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治是谁的儿子(李治不是嫡长子,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让他继承皇位?)

15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7 10:48:16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便是由他所开创,而在他去世以后,唐高宗李治继续推行父亲的政策,使得唐王朝社会稳定,发展更加繁荣,从而延续了“贞观之治”的成就。

但是身为皇帝的李治并不是嫡长子,在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为何他能够在这两人中脱颖而出,顺利继承大统呢?

实际上,李治同父异母的大哥太子李承乾本应该是定好的储君,但是李承乾却急着上位,私下多次想要暗杀自己的老师,从而激怒了唐太宗李世民,换句话说,李世民也怕儿子像自己当初在玄武门那样发动政变,所以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身份。

而李治的另一个哥哥李泰 ,依仗着太宗对他的宠信,逐渐对皇位产生了想法,后来李世民为了让自己这些儿子们都能活下来,不至于因为政变而产生兄弟反目成仇,刀兵相见的悲剧,最终他选择了看起来并不机敏的李治。

但是李治兵不只是因为这两个哥哥不中用才当上皇帝的,当初为了得到太宗的信任,他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史书记载,李治从小就特别喜欢《孝经》这本书,有一次太宗问他:“你认为这本书里面什么最重要?”

李治毫不犹豫地回答:“孝道。”之后他还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李世民听完以后很是欣慰,夸奖了他一番,并说:“如果你真的能够如此行事,那以后一定能够孝顺父王,和睦兄弟了。”

在这之后李治也的确做到了,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在母亲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治异常悲痛,哭的十分伤心。伤心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他多次前来安慰李治,并从此对他变得更加宠爱。

后来在李治被任命皇太子以后,李世民多次让他上朝听取政事,并让他观摩自己是如何处理国家大事,此举无疑是培养李治作为君王。但李治却并没有像自己两位哥哥那样变得张扬,相反他还更加地保守。

在唐太宗远征高丽时,李治被命令留守在定州。等到李世民大致确定了发兵时间之后,李治却终日一副悲伤的神色,啼哭不已。

他请求驿站用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及时地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李世民答应了他,用快马传递奏事便从此开始。李治这一举动可谓是高明,不仅打消了李世民的顾虑,还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智慧。

除了这件事以外,在李世民大军凯旋归来后,李治跟从他前往并州。而当时李世民身上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为了帮父亲疗伤,居然亲自用嘴巴去吸毒脓,还扶着他步行了许多时日。

就从这几件事来看,李治真的要比他那两个哥哥强太多了,且不管他是不是真心对李世民的,单就这两个举动来看,绝对能够让李世民放心地把王位交给他,至少他在李世民的眼里是个既孝顺又善良的孩子,让他当皇帝最起码可以保证其他两个儿子的安危,更不用说他会做出谋逆篡权这种事了。

之后李治继续稳定自己的地位,不做任何出格的事情,在父亲李世民面前他始终都是一个孝子的形象,这下让李世民彻底放心了,在他去世之后,李治最终顺利继承皇位,他在期间推行李世民的政策,使得国家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延续了一代盛世的辉煌。

相关文章

14首诗纵览杜牧的一生,才华横溢、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

长平之战蔺相如之死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

李渊退位后的悲惨生活:权力的背后竟是孤独与无奈!

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刘备的三小谋士:糜竺简雍孙乾

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