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杨宗保是谁的儿子(杨家将故事里的杨宗保是虚构人物,杨文广是杨六郎之子?)

1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1 11:30:12    

宋史趣问100题·28·杨家将故事里的杨宗保是虚构人物,杨文广是杨六郎之子?

杨宗保(戏曲人物)

杨宗保是杨家将故事里的重要人物,杨家将里的很多故事都围绕他展开,如“穆柯寨”、“杨六郎辕门斩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然而,在《宋史》、《东都事略》等重要史料中,却没有杨宗保其人,史家一般都把他看做虚构人物。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杨宗保其人,史料又是怎样记载杨家将世系的?

一、史料中的杨家将世系

杨家将自杨业开始,世代忠于宋朝,为宋朝戍守北部边疆,是宋朝前期的重要武将世家之一,史料对杨家及其事迹多有记载,其中最早的,是欧阳修写于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十月的《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墓志铭》的写作时间皇祐三年上距杨业殉国65年、杨延昭去世37年。《墓志铭》记:

君讳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其曾祖讳弘信,为州刺史。祖讳重勋,又为防御使。太祖时,为置建宁军于麟州,以重勋为留后。后召以为宿州刺史、保静军节度使,卒赠侍中。父讳光扆,以西头供奉官,监麟州兵马,卒于官。君其长子也。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杨琪墓志铭》是目前所见记载杨家将世系的最早史料,文中的“麟州”,治今陕西神木,“新秦”,为唐开元二年(714)在今神木县北设的县。其后,北宋笔记《杨文公谈苑》记,“杨业,麟州人,少倜傥任侠,以射猎为事”。杨文公即北宋前期著名文人杨亿,生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卒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其生活时代与杨业之子杨延昭同时,宋真宗时修《太宗实录》,他是主要执笔人,全书80卷,他独立完成65卷,今有残本20卷传世。《杨文公谈苑》是杨亿的同乡、学生黄鉴记录的杨亿谈说,本名《南阳谈薮》,丞相宋庠删其重复,改名《谈苑》,书中所记杨亿之语均出自杨亿之口,代表杨亿的观点。《太宗实录》除按年记载帝王将相的事迹之外,在他们去世之日条下,都附载小传,所载杨业事迹和小传,不论是否杨亿所作,他作为《太宗实录》的主要执笔人,必然能见到有关杨业的第一手资料,熟悉其事迹,他说“杨业,麟州人”,决非无根之谈。对此,两宋之际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元之际马端临《文献通考》均无异词。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亦记:“广顺二年十二月,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剌史……”曾巩《隆平集·卷七十》亦记:“杨邺,或曰继邺,麟州人。”

南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三十四·杨业传》、元末《宋史·杨业传》则记:“杨业,并州太原人。”二书所说的太原,当不是指杨业的原籍,而是指他的“今籍”。杨业自“幼事北汉世祖”,长期在太原生活,以“今籍”而言,自然可以称为“杨业,并州太原人。”宋代也确有将人“著籍”的习惯,如大将王全斌是太原人,其曾孙王凯迁居“京兆”即今陕西西安,便称“京兆人”,王凯的孙子王诜娶宋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当“驸马都尉”,徙居开封,《宣和画谱·卷十二·王诜传》便称“王诜,字晋卿,本太原人,今为开封人”。以上证明,按通常所说的籍贯(父亲的籍贯和本人的出生地),杨业是麟州新秦(今神木县)人,按其后来迁居太原而言,其“今籍”可以说是“并州太原”。

对于杨家将世系,《东都事略·杨业传》、《宋史·杨业传》所记最全,《东都事略·杨业传》记杨业“父信,仕刘氏为汉麟州刺史”,《宋史·杨业传》记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

对于杨业的儿子,《东都事略·杨业传》记为:“子延昭。(原名)延朗,下一字犯圣祖(赵玄朗)名,改为延昭。”延昭“官至英州(治今广东英德)防御使卒,年五十七”,“守边二十余年,虏人畏之,呼为‘六郎’”;《宋史·杨业传》记,“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

《宋史·杨业传》后有《杨延昭附传》,附传记:“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附传最后记,杨延昭“子文广。”

《宋史·杨业传》后《杨延昭附传》又有《杨文广附传》。《杨文广附传》记:“文广字仲容。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范仲淹宣抚陕西,与语奇之,置麾下。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治平中,议宿卫将,英宗曰:‘文广,名将后,且有功。’乃擢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副都总管韩琦使筑筚篥城,文广声言城喷珠,率众急趣筚篥,比暮至其所,部分已定。迟明,敌骑大至,知不可犯而去,遗书曰:‘当白国主,以数万精骑逐汝。’文广遣将袭之,斩获甚众。或问其故,文广曰:‘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诏书褒谕,赐袭衣、带、马。知泾州、镇戎军,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都虞候。辽人争代州地界,文广献阵图并取幽燕策,未报而卒,赠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石雕)

《东都事略》、《宋史》记载了杨信、杨业、杨延昭、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杨文广等四代,却没有杨宗保其人,把杨文广记为杨延昭之子,而非杨宗保之子。我们或可以之推知,杨宗保是后来讲故事的人虚构的人物,把杨文广说成杨宗保之子,更是虚构。

二、杨宗保在杨家将故事中的出现

杨宗保这一人物,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徐大焯撰《烬余录·卷上》中,记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太宗莫州之败,赖杨业护驾得脱险难。业,太原人,世称杨令公,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随刘继元降,授右卫大将军、代州刺史。先是,帝出长垣关,败契丹于关南,旋移军大名,进战莫州,遂为契丹所困。杨业及诸子奋死护驾,始得脱归大名,密封褒谕,败赍骈番。七年,业败契丹于雁门丰州,获其节度萧太。八年,收降契丹三千余帐,迁云州观察,兼判郑州、代州。诸将大忌之。雍熙三年,业副潘美北伐,破寰、朔、应、云四州。会萧太后领众十万犯寰,业请潘美军出雁门,不应。业分死出战,士卒尽丧,慨然曰:‘不幸为权奸所陷!’遂死之。赠太尉节度使。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官供奉。四子延环(初名延朗)、五子延贵并官殿直。六子延昭从征朔州,功加保州刺史,真宗时与七子延彬(初名延嗣者)屡有功,并受团练使。延昭子宗保,官同州观察。世称杨家将。”

这是杨业之长子杨渊平、四子延环(初名延朗)、孙子杨宗保初次出现,且把《东都事略》、《宋史》所记诸兄弟中排在最前的杨延昭记为杨业之“六子”,把杨延昭的“初名延朗”记在了“四子延环”之下,把杨宗保记为“延昭子”,“官同州观察”,即《宋史》所记杨文广去世后朝廷赠予的荣誉职衔“同州(治今陕西大荔)观察使”

其后,元曲《杨六郎调兵破天阵》中,也把杨宗保写作杨延昭之子。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熊大木编著、刊行的通俗小说《杨家将传》,已有杨宗保娶妻穆桂英故事,但在其中,杨宗保和杨文广都是杨六郎之子,杨文广是柴郡主在破天门阵时所生,而破天门阵时,杨宗保已经“弱冠”,即20岁,杨宗保、杨文广“兄弟”几乎是两代人,在以后演变中,二人逐渐成为了父子。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刻、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长篇小说《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简称《杨家府演义》),则已已经彻底完成了杨宗保、杨文广由“兄弟”到“父子”的演变,同时把《宋史·杨文广传》所记杨文广跟随狄青征讨侬智高叛乱写在了杨宗保名下,且写狄青不服杨宗保挂帅,引起杨、狄失和,在之后的演义、小说中,更把杨、狄失和提前到了源自元曲《狄青复夺衣袄车》的“狄青失征衣” 故事上,从此,杨宗保是杨文广父亲的“父子组合”,在杨家将故事中成为“固定版本”。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杨宗保确实是虚构人物,而杨文广,则是杨延昭之子,而不是杨家将故事所说,是杨宗保的儿子。

《杨家府演义》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