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煜简介及代表作品(成功的诗人、失败的皇帝:李煜)

17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9 09:52:17    

李煜(937—978年),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15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李后主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打金陵并于第二年攻下,李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宋太宗即位后,进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42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毒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后主是一代词人,其前期词作多写其对宫廷豪华生活之迷恋,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写沉醉于歌舞享受;《一斛珠》(晓妆初过)尤为绮靡。

当时南唐一词人写道:“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此亡国之君的精神面貌。这些词都与西蜀花间派风格相近。

被俘后,亡国之恨油然而生,在“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李后主一改词的风格,转琦香绮丽为哀怨伤婉,丰富了词的意境。

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白描的手法、贴切形象的比喻和质朴明净的语言,都显示它洗掉了花间派的绮罗香泽之态,表现了独特风貌,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等代表作。

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后主的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李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44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38首。

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开创者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

大唐天子李世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贵族出身的李世民,自称十八岁的时候还生活在民间,故“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他曾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参与过激烈的战争,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曾对大臣们说过,自己特别勤行三件事:“鉴前代成政事,以为元龟”,“进用善人,共成政道”,“舍弃群小,不听谗言”。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比较

2025-05-07 00:55:32

信陵君礼贤下士,这让他不仅能知天下事,关键时刻还帮他救了赵国

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

信陵君两次击败秦军,战绩究竟有没有水分?

信陵君在赵国一住十多年,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将终老赵国的时候,秦军突然进攻魏国。魏安釐王抵挡不住秦军,于是立刻急招信陵君回国。当时,信陵君还发了顿脾气:用不着我的时候,就任由我住在赵国,十多年不闻不问。现在用得着我了,一封诏书就想把我叫回去,这不是欺负人吗?不去!这件事闹得很大,立刻就有两位贤人劝说信

2025-05-06 00:01:40

一代圣主李世民,背后竟然温柔又肉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鼓励农桑,发展生产,实现了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对外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和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引得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势力纷纷称臣纳贡,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尊号。看看史书你就会发现,

2025-05-05 00:17: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