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吴敬梓简介及生平事迹(对南京来说,吴敬梓和“文学之都”的关系非同一般,育邦携新作鼓楼开讲)

1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0 18:58:17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垚仟)8月14日下午,著名诗人、作家育邦携新作《吴敬梓》做客鼓楼区图书馆,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志权共同分享吴敬梓的人生故事和《儒林外史》的经典阅读。

△活动现场

在诸多带有“南京基因”的传世名著中,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将南京士人与市民的品格书写得淋漓尽致,写出了南京人“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的日常美学,堪称明清南京社会生活的浮世绘。吴敬梓和《儒林外史》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化名片留下了生动的注解。作为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讽刺小说,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价值正不断凸显,其研究也得到不断深入。鲁迅在评议《儒林外史》时曾感叹“伟大也要有人懂”,今年初,南京作家育邦用五万字的传记《吴敬梓》写下了自己的“懂得”。

△育邦

分享会上,育邦首先简单介绍了吴敬梓的生平。清康熙四十年(1701),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县一个“家声科第从来美”但逐渐没落的书香世家。少年时聪颖好学,诗赋援笔立成。青年时放荡不羁,千金散尽。吴敬梓曾三次参加乡试,尽管其文章出色,但因为他关于科举制度对于文人荼毒的言论,获得了世人“文章大好人大怪”的评价,每次都铩羽而归。科场的坎坷,让他渐渐洞悉八股取士的弊病。嗣父吴霖起去世后,族人疯狂抢夺家产,让吴敬梓失望至极。后来,吴敬梓举家移居南京秦淮河畔,与当时的文士唱和往来,被推举为“文坛盟主”。乾隆元年(1736),安徽巡抚赵国麟向朝廷举荐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试。在顺利通过地方考试之后,吴敬梓却因病未能参加在京城举行的廷试。博学鸿词科试后,吴敬梓拒绝一切与科举相关的考试,对科举入仕彻底丧失了兴趣,“他对科举对世人、对整个社会阶层造成的戕害深有体会,所以吴敬梓决心写作一本反映科举制度带来的‘文人之厄’的小说。”

△《吴敬梓》

在育邦看来,《儒林外史》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吴敬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写作的是一本纯粹的白话小说,与《红楼梦》的用词文雅不同,吴敬梓关注的是市井的百姓与他们的真实生活;另一方面,“《儒林外史》是中国伟大的作者小说的开始。关于《水浒传》《三国演义》作者施耐庵、罗贯中的生平很多都是猜测的,但关于吴敬梓的生平都是非常明晰的。”

△刘志权

刘志权则梳理了中国文学史中关于《儒林外史》的评价肯定了《儒林外史》的文学价值。鲁迅曾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由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儒林外史》可以说是中国小说的开端,而在《中国小说史大略》中,鲁迅还写道,“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鲁迅的评价实际上肯定了在讽刺小说方面,《儒林外史》的出现即是巅峰,其后的作品也没有能够超越它的。胡适也曾评价,“安徽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县的吴敬梓。”钱玄同的《〈儒林外史〉新叙》中则说:“中国近五百年来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只有《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三部书”,而且说:“《儒林外史》是青年学生的良好读物,大可以拿他来列入现在中等学校的‘模范国语读本’之中。”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大小约三百,以儒林士子占大多数,育邦列举了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几段人物故事,在他看来,《儒林外史》也是一部学习人物刻画的绝佳范例,从周进哭贡院到匡超人的逐渐堕落,从装病拒绝应征出仕的杜少卿到不肯屈节于权贵的庄绍光,无不体现了吴敬梓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小说写作能力,而吴敬梓在书中对于普通百姓的描写以及对于多妻制的反对等言论也体现了吴敬梓超前于时代的人格平等和男女平等的观念。写作《儒林外史》时,吴敬梓已经寓居于南京,因为时代的接近,其中也能够看到很多为南京人熟知的地名,进香河、上浮桥、惠民河,其中对于南京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写也细致入微,比如买板鸭等等,“对于南京人来说,《儒林外史》尤其是一本意义特别的书。”

(鼓楼区图书馆供图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刘邦:一个神仙般的皇帝

刘邦,字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西汉王朝的创始人。他生于公元前256年,死于公元前195年,活动在战国末期和秦汉之际。刘邦的一生充满了风波和传奇,他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民起家,最终成为了一代英雄般的皇帝。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一些关于刘邦的人物轶事。刘邦一、青梅竹马的情感刘邦年少时,与同

2025-04-07 01:45:11

聊聊历史那些人之刘邦

若不是风云际会,没有陈胜吴广发起的秦末大起义,刘邦可能只是他父亲嘴里不事农耕,整天和他的朋友吃吃喝喝的游手好闲之辈!那他是如何大器晚成,48岁参加反秦大业,用了不到8年,推翻强秦,打败项羽,创业成功,逆袭成为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中间原因有很多,他勇于担当,比如当初沛县起义,他的兄弟萧何他们有所顾虑,

2025-04-07 01:23:46

西汉高祖皇帝-刘邦

刘邦,沛丰邑(今徐州丰县)中阳里人,为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中国的统一有着突出贡献。周郝王五十九年(乙巳,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刘邦出生在沛丰邑一农户人家。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出生这年,立国879年的周王朝灭亡。史书记载,刘邦长得额高隆起,鬓角胡须皆很漂亮,左边大腿有72颗黑痣

2025-04-07 01:01:57

浅谈汉高祖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汉族,汉朝开国皇帝,历史上的一个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身贫寒,少年时期曾经历过卖草鞋、卖猪肉等职业,后来从农民开始在地方担任小官,长期奋斗于起义军和秦末乱世之中,最终成功夺取了天下,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刘邦的生平经历五个阶段:起义时期、九江起义时

2025-04-07 00:45:04

戏说刘邦:我可不是个混混,更不是什么布衣出身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大家喝的差不多了,刘邦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酒家,酒家很无奈,毕竟刘邦是老主顾了,但每次都是吃霸王餐,果然这次也不例外,刘邦的嘴里吐出了几个熟悉的字,“都记在我的账上!”

2025-04-07 00:28:0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