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神算子诸葛亮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他独创的“八阵图”,被誉为神奇的阵图。同时,他还发明的连发的弩弓,成了战场上神武器。而他在北伐曹魏时发明的木牛流马同样是他的成名作,因为他解决了蜀中长途跋涉运粮难的问题。
《三国志.后主传》有这样的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兵,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史书记载当时诸葛亮找了一位当时有点技术的木匠发明了木牛流马。而在《三国演义》里面把这种工具描述的神乎其神,说这种工具运粮八石,只需一人,能走数十里。
那么,这个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么神乎吗?
民国时有学者对其考证,一种说法就是木牛乃是当时四川矿工们所用的“木牛车”,流马则是一种叫“快马子”的窄长小船。
木牛流马为什么要设计成“牛”“马”这样难看形象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以牛或马造型便于隐藏山林间,不利被敌军发现,另一方面“牛”“马”可起到装神弄鬼的迷惑作用。
而木牛流马“人不大劳,牛马不食”证明以人力驾驭。聪明的诸葛亮制造了轮腿神妙配合的运载工具木牛流马。即人一推,轮子中间动,使四腿上下运动不停;而牛马前进过程中,腿着地,受上方粮板重压,又杠杆式使另两条腿翘高,而人配合使重心移至后面高起双腿上,实际手腕一压之下,木牛流马就前进了车轮一个直径路程。这样反复一抬一压,又有四腿可垂直伸缩上下运动配合山道坡度而行。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派出的侦哨探知后惊的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防盗”。也就是说在运粮过程中,如果被敌军发现或者拦截时,如果抵挡不住,弃粮逃跑时,只要推行者要木牛流在轮毂隐蔽部位插入事先配套制好的榫头(可能有一个插榫头的配套工具,类似内六角扳手之类的东西),使轮子不能转动,敌军运不走。在这种情况下,敌军唯一能做的只是有用火来烧毁。
当然,木牛流马目前连专家也还无法完全解释它的原理,可见其发明在当时还是做到了“前无古人”,有一定的神奇性,但远没有《三国演义》里所吹棒的那么神奇。
至于为什么会在后来没有全面推广下去,那是因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朝廷和百姓对道路的重视,修的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同时又发现圆的车轮更实用更快,农村普遍使用的独轮车和两轮板车就是后来的改进版和创新版。木牛流马因为极其“笨重”,后来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