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冯玉祥简介生平(爱国将领冯玉祥:布衣上将,戎马焕章)

15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0 12:26:12    

这是冯玉祥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新华社合肥5月5日电(记者鲍晓菁)在合肥的安徽名人馆内,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事迹资料吸引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他们都为将军的英勇事迹和传奇经历慨叹不已。

冯玉祥,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是杰出的爱国将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抗战胜利后赴美“考察水利”,参与创建民革,任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部委员会主任。

1911年,冯玉祥等人领导陆军第20镇与第6镇第2混成旅在滦州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力主共和,冯玉祥任参谋总长,并通电全国,后因准备不充分等原因而失败,但对推翻清廷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宣布称帝,冯玉祥不顾其威胁利诱,毅然加入讨袁护国的行列。1917年,冯玉祥率部队攻入北京,参与平定张勋复辟。他支持孙中山护法运动,公开通电全国,主张罢兵息争,南北议和,并反对曹锟贿选和军阀混战。1924年9月,冯玉祥被曹锟任命为第3路军总司令,发动“北京政变”,出任国民军总司令,并电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家大计。

北伐战争中,冯玉祥慨然接受李大钊的建议,成立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并就任联军总司令,举行五原誓师,有力配合北伐。此后,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他在陕甘等地颁布治理条例,改革地方行政机构,扶助工农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发表通电,指责国民政府“压制民众、诚心媚外”,提出了抗日救亡的13项主张。他支持19路军英勇抗敌,强烈反对国民党的卖国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冯玉祥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亲任总司令,收复察东四县,成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

冯玉祥积极促进抗日爱国力量的发展,参与“福建事变”,调停西安事变,主张以大局为重,释放蒋介石。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冯玉祥抱着共赴国难的愿望,以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奔走各地,呼吁团结抗战。

抗战胜利后,冯玉祥接近爱国民主力量,靠拢中国共产党,抵达美国后,发表《告全国同胞书》,痛斥蒋介石镇压学生运动、迫害国民党民主派领袖宋庆龄、李济深、何香凝等人的罪行,在美发起旅美中国和平民主联盟,并被公推为主席。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央政治部委员会主任。他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先后发表《告别留美侨胞书》和《告别美国人士书》,准备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8年回国途中不幸因轮船失事遇难,终年66岁。

冯玉祥身经百战,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刻,作过重大贡献。他出生贫苦,对劳苦大众情深义重,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被世人称为“布衣将军”。周恩来评价他:“自滦州起义,中经反对帝制,讨伐张勋,推翻贿选,首都革命,五原誓师,参加北伐,直至张垣抗战,坚决御侮,都表现出先生的革命精神。”

相关文章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王勃:唐朝的天才诗人,终年27岁,躲过杀人抵命,却难躲溺水而亡

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为何李悝与商鞅,二人最后结局却不相同

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八位心腹部下,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