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但是唐玄宗最终夺了自己的这个儿媳妇,把她变成自己的贵妃。这样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是少有的,在民间老百姓那里,更是不可想象。而且如果真发生了这种事情,那就是“不伦”。在礼治社会的古代中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是会受到严厉处罚的。
(杨玉环剧照)
可是,为什么唐玄宗做了这样的事情,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罚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唐玄宗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他要干什么,谁能反对?
其实这话是不对的。“礼治”是古代皇帝统治天下的手段。如果他带头破坏“礼治”,相当于他砸了自己的饭碗。再说了,还有大臣呢。如果皇帝不遵守礼教,大臣是有权向皇帝上奏,也是有义务向皇帝上奏的。但是,为什么当时却没有任何大臣对这件事表示异议呢?而且,不但大臣们没提出异议,连李瑁也没有反对。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唐玄宗娶纳杨玉环的过程。
杨玉环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的时候,李瑁的母亲武惠妃还活着。当时,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举行婚礼,寄住在洛阳叔父家的杨玉环应邀参加。在婚礼上,李瑁一眼就看上了杨玉环,于是向母亲武惠妃提出,想娶杨玉环为妻。武惠妃向唐玄宗报告。唐玄宗也同意了。
有人说,唐玄宗那时候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也看上杨玉环了,已经在打杨玉环的主意了。对这个说法,我是不大赞同的。毕竟那时候唐玄宗的心思还在武惠妃身上。再说了,如果他真的看上了杨玉环,他怎么还会同意儿子的婚事。同意了儿子的婚事,将来要再娶过去,就困难了。
唐玄宗想娶杨玉环,是在武惠妃去世后。当时,唐玄宗虽然有后宫三千,但是,没有一个是他称心如意的。于是,太监就给唐玄宗提议娶杨玉环(《新唐书》: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当然了,太监之所以敢于这么说,关键还是他那时候已经看出了唐玄宗喜欢杨玉环,太监察言观色,才会给唐玄宗提出来。当然了,也有可能这话是唐玄宗提出来的,史官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假托是太监出的主意。
要娶杨玉环,杨玉环是儿媳妇,直接是不行的。于是,唐玄宗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为名,让杨玉环出家当尼姑,并改名“杨太真”。
(武惠妃剧照)
五年后,唐玄宗给李瑁另外娶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接着,唐玄宗把杨玉环娶进宫中,封为贵妃。
过程就是这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大臣反对,连李瑁也没有反对,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杨玉环已经不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了。
最初,唐玄宗提出,让杨玉环出家为窦太后祈福。这是关乎“孝道”的问题,杨玉环不敢反对,李瑁也不敢反对。还有,当时也没有说出家多久,于是就出家了。这样过了五年,唐玄宗一直没有要杨玉环还俗的意思。李瑁受不住了,大约向唐玄宗抗议过,唐玄宗因此重新给他娶了一个。
这样一来,杨玉环就不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了,唐玄宗就排除了娶她的障碍。
而且,杨玉环因为是为唐玄宗的母亲窦太后祈福,这样一来,她就和唐玄宗成了平辈,唐玄宗更加没有障碍了。
同时,杨玉环已经出家了五年的时间。一般来说,时间可以抹掉许多困难。因为经过了五年时间,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这件事也不是太违和,大家可以接受。
(唐玄宗剧照)
二、唐玄宗娶杨玉环是对李瑁势力的瓦解。
唐玄宗原来的太子是李瑛。由于李瑁的母亲武惠妃的谗陷,唐玄宗杀了自己的太子李瑛。
唐玄宗知不知道李瑛是冤枉的?我觉得可能他当时不知道,但很快就知道了。武惠妃此后为什么会惊吓而死,肯定不是她心中有愧,而是害怕唐玄宗知道。
740年,迅速就立李亨为太子,放弃了李瑁。
也就在这一年,唐玄宗让杨玉环出家。
唐玄宗让杨玉环出家,不仅仅是想要夺得这个儿媳妇,还有要打击李瑁的意思。毕竟已经有太子了,同时武惠妃也死了,因此,不能让李瑁的势力抬头。
李瑁既然知道自己在受打击,因此,他怎么敢反抗呢?还有,大臣们既然知道唐玄宗这是在打击李瑁,他们又怎会提出异议呢?提出异议,就意味着和李瑁可能是同党。他们不要命了吗?
因此,唐玄宗就顺理成章娶了杨玉环。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名字传唱千古。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根据现存的记载,我们得知扁鹊的老师是长桑君。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长桑子。长桑子,襄阳人,据说是智皇知生氏和辰放氏之子(《庄子》中尊知生氏为上古的三皇之一)。机遇巧合之下,跟随赤松子修行。(根据《淮南子·齐俗》记载
2025-08-16 01:02:30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