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梵高简介资料(梵高,艺术圣徒、绘画巨匠和疯子的复合体)

15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0 19:40:24    

梵高,一个把绘画缔造成色彩与光影交响乐的艺术圣徒

文·段宏刚

当我们在艺术馆欣赏《向日葵》、《星空》、《麦田》等油画,在其作品光怪陆离的色彩世界和光影世界里流连忘返的时候,殊不知,一个由于精神失常的“疯子”,早在N多年前夏天的某个黄昏,在巴黎附近的小城奥维尔镇画画时,他怀疑自己的身体里闯入了一只聒噪的乌鸦,让他心烦意乱,痛苦不堪,于是,他向自己腹部开了一枪。

“砰”的一声,他的痛苦有所减轻,他仿佛看见死神紧紧地掐住自己的咽喉,看见自己的身体缓缓收缩下去。他微笑着终于明白,在经历了无止境的苦痛后,他即将告别拖累自己的身子。

梵高《收货》

他只活了37岁,是从27岁才开始真正画画的。十年能否磨一剑?然而,对一个艺术天才来说,10年足够了,他完全能把自己磨砺成艺术大师。

他就是文森特·威廉·梵高。一个疯子。一个艺术圣徒。一个流浪汉一样的画家。一个承接古典油画与现代油画的纽带。一个把自己名字镌刻在世界美术史上的艺术巨匠。

他把自己的生命长度斩断在1890年7月27日这一天。

梵高《三朵向日葵》

作为“后印象派”大师之一,梵高(1853年——1890年)出生在荷兰南布拉邦特省小城津德尔特一个小牧师家庭,家庭状况一般。11岁那年,父亲生日即到,梵高为了给父亲祝贺生日,他信手涂鸦,画了一幅风景画送给父亲,父亲非常满意,由此,他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

对穷人的孩子来说,走艺术之路并不容易。梵高因为是老大,有几个兄弟姐妹需要照顾,因此,他必须一边工作一边抽空画画,没有条件象其它画家那样有人供养。

梵高《十二朵向日葵》

此后的日子,正是艰辛的生活铸就了他的坚韧性格,使他变成了一个纯粹为精神而活着的人。为了画画,他依靠顽强意志,克服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让艺术之花长成了丰硕果实。

纵观梵高的一生,可以发现,他的性格是那样复杂。木讷,内向、老实,善良,执着……他有封闭症,喜欢独处,却极富同情心,是一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只要有空,就只知道闷头画画,只知道用绘画表达内心真情实感,却对卖画和经营一窍不通。

梵高《白果园》

因此,他一生都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的,常常连饭都吃不起,以至于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常常在画画中由于体力不支而晕倒。他一生只卖出去一幅画,收到40英镑,还是他弟弟提奥为了鼓励哥哥画画的信心,拖关系为他卖的。

在1880年决定走上职业画家道路之前,梵高做过一段时间牧师,供职在家乡附近的一座小教堂。当时每月仅有5法郎薪水,仅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然而,当梵高看到那些来教堂祈祷的人里边,有比他还可怜的人时,他千方百计从自己5法郎薪水里省下钱,给他们买食物,甚至还送一些人去医院看病,自己给垫上医疗费。

梵高·自画像

他省钱的唯一方式,就是糟蹋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把省下的两顿饭钱攒起来,到时候赠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从27岁开始走上绘画之路,完全是为了遵从内心的召唤。比起生活的艰辛,他感到唯有绘画才可以让他漂泊不定的灵魂安定下来。失去做牧师的经济来源后,他只能长期依靠弟弟提奥或父亲的接济,才可以买起画画用的油彩、画布、画笔等必备东西。

梵高《吃土豆的人》

画画没钱雇佣模特,他只能花费较少费用,雇佣普通妓女做模特。为了拜访名家或观看画展,他没钱坐车,只好依靠步行。有一次,他像疯子一样,从荷兰步行到比利时,再步行到法国,疲劳和饥饿把他折磨得两眼发黑,几乎奄奄一息,依靠好心人施舍的几块干面包,他才活了一命。他这种为艺术奋不顾身的执着精神,注定他将来会成为艺术领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

梵高一生以创作风景画为主,欣赏他的画,能强烈地感受到画面中那种绚烂的色彩,流动奔放的笔触,炽热饱满的情感,博爱崇高的情怀,以及大地般的敦厚温良。这些风格特征,足够让他跻身到开宗立派的大师行列。

梵高《星空》

油画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的印象派时,笔触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其作用甚至超过了造型和色彩。尤其在后印象派时,笔触变为提升油画格调的最重要手段。

从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麦田》系列作品,以及名作《星空》中,就完全能感受到笔触的意义和作用。他是一位把色彩语言发挥到极致的人,他让色彩与笔触组合成了一曲激昂的交响乐。

梵高《田野中的麦堆》

梵高画画时,总是喜欢使用金色和橙色,在色彩中融入粗犷的波浪形线条,使画面透露出烈焰般的情感,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他大量使用油彩在画布上堆砌出细小的、凹凸不平的画面,如同浮雕一样具有质感,形成了蜿蜒曲折的,流线型的笔触痕迹。而这些色彩和笔触却又是那么和谐地匹配在严谨的造型中,让观者不得不佩服他的高超才情和表现欲望。

用情感画画,在画面中传达感性思考,把生命中固有的感情,精神,思想所经受的波动和震荡进行具象化处理,让抽象情感和具象描绘无缝对接,一直是梵高探索的重点。

梵高《花园花开》

色彩之于画面,虽有丰富的情感寓意,但并不是谁都能玩好色彩,它是一把双刃剑。色彩的搭配对作品的画面构图,以及对作品的格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若无法把色彩搭配协调,画面会产生无法直视的脏乱差的局面。

搭配色彩的最终目的,是让各种色彩跟画面意境统一起来,让观者看起来不扎眼,没有那种强烈的跳跃感。

梵高《婴儿卢兰》

为了表现画面的饱满情感,梵高常以大块面的纯色来渲染画面,色彩体积大,色调单一,质感丰厚,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他吸收了东方绘画的一些技法和思想,如,简化造型,增加线条的密度和力度,来“中和”画面,最终促成了整体上的统一,使观者看着既有冲击力又有整体美。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种画法,开启了一个油画新纪元。

梵高《莱斯附近的海景》

同为后印象派的塞尚被称作“现代油画之父”,其实,笔者觉得,梵高更应该享有这个称谓。论色彩的绚丽,情感的炽热,笔触的奔放程度和写意性的突出,塞尚比不过梵高。梵高的风格直接促成了野兽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抽象派,立体派的诞生。连马蒂斯和毕加索两位大师也从梵高那里吸收了不少养分。

今天,我们再重新审视梵高,看到他的作品常常能在艺术品市场拍出天价时,他一生走过的路,构建的绘画形态,奠定的艺术地位,就为我们证明了一切。

相关文章

浅析武则天生平功与过,对唐朝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唐朝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她的生平和在位期间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则天(624年-705年),原名武曌,字则天,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其家族在唐朝时期一直担任官员。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僚家庭

2025-04-19 04:13:18

信陵君是怎么窃符救赵的?

导语:公元前260年,赵国45万大军,在赵括的错误战略下,悉数在长平被杀。两年之后,秦军在王陵的率领下,兵临邯郸城下并加以重重围困。可是,经过两年的对峙,秦军不断地增添人马,却始终难以攻克邯郸。而镇守邯郸的,就是赵国名将之一的廉颇。只因为白起不忿范雎,所以坚决不出征,秦王只能用王龁替代王陵。所谓千金

2025-04-19 02:43:49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信陵君毁废而亡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韩王往吊,其子荣之,以告子顺。子顺曰

2025-04-19 02:00:42

中国首位有杰出贡献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成就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于盛唐时期改国号唐为周,开启了长达15年的武周政权,后又还权利于李唐后人。武则天住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得到全面发展,在文化建设上也是独树一帜,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弼,

2025-04-19 01:45:28

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到底是怎么偷得虎符?

信陵君身为皇家子弟,魏安釐王的兄弟,绝对是魏国的核心高层。但是为了打败侵略赵国的秦国人,反倒巧妙利用自己的人脉和魏安釐王妃子,取得调兵虎符,救援赵国。或许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魏国人要对赵国这么上心,事实上,早在魏文侯时期魏国就一直注意着和邻国赵国和韩国的关系,并建立了三晋联盟,只是后来的魏国君主

2025-04-19 00:56: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