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魏书生简介简短(魏书生:学习最大的用途是什么?)

17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2 14:32:12    

1

魏书生老师说:

学习最大的用途啊,可不是考高分、升名校、升大官、发大财。

不是!

学习最大的用途是什么?

给每一个人,带来快乐!

离苦得乐,转迷成悟。跟学佛的目的一样。

现在很多胡说八道的,很多人都在说:学习就是苦,就是累。

那不胡闹吗?

人类还有比学习更快乐的事吗?

结果瞎练操的这苦。

那是学错了,或者方向错了,或者方法错了,或者速度错了,他才苦。

好好学,按规律学,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事!

不断强化,寻找学习给他带来的那种幸福感、享受感、自豪感、快乐感。

这个成为他学习的动力,是永久的动力!

同学们从小把学习当享受了,将来大家参加工作,保证会把什么?把工作当享受啊。

你这辈子啊,就在任何位置上——别人在那遭罪受累呢——哎,你那偏能看到那么多享受的空间和便宜。

2

魏书生老师个人简介:

魏书生,男,汉族,1950年5月4日出生于中国河北省沧州地区交河县。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 第十届辽宁省政协常委。 东联和信学校名誉校长。

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 粤港澳大湾区百人讲师团荣誉团长

3

魏书生老师说的是针对学生的学习。举一反三,我们也可以应用到我们成人的学习。

不断强化,寻找学习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幸福感、享受感、自豪感、快乐感。

这个会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而且是永久的动力!

活到老,学到老。

社会不断变化和进步,我们需要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即使跟不上,也学习与自己和解,与社会和解,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与时代:和而不同,和平共处。

4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好父母 好家教》,作者就是魏书生老师。

本书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学精髓和经验智慧为基础,为广大父母和孩子提供家教指导。

从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再到指出:现时众多父母的家教误区。

事例众多,针对性强,切中肯綮,鞭辟入里,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

魏书生是一位神奇的班主任,教学30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指导,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同时他又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儿子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现已硕士毕业,进入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任职。

魏书生的家教经验角度独特,独树一帜,是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实在又实用,是广大家长喜欢阅读的教育良方。

#魏书生##中国式家庭教育##学习##成长##教育##家庭教育

相关文章

从“围魏救赵”到“窃符救赵”,赵魏之间发生了什么?

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出手相助,攻打魏都大梁,解赵国之围;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魏国出手相助,和楚国联手攻打秦国,解赵国之围。魏赵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魏国对赵国是又打又救的?赵国又是怎么回事,总是被救?要明白这些,得先看看他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窃符救赵,发生在

2025-04-21 01:28:13

大功告成: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帝

成语“大功告成”出自嵩山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故事。一是大禹治水成功,玉皇大帝赐大禹一件黑色的玉器(玄圭),并在嵩山万岁峰悬崖处赐无字匾,告诉世人,成功于天下(可参考“匾挂石崖”一文)。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一生却与中岳嵩山有着紧密的联系,她当皇帝和实际执政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八次来到

2025-04-21 01:15:18

魏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什么能成功?离不开这三个人的帮助!

一: 历史背景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情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秦吞并六国的动作日益加剧,频繁的发动战争。 公元260年,在长平大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又乘胜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吞并韩魏,扫除东进的障碍,完成统一六国的计划! 当时诸国摄于秦国的兵锋之威,不敢援助。而魏国是

2025-04-20 02:15:52

窃符救赵后,流亡在外的信陵君为何声威不减

历史人物千千万,太史公也是有偏宠的。于是,我们看到《史记》里出现了一位让人眼前一亮再亮的人物——魏信陵君公子无忌。在太史公笔下,信陵君既是儒雅潇洒的贵公子,又是担当世事的真英雄。儒雅的他礼贤下士,为弱者复仇,与屠者在市井谈笑风生;英雄的他洞悉局势,窃符救赵,后又率五国之军,将秦国打得只能保守防御。影

2025-04-20 01:57:31

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背后付出了哪三个沉重代价?|读战国(69)

信陵君魏无忌“谁要是再敢替魏王使者通报,劝我回国,立即处死!”客居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怒气冲冲地对门客说。门客们噤若寒蝉,一言不发。前247年,即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十年后,他大哥魏安釐(lí)王因秦国入侵,无将可用,于是派使前往赵国,诚恳邀请魏无忌回国抗秦。魏无忌为什么要呆在赵国?为什么一

2025-04-20 01:3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