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阎维文携手老搭档殷秀梅共同演唱了歌曲《春风十万里》,歌颂大美中国,传递新征程上的好消息。

令人惊讶的是,当年英姿挺拔的阎维文也难抵岁月的洗礼,两鬓斑白,忧显老态。可是,66岁的殷秀梅依旧风华卓越,精神抖擞。
印象中好像殷秀梅老师从来没有太年轻过,很早就给人一种统领全局的大将风范。波澜不惊,稳重大气。
这可能是因为她老是演唱一些大气磅礴的主旋律歌曲。造型华丽隆重,不似普通小姑娘那般活脱跳跃;再加上她的声线比较宽厚有力度,让她徒增了年代感。
但是这样的人,中年期比较长,不显年轻,也不显老。现在的她,似乎和二十年前的她出入不大。
另外,我觉得能让她保持不老神颜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她目前称心如意的婚姻生活,这让她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而,谈起她的感情生活也是有忧也有喜。优秀的她经历了两次婚姻。第一段婚姻,结婚当天她就后悔了。因为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结婚,但还是难逃离婚命运。第二次婚姻她远嫁法国贵族,却被宠成公主。
殷秀梅,1956年1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是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获“神州歌坛十二星”称号;1987年,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歌唱演员”美声金奖;2004年,获得了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是国内殿堂级的实力派歌手。
殷秀梅第一任老公叫程志,也是我国一位歌手,两个人经人介绍,属于闪婚闪离的那种类型。殷秀梅曾公开表示,自己在嫁给程志的那一天,就已经想明白了以后两个人肯定是会离婚的。独立又豁达的她与木讷又老实的程志根本就不是同类人。
结果不出预料,两个人结婚没多久,殷秀梅就提出了离婚。程志一开始无法接受,但经过沟通,两个人还是在1988年的时候和平分手。
之后十年,殷秀梅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了自己歌唱祖国的事业上,发行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党啊,亲爱的妈妈》,《永远是朋友》,《绒花》,《走向复兴》,《长江之歌》等等。
可谓每一首都是金典,她也成了春晚的常驻嘉宾,她的歌声一出来就有一种祖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美好感觉。她的歌声能把很多原本对美声不太了解的人成功路转粉。
殷秀梅更是在保利剧院演出了歌剧《红河谷》,事业更上一层楼。后来殷秀梅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任老公,来自法国的菲利浦。
在一次前往兰州的飞机上,殷秀梅邂逅了法国男子菲利浦。菲利浦是法国名门望族,也是法国的一个跨国公司的驻华代表。外表儒雅,低调且绅士。
两人一见倾心,但经历过第一次失败的婚姻,殷秀梅变得成熟,慎重。
但是,菲利浦锲而不舍的追了很久,克服了双方区域,文化等方面差异,用温柔和法式浪漫给了殷秀梅向往已久的爱和感动。
即便如此,殷秀梅还是很冷静的与菲利普约法三章:
不改国籍,定居中国、不退出演艺圈、不做家庭主妇”。
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菲利普的爱持久又浓郁。20多年过去了,殷秀梅依旧会时不时得收到惊喜。就算她年轻时忙于事业,错过了生育期,导致两人一直没有一儿半女。可,来自菲利普的爱也没有消减半分。
优秀的殷秀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她美好的声音,不断的歌唱伟大的祖国,传递着国富民强,力争上游的信心和勇气。
@音为影视衷心祝福她婚姻甜蜜长久,事业如火如荼;也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这位“德艺双磬”的艺术家!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