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曹冲病逝,年仅十三岁。曹操悲痛不已,哀叹道:如果华佗不死,仓舒就不会死。那么,这个名动三国的小神童曹冲怎么死的?
曹冲
曹冲怎么死的
曹冲(196年-208年),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中国讲究一句古话,叫树大招风,小小年纪的曹冲自然会遭到一些敌对政治势力的妒忌和攻讦。于是,在他13岁那年,突然得了一种不愈怪病,“满面潮红,神昏儋语,手脚抽搐着,忽而剧烈地一蹦,又拘挛着微微颤抖,时而牙关咬得格格响。”数日后,终亡。
曹冲之死让人不得不疑。既然他得病而死,为何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呢?宫廷中那么多臣子,为何只有他得这种怪病,而不见其他人得?如果真是疑难杂症,为什么连个诊治报告都不给发,宫廷中的御医难道是吃白食的?这之中,到底有何隐情?
关于曹冲怎么死的,《三国志》里说得很笼统,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我们都知道,陈寿是晋朝人,《三国志》是正史,鉴于一些政治因素,说得那么含糊,情有可原。那么,其他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呢?
我们来参考《魏书·刘表传》里的文字。话说当时,有一个和曹冲齐名的少年天才,叫周不疑,当曹冲在世时,两人互相牵制倒也没什么,可曹冲死后,曹操坐不住了,他要杀死周不疑以绝后患。曹丕不知道从哪儿听来这个消息,赶来为周不疑求情。可是,曹操不仅不听,还怒火大发,说道:“如果曹冲在就罢了,周不疑这样的人岂是你能玩得过来的?”后来果然秘密处死了周不疑。
曹丕为什么要留下周不疑呢?答案很简单,曹丕生性驽钝,却善于玩弄权术,即使曹冲死了,还有曹植这样的潜在劲敌,他迫切需要周不疑这样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可是,曹操不领情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发火呢?这原因有二:一,曹操对曹丕素来无甚好感,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那么曹丕是怎样搞到自己要弄死周不疑的情报呢?二,坊间一直流传着曹丕用环夫人逼死曹冲的风言风语,曹操恨之不及却苦无证据,冲他发火自然很正常。
也由此可见,曹冲怎么死的,应该多少与曹丕有些关系吧,毕竟曹冲已死,曹丕独大了,大家即使有猜测也只能烂到肚子里。至于后世民间戏剧及《新三国》里,把曹冲完全刻画成宫心计中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那就有点太主观臆断了。
也许一切,永远是个谜吧!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