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安时期,存诗最多、成就最高的是被锺嵘《诗品》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聪明好学,才华英逸,被称为“天人”、“绣虎”,甚得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性格疏荡,“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终于失宠。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猜忌与迫害,十一年中,三次贬爵,六次改换封地,如同“圈牢之养物”(曹植《自试表》),受尽折磨。
曹操绘图
曹叡继位后,尽管曹植屡屡上表请用自试,但处境并未改变,最终抑郁而死,终年41岁曹植曾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曹植一生热衷功名有着宏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欲“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曹植《与杨德祖书》),但其平生遭际坎坷,壮志难酬,心怀郁愤,孤绝无依,这种现实状况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曹植雕像
曹植诗现存九十余首,大致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因受曹操宠爱,身为贵族公子,生活安逸稳定,诗中多充满英拔爽朗之气;后期因生活坎坷,遭受迫害与打击,郁结、压抑之气叠加在一起,诗中多流露凄楚悲慨之情。曹植前期的诗内容比较丰富。有对战争时代社会破败景况的真实反映,如其《送应氏》第一首,写董卓之乱给京城洛阳造成的“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的满目疮痍的荒破景象,抒发了诗人“气结不能言”的感伤之情。
董卓绘图
曹植诗还有对自己贵游雄放的公子生活的记述,如“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盖相追随”(《公宴诗》),“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斗鸡诗》),“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名都篇》)等,揭示出华美的富贵生活。曹植前期诗歌当中最能体现其个性特色的,是抒发自己雄心壮志展现理想抱负的代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美酒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表作《白马篇》:宿昔秉良弓,楛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首诗虽是曹植自拟题目,但却借用汉乐府歌诗的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位忠勇双全、胸怀大志、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英雄少年形象。
马蹄
曹植从左、右、上、下四个角度来凸显游侠儿的勃勃雄姿,以破、摧、接、散四个动词来展现游侠儿的特殊技能,铺陈排比,是为详写。而游侠儿的战场实况,则以“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一句带过,是为略写。曹植此诗的着眼点在于最后一句对游侠儿心理活动的揭示,作为战士的所有的矛盾与纠结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崇高理念下消散无踪,无悔无怨,从而深化了诗歌的精神主题全诗铺陈赡丽,气骨昂扬,在精练华美的描绘当中洋溢着逸气干云的英豪之气。
战场
故而朱乾《乐府正义》云:“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所论极是,这是曹植理想人格的真实写照。曹植后期由于生活处境的变化和屡遭压抑迫害,诗歌创作风格同前期相比有很大不同,作品中时常流露出悲哀愤怨之情。虽然渴望建功立业仍然是曹植后期诗歌的思想主题,但前期的英豪雄放之气已经大幅度削弱,更多的是壮志难酬的愤激不平。
参考资料
·《乐府正义》
·《送应氏》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