帅军北上营救赵王。但是,楚怀王没有让项羽做上将军,而是任命了宋义做为首领,项羽为次将,范增做末将,带领六万多人北上支援赵王。同时,让刘邦去西征,灭秦朝。不仅如此,还定了一个怀王之约,就是说:“哪个人先打进了关中,哪个人就是关中之王。”

这样的一个举动,足以看出,楚怀王具有较高的政治领导才能,以及军事部署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项羽是有所防范的,这也为后来项羽对楚怀王痛下杀手埋下了伏笔。

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宋义率领着六万大军来到安阳之后,就停下来不走了,带着楚军与章邯大军隔水相望。项羽跟宋义说:“这个时候,我们楚军在外面进攻秦军,赵在城内响应,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宋义却回答道:“让秦、赵两国先打一会,如果,赵王赢了,那么,我们也就不用去了;如果,秦赢了,想必经过这一战,实力也会锐减,我们再过去打秦,相当于是坐享渔翁之利的。”宋义接着还说:“如果说,论骁勇善战,我宋义跟你项羽是没法比的,但是,如果论智慧和谋略,我应该还是会略胜你一筹的。”

就这样,楚军在接连的大雨天气中,按兵不动。但是,天气的寒冷,粮草的持续消耗,使得军内的士兵受冻、挨饿,军营内部也是怨声载道。见到这样情形,项羽甚是生气,这些都是因为宋义的所谓“谋略”造成的。所以,项羽果断将宋义杀死,并且,亲自带领着部队大军向前逼近,准备大举讨秦。

项羽先是命令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大军作为前锋,帮助楚军开路,同时,切断了秦军粮草补给的必经通道。随后,项羽率领部队的主力大军渡河而上,并颁下命令:上岸后,将船都捣毁。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破釜沉舟”,让所有的士兵,每个人仅带着两三天的干粮上战场,以这样的行动表明誓死一战的决心。

项羽面对诸位将领说道:“我们这次来这里打仗,只能进,不能退,没有退路的我们,必须在三天之内,将秦军打败。”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退路的士兵,就犹如亡命之徒,上战杀敌也必定的骁勇无比。同时,这样的举动,也看出了项羽,这个勇猛的军事将领,鼎鼎有名的西楚霸王,在面对这场战役时的信心和决心、勇气和气概。

这样勇猛无比的首领,必然带出视死如归的士兵,将士们的士气大振,战斗热情也异常高涨,破釜沉舟,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磨刀霍霍,只等着挥刀杀敌了。就这样,楚军以一敌十,奋勇杀敌,将秦军杀得片甲不留,大破秦军军团。并且,在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项羽又对章邯开始了“攻心战”,给章做起了思想工作。

章邯面对着楚军的勇猛,再回想一下秦统治的腐朽,他也深深知道这一仗不可能打胜,所以,无奈之下,向项羽投了降。

虽然,巨鹿之战已经过去千百年,但是,人们依然对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津津乐道。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项羽,可以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获得胜利,而且,还打得如此精彩绝伦呢?

我想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章邯抗敌的战略思路发生了错误,如果,他不是在楚国尚未全部瓦解的时候撤兵,调转枪头去巨鹿,那么,相信这场战争根本不会发生。

其次,项羽行事足够果断。与宋义相比,项羽不愿意停滞不前,与奋勇杀敌,奋力拼杀相比,宋义的所谓“渔翁之利”,对于远征的楚军来说,更是一种消耗和拖延,这样的策略对于楚军并无好处。

所以,及时止损,杀死宋义,取而代之,带领部队前进抗敌,是项羽下对的第一步棋。再后来,项羽用破釜沉舟的决心,激发出全员将领奋勇杀敌的热情鼓舞了斗志让每一个士兵的战斗力都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一个士兵是消极应战的,这样的强烈攻势之下,必然是无坚不摧的。

所以,以少胜多,大破秦军,这场胜利是项羽当之无愧的,也是巨鹿之战必然的结果。

当然,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也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关中。于秦二世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

相关文章

说汉代人物——年轻时代的刘邦,是一位无赖之辈还是浪荡游侠?

对于年轻时代的的刘邦,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市井无赖流氓之辈,整日不务正业,游荡厮混。那实际上那个时代的刘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的事情来分析一下。刘邦的大哥刘伯不幸死得早,留下了他大嫂和儿子刘信单独生活。刘邦经常带领一帮朋友到他大嫂家里混饭吃。一次两次还能接受,但是隔三差五的带一帮朋友到

2025-04-05 02:03:06

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多数人读不懂,因为缺乏通透的思维

其实关于刘邦这个人,我写过很多分析的文章。但是,从最近的作品评论里来看,依然有很多朋友把对刘邦这个人的认知过于极端化、表面化、情绪化、现象化!特别是一些喜欢项羽的朋友,恨不得用“臭流氓”的标签贴满他的全身上下!刘邦这个人其实还是很厉害的,不说别的,近代伟人就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很会当皇帝的

2025-04-05 01:40:40

中国古代人物:刘邦

刘邦(前256年或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生于战国时代楚国的沛丰邑中阳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丰县),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家世)出身的皇帝。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参与以西楚为首的反秦行动,成为诸侯之一。在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获胜,统一了自秦朝灭

2025-04-05 00:50:13

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四句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

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四句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从“仁义之君”到“乱世枭雄”:剖析刘备的权谋之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而刘备,作为蜀汉昭烈帝,一直以“仁义”著称,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细细品味刘备的生平,我们不禁要问:他真的是一位毫无瑕疵的仁君吗?他那些看

2025-04-05 00:40:19

历史上的刘邦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秦末,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下云集响应,到处都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同时山东六国残余的旧贵族们,也就是所谓的山东诸侯们,也乘势而起,企图利用农民的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恢复他们各自的政权。当此之时,沛县的一个亭长刘邦也掀起了反秦的旗帜,企图夺取政权。经过了四年的斗争,刘邦肃

2025-04-05 00:06:0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