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谭嗣同简介及代表作品(我国大思想家,谭嗣同十首诗作,凸显爱国主义情操,细品深受感触)

15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5 13:36:27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又是一位勇猛的维新志士,还是一位水平超高的文学家。他的一生短暂又壮烈,救亡图存,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崇高爱国主义思想,对后辈人来说,是那么的伟大和光辉,深受人们敬仰,他便是谭嗣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谭嗣同的十首诗作,深刻体会其战斗的雄心,坚韧不屈的性格,斗志昂扬的激情,相信你会被深深地打动。

谭嗣同出生于北京,早年间拜学者欧阳中鹄为师,研习王夫之的思想,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走遍大半个中国,结交名士,观察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在清朝这艘巨轮即将“沉没”的时候,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署,让而立之年的谭嗣同满怀忧愤,力求改革扭转局面,这就是历史著名的“戊戌变法”。维新失败,谭嗣同与其他五位被捕,英勇就义,他们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在混乱的时代背景下,催生出谭嗣同的哲学思想,《仁学》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这部作品又是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另外,在诗的创作方面,谭嗣同现存诗作有200余首,他不仅吸取唐代诸贤及六朝诗歌的营养,同时受到当代大儒的影响,又因为他转益多师,久而久之,让自己的诗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学成绩斐然,值得后辈人深入剖析。

读谭嗣同的诗,给人一种慷慨豪迈之感,又富含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游历生活中,谭嗣同饱览祖国锦绣河山,雄伟奇特的风景让他如痴如醉,在清朝混乱的政坛下,激起了他的爱国之情。他的写景诗寄托着他的豪情壮志,又彰显其洒脱自然的个性,追求酣畅淋漓,掷地有声的诗歌美学。所以,谭嗣同的诗歌不仅体现着他的远大抱负,还能彰显其胸襟与为人个性,同时让才华无限放大,诗风、情怀、抱负、个性等,自由的在诗文中呈现。

浪漫主义情怀,谭嗣同继承了屈原与李白的传统创作理念,龚自珍对其影响最大。他勤学苦练,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绮丽的语言,将天地万物化作意象,让其诗充满海阔天空的想象空间,彰显豪迈雄健的气魄。在诗歌语言方面,他的诗对仗工整,极富韵律,诗文体现出唯美的音乐美感,增加诗的厚度与节奏感,加之尖锐的炼字技巧,让其诗体现出浓重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在谭嗣同的诗中,用典顺手拈来,这与他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他的诗文中会夹杂外来语,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从正面来看,这种诗歌创作方式是谭嗣同对“新诗”的探索;从反面来讲,夹杂外来语打破传统文学创作观念,让诗文不伦不类,打破传统,破坏音律,让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与美学观荡然无存。不过,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谭嗣同如此创作是时代进程必然产物,只能说他站在了前沿思想上,去探索中西文学的融合,具有推动的作用。

总体来讲,谭嗣同的诗包括抒写怀抱的诗、抒写人生感慨的诗、咏史诗、旅行诗、咏画状物诗。其中,抒写怀抱的诗是其广历天下,参学百家时期,胸怀大志所创,能够鲜明的体现出壮志豪情。抒写人生感慨的诗,有一丝丝的伤感色彩,但文情并茂,感慨岁月蹉跎,情感真挚,细品后回味无穷。个人认为,谭嗣同的旅行诗和咏画状物诗是极为出彩的,不仅体现着磅礴气势,还寄托着诗人的远大抱负,他将国家命运看得比自己生命要重要,这层面的精神真的让人感动。

谭嗣同,字复生,为什么叫“复生”呢?据说,在他五岁的时候,身患重病,昏死三日,令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奇迹般复活了,故名为“复生”。1865年3月10日,谭嗣同出生,今天是他157周年诞辰,我们就来欣赏他笔下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相信你会受到感触。

狱中题壁

[清]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除夕感怀

[清] 谭嗣同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似曾诗

[清] 谭嗣同

死生流转不相值,天地翻时忽一逢。

且喜无情成解脱,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

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

潼关

[清]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有感

[清]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晨登衡岳祝融峰

[清] 谭嗣同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题宋徽宗画鹰

[清] 谭嗣同

落日平原拍手呼,画中神俊世非无。

当年狐兔纵横甚,只少台臣似郅都。

戊戌入都别友人

[清] 谭嗣同

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

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

世界几痕梦,微尘万座莲。

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角声

[清] 谭嗣同

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江行

[清] 谭嗣同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