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可谓是大名鼎鼎,不过虽然大名鼎鼎,可他最初并不叫刘邦,而是叫刘季。
刘邦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什么时候改的呢?陈道明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第22集说,刘邦起义攻下沛县号称沛公之后,萧何给他改的。萧何说,你现在是沛公了,不能总是让别人叫你刘季。刘季刘季,就是刘老三,太难听了,一点文化含量也没有。萧何就很有文化含量地引用了一句古诗“天子万年,安家定邦”,你就叫刘邦吧。于是从此,刘邦就不叫刘季改叫刘邦了。
是否真实,不敢说。司马迁在《史记》里没说,其他史料里也查不到准确的依据。
这并不重要,这篇小文也不是探讨刘邦名字的由来,而是说“季”。
大家都知道,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显然刘季这个名字是按照伯仲叔季这个顺序起的,刘季应该是刘老四。
可是很多人说,刘季,其实就是刘老三的意思。
没错,刘季只有两个哥哥,他就是刘老三。
问题来了,伯仲叔季,刘老三应该叫刘叔才对,刘季应该是刘老四啊。那刘邦到底是老三还是老四呢?
有这么一种说法,伯仲叔季,季除了排第四之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最小,刘季是刘太公最小的儿子。可是刘邦还有个弟弟叫刘交,刘邦也不是老小啊。有人考证说,刘太公的老婆也就是刘邦的老妈刘媪,在刘邦小时候之后死了。刘太公想,以后也不娶媳妇了,就这三个孩子了,刘邦就是最小的,别按照伯仲叔季那套规矩了,就叫刘季吧。可是刘太公没守住,又娶了新媳妇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样刘季就不能叫刘季了,可是已经叫习惯了,也别改了,还是叫刘季吧,新媳妇生的儿子就叫刘交了。
似乎有道理,反正刘太公四个儿子,刘季就是排老三,于是刘季就成了刘老三的意思。
其实我觉得,刘季,本来就是刘老四。
过去卫生条件差,别说秦汉时期,即使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咱们中国卫生条件也不是很好。现在生孩子都在医院里,各种设备,各种消毒,各种讲究,不足月还没完全长成的孩子都能活下来。过去没这个条件,生孩子就在家里,还有的在地里干着干着活就生了。卫生条件差,新生儿很容易感染病毒,生下没几天就死,这是常事。如果不信,列位看官可以问问家里的老人,是不是这样。
所以说,很有可能,在生刘邦之前,刘太公和刘媪还有一个儿子,他应该叫刘叔,那才是真正的刘老三。不过这孩子没有他弟弟的高贵命,夭折了,否则他可能也在弟弟称帝之后被封王了。
完全有这种可能,当然这只是揣测,不能当正史。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从刘季这个名字说开去,伯仲叔季还真有讲究。
有研究表明,所谓伯仲叔季的说法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家中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第四。
现在没有人按这个顺序给孩子起名了,当然一对夫妻也生不了这么多。即便是国家政策鼓励生三胎,也没几个人愿意生这么多。不过过去,能生出伯仲叔季四个孩子甚至更多并不稀奇。历史上很多名人,就是按照这个给孩子起名的。
比如孙坚,他就正好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亲兄弟四个,不多不少,正好符合伯仲叔季的排法。
还有更多的,比如著名的“司马八达”: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傅(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
别人您不用记,只记住其中的司马懿字仲达就行了。八大金刚亲兄弟,除了伯仲叔季,还续了显惠雅幼。
问题又来了,前四个儿子以伯仲叔季排序,超过四个儿子咋办呢?“季”可以表示最小,生下第五个难道就掐死吗?或者就学“司马八达”,用显惠雅幼排序?
据查,除了伯仲叔季之外,还有伯仲叔季少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有老五,可以以“少”序名。如果刚才说的刘季是刘老四属实,那他的弟弟刘交就可以叫刘少了。
还有别的说法。
说法一:伯仲叔季之后,除了“少”还可用“幼”。幼表示最小,比如司马懿最小的弟弟就叫司马敏字幼达。可是谁敢保证所谓的“幼”就是最小呢,尤其是帝王将相又不懂得节育,生起来没完没了,比如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据说有120多个儿子。
说法二:伯仲叔季之后,可以再循环一遍。还是出自《左传》:“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当然得加字,如果不加字就跟刘老公一样懒,生孩子多了就得重名了。
说法三:伯仲叔季之后,都排叔字,叫“某叔”或“叔某”。据说周武王有兄弟18人,老大叫伯邑考,老二也就是周武王叫姬发,老三管叔鲜,老四周公旦……虽然前四个并没有严格按照伯仲叔季的排法,但是老五蔡叔度、老六叫……后边基本上就都有“叔”了。当然,这里的“叔”和咱们熟悉的“叔”是两个概念。
还有没有别的说法不知道,咱们知道的是,现在没人按照伯仲叔季这种排法给孩子起名了。爱咋起咋起,财务不能自由,给孩子起名还不能自由吗?
武则天又名武曌,14岁入宫,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俗气一点说就是小老婆,后成为太宗儿子李治的老婆, 小妈变老婆, 仅这点后世就难以接受。 武则天有识人之明,如重用名臣魏元忠,娄师德,狄仁杰,张柬之等,在历史上开启武状元的先例 ,有政治智慧眼光…… 与李治一起打理朝政,沿续了贞观的光与热,直到高宗李治前
2025-04-27 02:45:04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里,才德最高,名声最响的。他屈尊求贤,“窃符”救赵的事迹,甚为人称道。司马迁最喜爱此公子,因而特别为他立了《公子列传》。司马迁想要赞美信陵君,以至于把他的名字当歌来唱。那我们就来看看信陵君的劳模事迹吧!信陵君叫无忌,以宽厚仁爱出名。他养的食客多达三千,所以诸侯国都因为公子的
2025-04-27 02:38:50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其中不乏那些敢为人先,打破常规的传奇篇章,提起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人们总会想起她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政治生涯,而她所创立的武举制度,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试想一下,在那个崇尚文治,以儒家经典为尊的时代,一个女子,一位皇帝,却破天荒地设立
2025-04-27 02:02:39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其统治期间被称为“则天大盛”。她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和广泛影响的思想家。武则天在她的统治期间,提出了平权思想,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并为女性权益的争取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探讨武则天对平权思想、女性地位和女性权益的争取所做出的贡献
2025-04-27 01:51:06战国时有四位公子比较著名,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信陵君了,就连汉高祖刘邦都对他仰慕不已。除去他广招门客,礼贤下士之外,应该就归功于他曾两次击败秦国,其中第一次就是他听从门客侯嬴的建议,窃取魏王的兵符带魏军救援赵国,最终赵国才得以幸存。1.留居赵国信陵君带着窃取的兵符和朱亥去了魏军所在的邺城,然后让晋
2025-04-27 01:43:1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