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是王夫人庶女,赵姨娘所出。王夫人讨厌赵姨娘人所共知,对她生的儿子贾环也不假辞色,并不怎么理会。贾环因此在荣国府完全没地位。可令人意外的是,王夫人对贾探春极其看重,虽不是亲生女儿那样表现的亲,却当亲生女儿一样教养。
(第五十五回)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
王熙凤背后和平儿的话不会骗人。这段话主要说了三点。
第一,凤姐替探春可惜不是王夫人亲生女儿,说她命薄。突出嫡出与庶出有着严格的分界线。探春庶出的身份,令她不被全面尊重,比方吴新登家的和王善保家的,都瞧不起庶出的探春。
第二,王夫人与探春面子上“淡淡的”,实则是当嫡出女儿一样教养她。只因赵姨娘横在中间,让王夫人不能也不好像疼爱贾宝玉那样与探春亲近。
第三,同样是赵姨娘所生,贾环就比探春差远了。王夫人是真讨厌他。
为什么一奶同胞两姐弟,王夫人态度差那么多?对贾环视如路边杂草,对贾探春却等同亲生女儿。理解王夫人对贾探春的好并不难。
首先,贾探春确实比贾环招人疼。探春聪明、会来事、懂得眼色,一派大家闺秀风范。她连贾母都能讨喜,又何况是王夫人。
不过,贾探春讨贾母喜欢不难,祖孙双方是亲情纽带。但讨王夫人喜欢就难了,双方没有血缘关系。探春博得王夫人喜欢,更是她的本事。
贾探春处理与王夫人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对嫡母全然恭谨,孝顺,真心实意换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王夫人不傻,看得出探春心意。
其次,王夫人尽心教养贾探春也有她的目的。探春是女儿,女儿对豪门来说,是最好的联姻对象。儿子会争夺财产,女儿并不会。这也是贾环被排斥,探春被宠爱的原因。
知子莫若母,贾宝玉什么样王夫人心知肚明。兄长贾珠去世,长姐贾元春身处皇宫,王夫人不能陪着贾宝玉一辈子。父母百年后,兄弟姐妹才是贾宝玉相携一生的臂助。
贾环是竞争对手,贾探春就成了王夫人为贾宝玉未来预留的伏笔。
最后,贾探春不但讨好嫡母,更令贾母喜欢。王夫人站在贾母的角度,也要对贾探春更好。更何况做个善良的嫡母也是当家人必须具备的风范。
说直白点,王夫人是用对贾探春的宠爱,给予她全面家庭地位,尊严,甚至对赵姨娘贾环的包容,交换贾探春以后对贾宝玉的亲情反哺。就像袭人最后被嫁蒋玉菡一样,都是给贾宝玉预留的一步棋。
王夫人当时想不到贾探春最后会远嫁异国,却遗留一片慈母心,惠及贾探春。她这笔亲情投资并没有白费,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贾宝玉最后寻到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那段期间,其实是贾探春供养的贾宝玉。
(第五十四回)平儿忙欠身接了,因指众媳 悄悄说道:“你们太闹的不象了……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
平儿说贾探春“撒个娇儿”,王夫人也要让她“一二分”,是拿王夫人吓唬人。探春不会轻易向王夫人撒娇,王夫人也不会随便让探春几分。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是王夫人与贾探春“母女”感情好,贾探春有王夫人靠山,不是好欺负的。
王夫人对贾探春最大的培养和疼爱,是让她小小年纪放开手脚去管家。这不光是疼爱,甚至是信任以及认可。庶出女儿管家,也算是《红楼梦》一大首创。王夫人这件事很不任人唯亲,却是眼光独到了。
人和人的感情在于相处。贾探春善于处理感情,她与王夫人就感情好。像王夫人这种出了名不好相处的人,接受贾探春的好,除了功利心,也有真感情。反观林黛玉,就因为处理不好与舅妈王夫人的感情才吃了亏。她若真用心经营,王夫人也不至于对她那么绝情。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