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孙中山简介及性格特点(孙中山口才好,擅长宣传,从诨号到货真价实反封建的“真大炮”)

31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8 13:22:23    

晚清时候的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让整个国家民不聊生,这也让许多忧国忧民之士奋起抗争满清的腐朽统治,探索救国存亡复兴中华之道路。

孙中山先生就是伟大的爱国者与民主革命先驱。在二十八岁那一年,孙中山先生组织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反清团队——“兴中会”。兴中会成立的目的,就是效仿欧美,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由于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与晚清封建社会的封建思想是格格不入的,自然遭来很多不解、非议、调侃、诋毁。有些人认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架空现实、虚无缥缈,甚至不少人攻击他大话连篇,孙中山“孙大炮”的诨号也由此而来。但我们看看,孙中山其实是拥有一张好口才,擅长宣传,乃货真价实反封建的“真大炮”。

诨号的由来‍

我们看看孙中山诨号的由来。

1894年夏天,孙中山到天津,然后上书李鸿章,提出了自己的政见,并且要求李氏转告给朝廷,提出自己的政见乃国家“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二十年内,必能驾欧洲而上之”。

在这里,孙中山对自己建设国家宏图的理想,在二十年内,必将超越欧洲列强,乃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理想。可是,李鸿章却拒绝了。这样,这一年冬天,李鸿章去了美国的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目标就是推翻清朝专制,建立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想。

当时,在美国檀香山的华侨没获得文化启蒙。在这些华侨看来,孙中山也只是一位末满三十岁的“靓仔”(后生仔)。孙中山宣传的推翻清政府的主张,很多华侨华工认为是大逆不道,想着反朝廷乃是遭遇杀身之祸,甚至会株连九族,纷纷掩耳逃走,视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为洪水猛兽。

年轻时候孙中山

所以,当时孙中山宣传推翻清政府的理想,听众都是寥寥无几,很少支持者,但孙中山依然坚持不懈在华侨中宣传自己的主张。如在对华侨演讲中反复强调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性,称清政府乃是恶劣政府,寿命不长。当时,华侨听多了,就讥笑孙中山在痴人说梦,并且戏谑他为“孙大炮”,这样一个诨号就这样来了。

关于孙中山诨号的由来,又有另一个说法。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在回国的途中,国内报纸开始大肆宣传他在西方募集与筹集款项,订购军舰。当时,南方很多独立的省对孙中山的回国都是寄予殷情盼望,以为他回国能携带巨款与军舰。

可是,在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时候,就有外国记者迫不及待去追问他:“君带巨款来沪供革命军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孙中山你带巨款到上海资助南方的革命军吗?

孙中山却回答道:

“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吾此次回国,未带金钱,所带着精神而已。”

看来,在孙中山看来,革命在于是否热心参与,他回国虽然没带金钱,携带的都是参与革命的热情。

也有人回忆,当时黄兴、陈其美等革命党领袖在四川为孙中山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在会上,有人询问孙中山回国是否携带金钱为军队的粮饷与军械。孙中山则大笑着回答道:

“余携全副革命精神, 载得满船欧美民气而回, 饷械何足计哉!”

从孙中山的回答可以看到,他携带的是革命精神与欧美的“民气”,胜过粮饷与军队武器。当时,听的人都是忍俊不禁。但是,实质上,这也是反映了孙中山的语言智慧。当时,孙中山也的确是没钱,但却是用着革命热情回国,参与反清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好口才,宣传革命事业正义性

很多事实表明,孙中山的口才好不仅仅是假大炮,也确实是反对清朝腐朽统治的真大炮,他用自己的好口才,向支持革命的华侨与一切人士阐明了革命事业的正义性。如1908年,孙中山前往新加坡进行革命活动,由于保皇党之前在这里对反清革命做过一番恶意的扭曲与宣传,很多华侨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都持有不信任的态度。

有一次,孙中山正在餐馆吃饭的时候,一位广东华侨故意为难:

“孙文,你说要推翻清朝,请问你用什么兵力去推翻?”

孙中山知道这个华侨与自己是广东的老乡,于是就回答道:

“老乡,我们有办法的,打倒清朝很容易,我们军队多着呢!哈哈!”

这个华侨连忙追问道:

“什么军队?我只见你一个人在这里吃饭。没看到什么军队”

孙中山回答道:

“是的,我们有很多军队,清朝的新军就是我们的军队,清朝皇帝在给我们训练革命事业的军队呢。”

这个华侨听完,放声大笑道:

“哈哈,真是孙大炮!”

旁边的人也听着哄笑了起来。孙中山面对一片嘲笑声,也没什么感觉,依然不断宣传他的革命主张,激励华侨捐款资助反清事业。

陪同孙中山的革命党人,认为华侨们的嘲笑声是一种对革命党人奋斗事业的误解,想与之理论。

可是,孙中山却心平气和地回复道:

“没有什么,不要怪人家,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够,侨胞们误解我们是很正常的事。当他们明白革命的到离职后,也会起来支持革命的。”

孙中山对华侨们为他起的诨号“孙大炮”,幽默地回复道:

“我做一门革命的大炮有什么不好,我宣传革命嘛。”

当时,孙中山对待华侨们为他的诨号“大炮”并没有恼火感,却觉得是一种光荣。他就觉得“大炮”这个诨号,也是代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隐喻清朝的脉门——新军,以后就是日后推翻清朝的主力军。所以,他这一门大炮也是足够具有推翻清朝统治的“火力”。

孙中山的口才,也是有着知识阅读积累与实践经验的。孙中山阅读过许多书籍,感悟到许多真知。同时,也脚踏过很多人都没去过的国家,自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开阔的革命领导气概。

如孙中山说的,自己的“大炮”也的确是反封建的大炮。如冯自由十四岁(1895年)在日本横滨加入了兴中会。之后,孙中山对他讲述三国演义与革命救国的关系,是这么比喻:

“我等之兴中会便是汉朝之刘备、 诸葛亮, 我等之起兵驱逐满清, 即如孔明之六出祁山也。”

在这里,孙中山把兴中会比喻为振兴汉室的刘备与诸葛亮,驱逐满清的革命事业如同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冯自由也深切明白了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大义,于是也加入了兴中会,投入反清事业之中。

又如著名学者胡适,原本也是瞧不起孙中山的,认为他只是能说会道,只会做表面文章,却没什么实料。可是,有一次胡适去孙中山住宅造访,看到他满架子的书,本来以为他是爱面子的。

可是,当在孙中山离开的时候,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看到几乎每一页都是圈圈点点,自己也吓了一大跳。后来,他又抽出了一本,看到也是圈圈点点,每抽出一本,上面都是圈圈点点。看来,孙中山看书是很认真的,都会做读书笔记。

胡适顿时滋生了愧疚的心理,悄悄对朋友说:

“孙大炮,可是门不可轻视的实炮!”

同时,胡适也赞扬孙中山是一个“实行家”,“真实行家”。从胡适的观察来看,孙中山也的确是一个有着反清实力的“真大炮”!

孙中山的卫士长黄惠龙在《中山先生亲征录》也记载,孙中山的真大炮是有着充分内涵作为支撑的。孙中山生平喜欢习读地图,熟悉各种水陆航道。几次国民党军舰水上作战时候,都能成功化险为夷,不仅挽救了同志,也挽救了中国革命事业。

话说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对孙中山的认知,在辛亥革命之前,谭延闿由于信仰不同导致政见上与孙中山也是有所差异。

在1912年,谭延闿加入中国国民党,任湖南支部长。当时,谭延闿受着实用主义的影响,认为孙中山是“只会说外国话而没有读多少中国书的一个革命党人。”

谭延闿

但当谭延闿第三次卸任湖南总督之后,就有与孙中山互通书信,以及讨论国家大事的机会。这样,谭延闿受孙中山教诲很多,对三民主义也有深入性地了解。当孙中山抵达上海的时候,谭延闿亲自在码头迎接,并且频繁到孙中山寓所聊天。通过亲密的认知与深入性的接触,谭延闿也意识到自己过去对孙中山认知的错误,也经常对人说:

“我自追随孙先生左右 , 朝夕领 教 以来 , 才 逐渐 认识 到孙 先生不是如我从前听说的孙大炮, 而确是一个文通中外学贯古今的有真才实学的人, 是排满、反袁、打倒北洋军阀的一个真正领导人。”

这样,谭延闿也认识到孙中山乃是真正的革命领袖。于是,他也致函告诫部下坚定孙中山的革命信念:

“我们不但救国要跟孙中山,即做人亦非以孙先生为师表不可。”

看来,谭延闿也认为,孙中山乃货真价实的“真大炮”,非常值得革命人士学习。

毛泽东在谈到对孙中山印象的时候,也说过:

“我听过他很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 从他注意研究 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 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 知道他是很虚心的。”

从毛泽东的评价,也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孙中山的看法。孙中山不是在“胡侃”,却是一种真材实料的虚心向学。他是虚心,爱好学问,并且谦虚地向人请教的。1897年3月,俄国伏尔霍夫斯要求孙中山写一篇孙中山写一篇论述法国与俄国的革命主义精神在中国的文章。孙中山却在回复的信中提到:

“ 我必须承认,即没有一位朋友的帮助,我将不能用纯熟的英文写出任何的东西。在文字上帮助我的人,近几天恰巧不在首都。”

看来,孙中山乃是脚踏实地的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做,不能做的事情直接就说不能做,绝对不是吹牛。

如孙中山在提出“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思想的时候,就曾经对德国人在青岛实施的土地公有模式做了一番仔细研究,也请了两位日本顾问协助开展研究活动。对土地分配模式没有仔细研究成果之后,孙中山又致函问国民党有关专业人士,恳求一起探讨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法,看来可是非常虚心请教。

由此可见,孙中山口才极佳,是有着深厚学识为基础的,一切理想也都是为了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建立美好的中国,乃货真价实反帝反封建的“真大炮”!

相关文章

春秋:卫国州吁篡位与树立外敌的策略的失败

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卫国公子州吁纠集党徒袭杀了卫国国君卫桓公姬完,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虽然进入春秋时期之后,屡屡发生弑杀国君上位的事件,但在春秋早期篡位者自身的威望要足够高,可以得到精英集团的信任,否则只能等着被人赶下去。虽说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了,但还没彻底崩坏,如果吃相过于难看,也会有人来

2024-11-22 10:32:57

陆游:南宋传奇,多面人生

陆游,这可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超级大明星!他的一生,那叫一个丰富多彩,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咱们先来说说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陆游写诗那可是一绝,堪称“写诗狂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留存下来的就有九千多首!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一部诗歌的百科全书啊!他的诗题材广泛,啥都能写。有爱国情怀满满的,像“王师

2024-11-22 10:17:31

他是中国历史第一位弑君夺位者,因他还诞生了成语大义灭亲

卫国庄公有一个儿子名叫州吁,是庄公的小妾所生,州吁长大后,爱好军事,卫庄公便派他去做军队的将领。上卿石碏(que)听说后便劝谏卫庄公说:“骄奢淫逸,这四种恶习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而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给孩子的宠爱太过。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的人,是很少见的。您如果喜欢自己的儿子

2024-11-22 10:03:16

陆游深爱唐婉,却两妻一妾,育有7子2女,他是“渣男”么?

提到陆游,很多人会想到“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的标签。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人说陆游是个“渣男”。说他“渣”,是他与前妻唐婉既已分手6年,在沈园偶遇,竟不顾唐婉已有新夫君、新家庭,挥笔在沈园墙上提下《钗头凤·红酥手》,诉说曾经的痴恋、现在的愁苦。唐婉看到这首词后,忧伤郁积于心。4年后,她又来到沈园,

2024-11-22 09:48:41

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下帝王之路的辉煌与争议

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39-997年,庙号“太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的统治时期从公元976年到公元997年,这段时期对大宋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过作为皇帝赵光义却是充满争议。赵光义的早年生涯赵光义,原名赵匡义,是后来为了避讳皇帝赵匡胤的名字而改的。其与赵匡胤是在后周时期投

2024-11-22 09:33:0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