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投笔从戎最开始说的是谁(“投笔从戎”典故的由来:一个书生立功于绝远之地的故事)

19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9 22:42:16    

班超在平定西域的过程中,,曾面临很多艰难险阻,不仅面临很多外部的困难,更受汉朝朝廷的掣肘。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班超仍能立功于绝远,真是我汉家的好男儿!

成语“投笔从戎”,意即弃文从武,放下笔杆参军,这典故就出在西域名将班超身上。

班超(公元32-102年),中国东汉名将,政治活动家。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父班彪、兄班固均为史官。少时博览群书,30岁迁居洛阳,以缮写谋生。后投笔从戎,立志效法张骞,建功西域。

东汉的统治阶层与西汉不同,主要源于关东的豪强势力。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关东人对于西域非常不熟悉,至少不如关西人那么熟悉。

他们无法理解,为何要把钱和兵力,花费在一片无用的土地上。西汉时,朝廷每年花在西域方面的钱达到数千万,关东豪强们认为这完全是劳民伤财。

豪强们的态度,自然也影响到了光武帝刘秀及其继任者的决策。所以在整个东汉,朝廷对西域一直都很不上心,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去而不追。

在对于西域的政策上,东汉昏招迭出。当时,臣服已久的匈奴趁汉末大乱之际,又重新强大了起来,于是便对出现力量真空的西域,发动猛烈进攻。而莎车王贤,率领诸国苦苦地抵抗匈奴的进攻。

光武帝刘秀见莎车王如此给力,不费汉朝之力就能挡住匈奴,于是重赏了贤。不仅封他为王,更是封其为西域大都护,总领西域五十五国。

有一天,他把笔往桌上一丢,感吧说:“唉!大丈夫如果做不出别的大事业,也应该像张骞那样到边疆去为国家创业立功啊!怎么能安闲地和笔砚打一辈子交道呢?”

班超感叹之日,也正是东汉初军中切需用人之时。

汉明帝招募勇士,班超真的“投笔从戎”了,居然被任命为假马司。窦固派他带兵进攻伊吾,他与呼衍王战在蒲海旁,“多斩首虏”,大获全胜,因而受到窦固的赏识。

公元73年,在窦固的推荐下,与从事官郭恂带领36名壮士出使西域。出关后,首先来到了罗布泊附近的关头鄯善国。用智打败了匈奴使之受到鄯善王的赏识,当即表示脱离匈奴,归附汉朝。

窦固把班超等人功劳具表上奏朝廷,并请求派遣正式使臣去驻守西域。班超为行军司马去驻守西域,班超依旧带了原来的三十多人再次回到西域。

此次,班超的正义行动深得疏勒国人拥护。班超也就在疏勒建立了从事活动的根据地。

【学习运用】

班超投笔从戎证明了好男儿志在四方。当今社会中国男人被西方文化阉割了。现代的我们已经远离战争,男生都少了英武志气,他们盲目的追求奢华的生活,崇拜西方文化。缺少了男儿本有的男儿本色,时代在进步,但是并不是所以的一切都要追捧,吸取别人的优点,用来弥补自身的缺点才是君子之所选!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相关文章

一代圣主李世民,背后竟然温柔又肉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鼓励农桑,发展生产,实现了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对外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和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引得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势力纷纷称臣纳贡,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尊号。看看史书你就会发现,

2025-05-05 00:17:17

唐朝伟大的开创者——李世民

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他的名字取意“济世安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于599年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他的父亲是隋朝官员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他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

2025-05-05 00:08:21

魏王猜忌信陵君是因为后者有继承权?浅解战国后期魏廷之破局方案

在信陵君魏无忌近乎传奇一般的事迹中,魏安釐王对其的猜忌几乎可以说是从始至终。在《魏公子列传》中,史家开篇就记有魏王因信陵君在赵廷的信息源而产生猜忌的情况,这种猜忌一直延续到了魏安釐王晚期,魏王在秦国散播的谣言下持续对信陵君持猜忌态度,一直到两人于同年逝世。这种说法甚至延续到了西汉初年,在魏国遗民口中

2025-05-04 02:10:04

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影响力最大?因信陵君窃符救赵吗

战国末期,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中,为何魏国魏无忌信陵君影响力最大?首先,信陵君,礼贤下士,广收天下人才,名声显达于诸侯,天下人才归附者多。其次,信陵君魏无忌才能出众。信陵君魏无忌派出门客,收集各国情报,对秦国一统天下,灭六国,深刻了解。所以,主张联纵抗秦,

2025-05-04 01:46:39

中国历史人物之—— 李世民

李世民,生于公元五九八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卒于六四九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他的父亲李渊,隋朝末年官居太原留守。李世民少有大志,才智过人。他看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反隋的烈火四处燃起,多次劝说父亲起兵夺取隋朝的江山。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主上无道,百姓困穷,天下大乱。大人如果拘守小节

2025-05-03 01:23: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