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周恩来简介介绍(缅怀周总理!这些关于总理的小故事,你可能不知道)

15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0 22:00:22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送别为国家与人民一生鞠躬尽瘁的总理。

周总理曾说:“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他也确实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这一生,他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夙夜匪懈,勤勤恳恳。他将自己称为“总服务员”,永远在“和时间赛跑”,经常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有时甚至在16小时以上。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但这些关于周总理的小故事,你可能不知道。

半路“弃坑”的武侠小说作者

“寂寂荒郊,茫茫旷野。时则晨星隐隐,晓雾沉沉。几处烟云,一湾流水……”

2022年1月,一本名为《巾帼英雄》的武侠小说走红。这本小说刊载于1914年,但被作者“弃坑”,没有完结。而小说走红的原因在于,这位“弃坑”的作者“飞飞”正是周恩来,这本小说是他16岁时的作品。

熟悉这篇小说的周恩来纪念馆副馆长施春生表示,1914年写这篇小说时,周恩来尚在读中学,而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

施春生说,《巾帼英雄》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位侠女“青儿”,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周恩来的英雄情结,在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历史关头,他内心非常忧愤,希望中国强大起来,希望有“英雄”能够站出来,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帮助伸张正义。

但比起小说,当时处于危亡关头的祖国更牵动周恩来的心。有网友说:“作者前去拯救中华民族了。”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想来就是他最好的作品。

“工作调动是不是

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

中新社原副社长、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在一次回忆中说,自己曾不止一次被周总理严肃地问“调动是不是因为他周某人的关系”:一次是“从学校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后来调到区委临时机构工作”;另一次则发生在19年后,从贵州到北京的调动。

因为周总理绝不允许因其关系走捷径的行为。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画面让周秉德至今仍印象深刻。“一天早晨,刚结束一夜工作的伯父看到我在花园里看书,便严肃地问我,‘秉德,你怎么能一个人在那儿看书?你没看到那么多战士在打扫院子吗?”“从此,我更加认识到,自己作为总理的亲属,与战士们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特殊化。”周秉德说。

为了堵住后门,周恩来还为亲属制定了后来流传甚广的十条家规,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什么事,

让他再三向下属道歉检讨?

周总理也有过“冤枉”人的时候,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1949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将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并接见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

快到中午了,周恩来还没找到负责西苑机场警卫的扬帆了解情况,午饭后看到他时就批评了他。其实,扬帆是去检查其他安全保卫工作的部署情况了,但扬帆并没有为自己辩解。

当天下午,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按计划到香山住地。扬帆乘车负责在前面开路,由于担心道路上有敌特埋设的地雷,他就让司机把车开得快一些,同后面的车拉开距离。没想到其他司机没有领会其意,都加速紧跟其后。

车队到达香山后,周恩来叫住扬帆说这一路上道窄车快路况不熟,责问他怎么带的车。一天之内两次被周恩来批评,扬帆感到很委屈,一连几天闷闷不乐。

周恩来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很是自责,表示一定要向扬帆道歉作检讨。一天晚上,周恩来特意找到扬帆,说自己犯了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错怪了他,恳言请扬帆对他批评帮助。

扬帆连忙说是自己做得不好,领导怎么能跟自己做检讨呢?周恩来则诚恳地说,上级可以批评下级,下级也可以批评上级,政治上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和蔼可亲?

不,他更认真“可怕”!

周总理的“认真”是出了名的。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都曾回忆说,最怕周恩来总理的“认真”。

有一次,一位部长汇报工作时多次使用“大概”“可能”“差不多”等模糊字眼,周总理严厉的批评顿时让他下不来台:“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就是官僚主义!”

而事实上,周总理的“认真”不仅体现在跟部长们“抠字眼”,这两个字是贯穿他一生的“关键词”。

因为认真,绝不肯搞特殊化为亲属“开后门”,侄子周尔辉一辈子留在了老家;因为认真,不占公家半分“便宜”,在照相馆获赠的照片非要自己付钱;因为认真,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还一定要亲自核算相关数据;因为认真,病重时签字也不忘注明精确的时间……

链接:和蔼可亲的周总理为什么会让部长们“怕”?

抗战初期的周恩来。图片来源:新华图片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周恩来不曾有一刻松懈,更不曾有一刻忘却初心。殚精竭虑,功勋卓著。

青年时,

周恩来写下寄语: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他一生为国为民,

却在被病痛折磨时说:

“以后不要再叫我总理,叫恩来就好。

我现在没有为人民、为国家

作贡献的能力了。”

去世时,

他没有子女和遗产,

却有十里长街群众流泪送别……

这些,

我们都将永远铭记。

缅怀!致敬!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央视新闻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中新网

相关文章

一代神童,十六岁,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王勃传奇的一生

如果说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 王勃就属于老天爷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粮仓。公元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是隋朝的大儒,我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全部都是他爷爷王通的学生。而他爷爷王通在几百年之后遇到了一个真爱粉,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勃爷爷的字,王通字仲淹。王勃的爸爸王福畤也是德才兼

2025-08-19 00:43:51

对大秦朝有功商鞅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死了之后百姓却不怜悯呢?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日渐强大。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根据商鞅制定的法制,赐商鞅尸身车裂,全家被杀。商鞅商鞅变法变法序幕《垦草令》秦孝公即位后,为了复兴秦穆公时秦国强大的国力,广发求贤令,商鞅因秦国宠臣景监的引见得以面见秦孝公。秦孝公第一次商鞅用帝道向孝公

2025-08-19 00:39:38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