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相信看过了解历史的都会知道这个人,李斯,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斯对于大秦帝国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支持嬴政皇帝提出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衡量和货币!为秦朝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李斯的才干、谋略与功业也罕有匹敌。如果不是晚节不保,也许被后人称的上“千古一相”
至于李斯是怎么死的!也可以认为是自己作死的,李斯是受腰斩之刑,原因是他阻止秦二世修建阿方宫,被秦二世下令将他逮捕入狱,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又被赵高诬陷,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于是就被残杀而亡!腰斩之刑!对于李斯,其实结局也是他一步一步自己造成的!李斯当时提出的变法得罪了很多人,他为了保证自己在秦国的地位,还焚书坑儒,想法陷害死了韩非子,他的做法让当时很多的法家学派的人十分不满意,认为这样的一个根本就丝毫不顾及旧情的人完全没有为他求情的必要,如果了解李斯做过什么,大家就知道他有多么的冷酷无情。
据说当初秦始皇死的时候只有李斯、赵高和胡亥在身边,原本秦始皇是要把皇位传给扶苏,在赵高的操控下,李斯篡改了遗诏才让胡亥成功上位,李斯是少有的知道这个事情的人,赵高肯定会想办法处死他,李斯在被处死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是被害的,在地上写下了七个惨字,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惨,后人有不同的看法,或许从一开始李斯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曾痛斥道:“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谪立庶。”点出了他以上结局的根本原因。
然而,他在秦始皇去世后的作为,一直被认为贪图个人荣华富贵,便不惜勾结奸佞赵高,迫害忠良,例如公子扶苏、蒙恬、蒙毅,最终亲手毁灭了大秦帝国,自己也被赵高满门抄斩,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害人害己,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