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徐悲鸿简介代表作品(徐悲鸿:人生精彩的那些事)

21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6 19:12:33    

徐悲鸿在画室中作画

徐悲鸿(1895年-1953年),原名徐寿康,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绘画之中,为中国艺术的革新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等院校任教,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从小跟随其父徐达章学习绘画,同时学习诗文、书法、篆刻等,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他擅长人物、走兽、花鸟,尤其擅长画马。他一直提倡国画革新,强调写实主义,将西画技法服务于中国画,尤其是对光线、造型以及解剖结构等的独特理念与教学,对中国画影响巨大。其代表作品有《愚公移山》《八骏图》《田横五百士》《泰戈尔像》等。

与任伯年的画,一张换一张

徐悲鸿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说是任伯年“后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鸿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岁去世,徐悲鸿也只活了五十八岁。

徐悲鸿收藏了很多任伯年作品,由于徐悲鸿不愿卖画,生活拮据,见到任伯年的画,只能拿自己的画和别人交换。最初,徐画三四张才换任画一张,后来逐渐减少,到四十年代,一张徐画就能换任画一张。

1950年代的徐悲鸿

徐悲鸿还为任伯年编写了年谱。他在其中评价道:“任伯年绘画最精彩处,在对嘴和脚的描绘,挺拔而有力。”

徐悲鸿认为,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任伯年为极致。在《任伯年评传》中,徐悲鸿指出:“学画必须从人物入手,且必须能画人像,方见工力。及火候纯青,则能挥写自如,游行自在。……故举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伯年为极致”“伯年于画人像、人物、山水、花鸟,工写、粗写,莫不高妙,造诣可与并论。盖能博精,更借卓绝之天秉,复遇渭长兄弟,得画法正轨,得发展达此高超境界”。

请砍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鸿由蔡元培引荐,就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上任后聘齐白石为教授。

当时的北平画坛,死气沉沉,以摹仿古人为能事,保守势力相当顽固。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大胆创新,变革画法,可惜,却得不到多少响应,北平画坛对他一片冷嘲热讽。

当徐悲鸿乘坐四轮马车来到齐家时,齐白石为其诚心所感动:“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

“您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

1946年,徐悲鸿、齐白石与北平美术界同仁合影,其中大部分为北平国立艺专教师

齐白石第一次没有答应,徐悲鸿又第二次登门请他,直到第三次去,白石老人才答应了这个请求。从此,年龄相差31岁的两人就结成了忘年交。后来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下,徐悲鸿辞职回到南方,两人依依惜别。徐悲鸿写信给齐白石说,你要是画了好画就一定给我留着,我寄钱来买你的画。后来,徐悲鸿收藏了白石先生的上百幅精品。

齐白石专长画虫草花,尤工虾蟹。画虾蟹,细致入微,活灵活现。水墨任意挥洒,却是笔笔淋漓尽致。而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和中国画,主张中西结合,但两人曾合作过同一幅画,并引为知音。齐白石曾欣然赋诗“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以此感佩徐悲鸿的知己之慨。

徐悲鸿不穿绸缎衣

徐悲鸿从小家贫,十七岁就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为替父亲医病,家里变卖了一切能卖掉的东西。但是有一天,当徐悲鸿要去参加一位乡亲的婚礼时,母亲却小心地打开一个纸包,拿出一件她亲手缝制的绸衫说:“我没出嫁的时候就养蚕,自己却没有穿过绸衣,我们家里也从来没有人穿过绸衣。可我早就有一个心愿,要让我第一个儿子穿上绸衫。”母亲轻声地说着,苍白的脸泛起一丝笑意。徐悲鸿异常惊愕地看着母亲,他从未见母亲眼睛里有过如此激动和幸福的光彩。

徐悲鸿穿上绸衫,去参加婚礼。酒宴上,忽然有人惊叫了一声:“哎哟,什么东西被烧着了?”徐悲鸿低头一看,自己的绸衫正冒着一缕青烟呢!原来,邻座一位客人不慎把没有熄灭的烟头扔到了徐悲鸿身上。徐悲鸿连忙用手指弹掉烟头,可崭新的绸衫上却留下了一个瓶口大小的窟窿。

徐悲鸿难过极了,感到对不起母亲。从此以后,他便发誓不穿丝绸、不吸香烟。他成名之后,许多朋友见他一身布衣,纷纷赠送他做工精巧的绸衫,但徐悲鸿都一一婉言谢绝了。(本文根据徐悲鸿相关人物轶事编辑整理)

徐悲鸿 铁锚兰

81cm×47cm 纸本设色

1939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款识:芝兰王者香,乃有倾城色。萧萧易水寒,白虹上贯日。吾友黄君曼士居南洋既久,好聚异卉,尤多兰科植 物。此花虽无香而开辄经月,夭矫上指,有凌空之势,特为赋色,寄我闲情。廿八年岁始,悲鸿客星洲。

钤印:好德(白) 悲鸿之印(白) 中心藏之(白)

徐悲鸿 印度牛

89cm×59cm 纸本设色

1942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款识:壬午大暑,追写印度之牛,于良(凉)风也。悲鸿。

钤印:悲(朱)

徐悲鸿 牛浴

130cm×75cm 纸本设色

1938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款识:廿七年夏,在桂林近郊写所见。悲鸿。

钤印:东海王孙(白)

徐悲鸿 双鸭

113cm×33cm 纸本设色

1938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款识:廿四年春日,悲鸿戏笔。

钤印:悲鸿(白)

徐悲鸿 蕉雀

143cm×39cm 纸本设色

1938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款识:廿七年大暑,怀故园,悲鸿。

钤印:东海王孙(白)

徐悲鸿 暗香浮动

102.3cm×60cm 纸本设色 1941年

款识:暗香浮动。辛巳元日,悲鸿为则民三哥写。

钤印:悲鸿(朱)徐(朱)

徐悲鸿 鹅

107.3cm×73cm 纸本设色

1935年 中国美术馆藏

款识:悲鸿,乙亥大寒。

钤印:徐悲鸿(白)

徐悲鸿 松鹰

130.5cm×77.5cm 纸本设色 1936年

款识: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丙子岁阑,悲鸿录老杜句。芸樵先生雅正。悲鸿敬赠。

钤印:徐悲鸿(白)悲鸿之印(白)长颇颔亦何伤(白)

徐悲鸿 雄鸡高唱

91.3cm×61cm 纸本设色

1942年 贵州省博物馆藏

款识:德纯贤兄、淑谦仁嫂共赏。壬午大暑,悲鸿写,良(凉)风垭山居。

钤印:东海王孙(白)

徐悲鸿 凤仙双鸡

101cm×39cm 纸本设色

1934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款识:廿三年秋,悲鸿。

钤印:悲鸿(朱)

注:图文来自网络,仅为交流分享,侵删。

美术史知识大全艺术内容推广计划 :

如果你是艺术家?

欢迎通过图文让美术史君的粉丝们认识你!

如果你是艺术爱好者

欢迎分享你的艺术趣闻与观点、见解!

如果你是艺术机构

欢迎分享你们的展讯和推荐的艺术家!

相关文章

武则天:女皇帝的传奇与智慧

一、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逆袭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家境并不显赫,但她从小聪慧过人。14岁时,她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可以想象,刚入宫的她面对众多妃嫔和权臣,心中难免忐忑。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被这复杂的宫廷生活所吓倒,反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赢得了皇帝的宠爱。网友热议在网络上,许多网

2025-04-28 02:38:12

魏公子为何被称为信陵君

标题: 魏公子为何被称为信陵君?话题: 魏公子、魏王、兵符、晋鄙、赵国、保全、赵王、平原君、宾客、功劳、谦虚、留在赵国简介: 魏公子在保全赵国后,被赵王赏识并想封他五座城池。然而,一位宾客的劝告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选择谦逊退让。最终,他决定留在赵国,得到了汤沐邑和信陵的赏赐。魏王对魏公子盗窃兵符,

2025-04-28 02:01:44

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结交隐士的故事

之前讲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帮助赵国打退秦国后,因为害怕回到魏国被治罪,就留在了赵国邯郸。当时,邯郸城有两个隐士,毛公隐于赌场,薛公隐于酒肆。信陵君听说他们两位都是贤士,就让朱亥去拜访他们,但二人躲起来不肯相见。忽然有一天,信陵君打听到二人踪迹,知道毛公在薛公家里,于是,也不坐车马,只让朱亥一

2025-04-28 01:32:40

信陵君贤良忠义护赵抗秦,最终为何在饮酒解愁中飘然而逝

魏安鳌王二十年(前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正是平原君的夫人。赵国当下有难,魏国自然要援救。本来,魏王也准备派晋鄙带领十万军队去救赵国,但是秦国威胁魏王说:“你敢救赵国,等我把赵国拿下,回头就对付你。”魏王胆小,赶紧收回成命,无论赵国再怎么发出求救,也不搭理

2025-04-28 00:46:54

大秦600年(廿四)魏国灭亡 为什么魏王不重用信陵君魏无忌?

为什么战国四公子中最具才华的信陵君魏无忌,却的不到魏王的重用?在赵国灭亡以后,魏国是怎么迅速灭亡的呢?上集我们介绍了,由于魏国顶级人才大量的流失,造成了魏国的日益衰落,而在战国后期,魏国还有一个顶级人才,他甚至在秦始皇继位当年,竟然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军,使秦军一度不敢兵出函谷关。这个人就是战国四公子

2025-04-28 00:15:3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