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者,极大多数都未能善终。
刘邦也是一点都不手软。
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但是为何能得以善终呢?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对日后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
再后来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刘邦死后,他又辅佐汉惠帝。
可以说萧何是西汉开国功臣里唯一一个不但得以善终而且一生显赫的功臣,(张良虽然也得以善终但是张良后来辞官退隐)。
对于心狠手辣的刘邦,他能够全身而退的原因一共有三点!
其一就是他对刘邦有救命之恩。
早年萧何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大贵之相,所以对刘邦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刘邦。
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修秦始皇陵,才出县境不远,便逃跑了许多人,刘邦既无法追赶,又禁压不住。
当行至丰乡大泽时,刘邦索性把所有囚犯都解了缚,叫他们逃生,自己则与10多个死心塌地愿与他生死相随的囚犯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
沛县县令得知后,拘拿刘邦妻子吕雉入狱,幸亏萧何与曹参二人保释出狱,刘邦对他十分感激。
但是仅仅个人的感情若刘邦想要杀他还是不会讲情面。
其二便是萧何此人做事低调。
萧何这个人很顾大局,先是推举韩信带兵,又在后方维护稳定,让刘邦后顾无忧。
后来在剪灭韩信时也是萧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萧何虽然有功却不自傲,这让刘邦对他十分的放心。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萧何善于揣摩。
刘备对异姓王和功臣痛下杀手时候,萧何就已经看透了刘邦这个人。
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萧何的门客召平奉劝萧何小心韩信的下场。
萧何仔细一想大惊失色。
第二天早晨,萧何便急匆匆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
汉帝刘邦十分高兴,奖励有加,于是萧何得以善终,并且显赫一生。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