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刘季是谁(刘邦原名刘季,按伯仲叔季排应是刘老四为啥很多人说他是刘老三?)

22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6 19:26:18    

大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可谓是大名鼎鼎,不过虽然大名鼎鼎,可他最初并不叫刘邦,而是叫刘季。

刘邦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什么时候改的呢?陈道明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第22集说,刘邦起义攻下沛县号称沛公之后,萧何给他改的。萧何说,你现在是沛公了,不能总是让别人叫你刘季。刘季刘季,就是刘老三,太难听了,一点文化含量也没有。萧何就很有文化含量地引用了一句古诗“天子万年,安家定邦”,你就叫刘邦吧。于是从此,刘邦就不叫刘季改叫刘邦了。

是否真实,不敢说。司马迁在《史记》里没说,其他史料里也查不到准确的依据。

这并不重要,这篇小文也不是探讨刘邦名字的由来,而是说“季”。

大家都知道,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显然刘季这个名字是按照伯仲叔季这个顺序起的,刘季应该是刘老四。

可是很多人说,刘季,其实就是刘老三的意思。

没错,刘季只有两个哥哥,他就是刘老三。

问题来了,伯仲叔季,刘老三应该叫刘叔才对,刘季应该是刘老四啊。那刘邦到底是老三还是老四呢?

有这么一种说法,伯仲叔季,季除了排第四之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最小,刘季是刘太公最小的儿子。可是刘邦还有个弟弟叫刘交,刘邦也不是老小啊。有人考证说,刘太公的老婆也就是刘邦的老妈刘媪,在刘邦小时候之后死了。刘太公想,以后也不娶媳妇了,就这三个孩子了,刘邦就是最小的,别按照伯仲叔季那套规矩了,就叫刘季吧。可是刘太公没守住,又娶了新媳妇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样刘季就不能叫刘季了,可是已经叫习惯了,也别改了,还是叫刘季吧,新媳妇生的儿子就叫刘交了。

似乎有道理,反正刘太公四个儿子,刘季就是排老三,于是刘季就成了刘老三的意思。

其实我觉得,刘季,本来就是刘老四。

过去卫生条件差,别说秦汉时期,即使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咱们中国卫生条件也不是很好。现在生孩子都在医院里,各种设备,各种消毒,各种讲究,不足月还没完全长成的孩子都能活下来。过去没这个条件,生孩子就在家里,还有的在地里干着干着活就生了。卫生条件差,新生儿很容易感染病毒,生下没几天就死,这是常事。如果不信,列位看官可以问问家里的老人,是不是这样。

所以说,很有可能,在生刘邦之前,刘太公和刘媪还有一个儿子,他应该叫刘叔,那才是真正的刘老三。不过这孩子没有他弟弟的高贵命,夭折了,否则他可能也在弟弟称帝之后被封王了。

完全有这种可能,当然这只是揣测,不能当正史。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从刘季这个名字说开去,伯仲叔季还真有讲究。

有研究表明,所谓伯仲叔季的说法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家中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第四。

现在没有人按这个顺序给孩子起名了,当然一对夫妻也生不了这么多。即便是国家政策鼓励生三胎,也没几个人愿意生这么多。不过过去,能生出伯仲叔季四个孩子甚至更多并不稀奇。历史上很多名人,就是按照这个给孩子起名的。

比如孙坚,他就正好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亲兄弟四个,不多不少,正好符合伯仲叔季的排法。

还有更多的,比如著名的“司马八达”: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傅(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

别人您不用记,只记住其中的司马懿字仲达就行了。八大金刚亲兄弟,除了伯仲叔季,还续了显惠雅幼。

问题又来了,前四个儿子以伯仲叔季排序,超过四个儿子咋办呢?“季”可以表示最小,生下第五个难道就掐死吗?或者就学“司马八达”,用显惠雅幼排序?

据查,除了伯仲叔季之外,还有伯仲叔季少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有老五,可以以“少”序名。如果刚才说的刘季是刘老四属实,那他的弟弟刘交就可以叫刘少了。

还有别的说法。

说法一:伯仲叔季之后,除了“少”还可用“幼”。幼表示最小,比如司马懿最小的弟弟就叫司马敏字幼达。可是谁敢保证所谓的“幼”就是最小呢,尤其是帝王将相又不懂得节育,生起来没完没了,比如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据说有120多个儿子。

说法二:伯仲叔季之后,可以再循环一遍。还是出自《左传》:“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当然得加字,如果不加字就跟刘老公一样懒,生孩子多了就得重名了。

说法三:伯仲叔季之后,都排叔字,叫“某叔”或“叔某”。据说周武王有兄弟18人,老大叫伯邑考,老二也就是周武王叫姬发,老三管叔鲜,老四周公旦……虽然前四个并没有严格按照伯仲叔季的排法,但是老五蔡叔度、老六叫……后边基本上就都有“叔”了。当然,这里的“叔”和咱们熟悉的“叔”是两个概念。

还有没有别的说法不知道,咱们知道的是,现在没人按照伯仲叔季这种排法给孩子起名了。爱咋起咋起,财务不能自由,给孩子起名还不能自由吗?

相关文章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扁鹊:从客栈伙计变神医的传奇人生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名字传唱千古。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根据现存的记载,我们得知扁鹊的老师是长桑君。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长桑子。长桑子,襄阳人,据说是智皇知生氏和辰放氏之子(《庄子》中尊知生氏为上古的三皇之一)。机遇巧合之下,跟随赤松子修行。(根据《淮南子·齐俗》记载

2025-08-16 01:02:30

解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屈原投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

裴行俭:一个被灭三族的遗腹子,活成了唐朝的“儒将之雄”

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

从佞臣到诤臣——细说“裴矩现象”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