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三国中孟达是谁(孟达:害关羽之命,搅三国之势,反复无常终死于司马懿之手)

14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9 08:14:14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军从荆州出发讨伐曹魏,围攻襄阳和樊城。在这一战中,关羽借着天时的优势,连战连捷,俘虏于禁等魏国重将,重创了曹魏。然而孙吴偷袭荆州让关羽的形势急转直下,在两方夹击之下,关羽败下阵来,逃往麦城,最终死于孙权之手。

关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他兵力不足,荆州守卫空虚,又为魏吴两国夹击。也因此,关羽背上了贪功冒进、骄傲自大的骂名。关羽性格有缺陷不假,但樊城、襄阳之战中,关羽并非没有看出自己兵力不足的问题。关羽素有武神的名号,行军打仗无人出其右,对于兵力布置怎会如此疏忽?

其实早在战事刚启的时候,关羽就给位于上庸的刘封写信,要求他立刻发兵,自行援助,这个时候如果刘封马上出兵,或加强荆州的防务,或前往樊城、襄阳支援关羽,关羽都不至于后来败走麦城。刘封收到命令后是想出兵支援关羽的,可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劝说却让他改变了想法,拒绝了关羽的请求,同时也断送了关羽的性命和蜀国的荆州。

这个人就是孟达。

孟达是法正的同乡,亦是法正的同党兄弟,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当董卓与韩遂等人交战时,法正和孟达看出天下大乱,长安也不安定,于是他们举家西迁益州,投奔到刘璋手下。可惜刘璋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君主,法正和孟达在他这里都没有得到重用。所以当法正和孟达受命出使刘备时,他们一合计,就都投靠了刘备。自此,孟达成为刘备阵营中的一员。

当关羽北伐的时候,孟达正与刘封一起驻守在上庸。关羽要求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孟达却觉得关羽战事顺利,形势一片大好,不需要他的支援,反而是上庸这个地方,刚刚依附于自己,人心不稳,所以他拒绝出兵。

等到关羽战败,再次向刘封、孟达求援,孟达又因为担心自己进到战局里面也出不来,再次按兵不动。没有支援,关羽又被腹背夹击,最终只能败走麦城。一代武神惨死于宵小之辈,孟达在其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关羽死后,孟达自知逃不开干系,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带着全家和部下投降了曹魏。曹丕一听说孟达来降,大喜过望,立刻封给孟达官职,还让他跟随夏侯尚和徐晃攻打蜀国的东三郡。

孟达给刘封写信,让刘封跟着自己一起投降曹魏,却遭到刘封的拒绝。可没曾想,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和诸葛亮一方面是发泄关羽战死、荆州丢失的怨气,另一方面是担心刘封尾大不掉,于是就把刘封处死了。刘封临死前叹息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三国志·刘封传》)

其实,刘封倒也不用叹息,因为孟达很快就步他的后尘了。

在曹魏孟达得到重用,曹丕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并任孟达为新城太守。这期间,孟达被委以重任,在西南他手握三郡大权,在朝堂上他与夏侯尚亲善,背靠大树好乘凉。

可是随着夏侯尚的去世,孟达在朝堂上越来越尴尬,为他说话的人死得都差不多了,而身为蜀国叛将,他又被委以直接面对蜀国的艰险重任。不论是曹魏决定攻打蜀国还是蜀国决定北伐,孟达都是首当其冲。时间渐长以后,孟达越来越不安。

诸葛亮得知此事,便心生一计,他给孟达写信,劝降孟达。孟达回信愿意回归蜀汉。费诗听闻此事后不乐意了,他向诸葛丞相痛斥孟达说:“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语,他劝降孟达当然有自己的深思熟虑。孟达如果真的投靠自己,那么新城三郡将重新回到蜀国的手中,如果孟达打算反复无常,反正他的回信也在自己手上,到时候把这封信给司马懿一发,自己看着他们俩两败俱伤就可以了。

可惜,诸葛亮没想到孟达内部出了差错。

孟达打算归附诸葛亮的计划保密工作没有做好,却被魏兴太守申仪得知。申仪素来与孟达不合,于是他就将此事泄露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得知后立刻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

孟达一看,又开始犹豫起来,但他不知道的是,司马懿已经在暗中调兵遣将讨伐他。孟达愚蠢地认为司马懿的大军即便过来也需要三十日,结果只八日司马懿就杀了过来。孟达慌乱之间组织不起来抵抗,十六天后上庸城破,孟达被司马懿斩首。

关于孟达的死还有一个阴谋论,那就是诸葛亮想借刀杀人。孟达在攻打房陵的时候,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所以诸葛亮故意将事情泄露给司马懿,让司马懿杀了孟达。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胸怀宽广,孟达攻打房陵时又是为刘备做事,因此事记恨孟达以至于借刀杀人,并不是诸葛亮的作风。更何况,孟达关乎北伐成功与否,让他归附蜀国,比死在司马懿的手上对蜀国有利得多。所以,诸葛亮应当不会故意将孟达归附自己的事情泄露给司马懿。

孟达的死,虽是由诸葛亮和司马懿直接造成,但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的反复无常导致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各为其主,择良木而栖无可厚非,但孟达在樊城之战中对关羽见死不救,后又在魏蜀之间来回反复,搅动三国的风云,这就是他自己取死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

《晋书》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