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探春是谁的女儿(贾探春是赵姨娘生的,都说王夫人对她好,有什么目的又有几分真心)

14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4 16:52:20    

贾探春是王夫人庶女,赵姨娘所出。王夫人讨厌赵姨娘人所共知,对她生的儿子贾环也不假辞色,并不怎么理会。贾环因此在荣国府完全没地位。可令人意外的是,王夫人对贾探春极其看重,虽不是亲生女儿那样表现的亲,却当亲生女儿一样教养。

(第五十五回)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

王熙凤背后和平儿的话不会骗人。这段话主要说了三点。

第一,凤姐替探春可惜不是王夫人亲生女儿,说她命薄。突出嫡出与庶出有着严格的分界线。探春庶出的身份,令她不被全面尊重,比方吴新登家的和王善保家的,都瞧不起庶出的探春。

第二,王夫人与探春面子上“淡淡的”,实则是当嫡出女儿一样教养她。只因赵姨娘横在中间,让王夫人不能也不好像疼爱贾宝玉那样与探春亲近。

第三,同样是赵姨娘所生,贾环就比探春差远了。王夫人是真讨厌他。

为什么一奶同胞两姐弟,王夫人态度差那么多?对贾环视如路边杂草,对贾探春却等同亲生女儿。理解王夫人对贾探春的好并不难。

首先,贾探春确实比贾环招人疼。探春聪明、会来事、懂得眼色,一派大家闺秀风范。她连贾母都能讨喜,又何况是王夫人。

不过,贾探春讨贾母喜欢不难,祖孙双方是亲情纽带。但讨王夫人喜欢就难了,双方没有血缘关系。探春博得王夫人喜欢,更是她的本事。

贾探春处理与王夫人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对嫡母全然恭谨,孝顺,真心实意换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王夫人不傻,看得出探春心意。

其次,王夫人尽心教养贾探春也有她的目的。探春是女儿,女儿对豪门来说,是最好的联姻对象。儿子会争夺财产,女儿并不会。这也是贾环被排斥,探春被宠爱的原因。

知子莫若母,贾宝玉什么样王夫人心知肚明。兄长贾珠去世,长姐贾元春身处皇宫,王夫人不能陪着贾宝玉一辈子。父母百年后,兄弟姐妹才是贾宝玉相携一生的臂助。

贾环是竞争对手,贾探春就成了王夫人为贾宝玉未来预留的伏笔。

最后,贾探春不但讨好嫡母,更令贾母喜欢。王夫人站在贾母的角度,也要对贾探春更好。更何况做个善良的嫡母也是当家人必须具备的风范。

说直白点,王夫人是用对贾探春的宠爱,给予她全面家庭地位,尊严,甚至对赵姨娘贾环的包容,交换贾探春以后对贾宝玉的亲情反哺。就像袭人最后被嫁蒋玉菡一样,都是给贾宝玉预留的一步棋。

王夫人当时想不到贾探春最后会远嫁异国,却遗留一片慈母心,惠及贾探春。她这笔亲情投资并没有白费,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贾宝玉最后寻到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那段期间,其实是贾探春供养的贾宝玉。

(第五十四回)平儿忙欠身接了,因指众媳 悄悄说道:“你们太闹的不象了……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

平儿说贾探春“撒个娇儿”,王夫人也要让她“一二分”,是拿王夫人吓唬人。探春不会轻易向王夫人撒娇,王夫人也不会随便让探春几分。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是王夫人与贾探春“母女”感情好,贾探春有王夫人靠山,不是好欺负的。

王夫人对贾探春最大的培养和疼爱,是让她小小年纪放开手脚去管家。这不光是疼爱,甚至是信任以及认可。庶出女儿管家,也算是《红楼梦》一大首创。王夫人这件事很不任人唯亲,却是眼光独到了。

人和人的感情在于相处。贾探春善于处理感情,她与王夫人就感情好。像王夫人这种出了名不好相处的人,接受贾探春的好,除了功利心,也有真感情。反观林黛玉,就因为处理不好与舅妈王夫人的感情才吃了亏。她若真用心经营,王夫人也不至于对她那么绝情。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