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艳
1921年7月,一个名叫林巧稚的女孩和一个朋友从家乡福建鼓浪屿,来到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招生考试。
炎炎暑天,正在进行英语科考试时,朋友中暑晕倒,林巧稚立即停止答题,第一时间将朋友转移到阴凉处,把朋友安排妥当重回考场时,考试已经结束。
本以为录取无望,却没想到一个月后,林巧稚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原来,面对突发事件,林巧稚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和难得的爱心,正是一名医生应具备的优良品质,这打动了考场外的考官,因而将她破格录取。林巧稚因此与医学结缘。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
林巧稚七岁上蒙学堂,之后就读于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十八岁时从厦门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然而当老师不是她的梦想,因为林巧稚五岁时,母亲患宫颈癌去世,这在她心里留下难以忘怀的痛,所以当听说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时,她不顾一切前去报考。
被协和录取后,林巧稚选择了当时受人鄙薄的妇产科。
经过八年的刻苦学习,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不仅获得协和最高荣誉文海奖学金,还直接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成为协和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当时,医院的聘书上有一条规定:“……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这规定很不人性化,但林巧稚为了热爱的工作,狠心结束了一段刚刚萌芽的恋爱,从此与婚恋“绝缘”,把自己“嫁”给了妇产科——走上一生救治妇女、接生婴儿的行医之路。
林巧稚给人治病,靠的不仅仅是高超的医术,还有她满满的爱心。
接诊病人时,她总是会将听诊器放在手心里暖一会才伸向患者,这个小小的动作,暖热了多少病人的心;而她亲切的笑容,耐心地询问,更会让紧张的产妇踏实心安。
手术中,产妇因为疼痛而乱抓时,林巧稚就让她们抓自己的手,她说,如果她们抓了冰凉的铁床栏,以后会留下病根的。
后来,林巧稚远赴英、美留学,回国后,升任妇产科主任,职位变高了,对待病人的关爱却有增无减。
她经常对实习生说,产妇、病人走进医院,就是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要把她们当成亲姐妹,从每一件小事上体贴、关怀她们。
有一个女工,因为查出子宫肌瘤,要实施子宫切除手术,近乎绝望的她找到了林巧稚。
她一边耐心安慰,一边认真细致地给女工重新检查后,林巧稚断定女工的肌瘤只是生理瘤,无须摘除子宫,而且还带来一个好消息——女工怀孕了。
几个月后,当女工再次入院时,林巧稚亲自给她接生。女工感动地说,是林医生救了我,救了我的家庭。
林巧稚给人看病不分贵贱,对于穷苦百姓,经常免费治疗。1941年,因为战乱被迫离开协和后,她开办了一间私人诊所,前来就诊的有许多贫苦百姓。
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林巧稚主动降低挂号费,如果遇上特别贫穷的病人,她甚至连医疗费都减免了。
开诊所,林巧稚想的不是能挣多少钱,而是用爱心和医术能救多少人。
抗战胜利后,林巧稚重回协和。
在门诊看病时,为了让病人省钱,林巧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不要挂她的专家号,“挂普通号也是我给你们看病”。
她每次出诊总是携带一个出诊包,里面装着钱,以便随时接济有困难的病人。
有一次,一位贫困的孕妇流产,林巧稚就随手拿出几十元钱给她,让她买营养品补身子。而那时,林大夫的工资也不过300元。
为了感谢林巧稚,许多产妇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爱林”、“念林”、“敬林”等等,林巧稚也非常开心地说,每一个婴儿的第一声啼哭,都是世间最好的礼物。
林巧稚从医近60年,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去世的前一天,她还接生了6个婴儿。生命的最后一刻,林巧稚昏迷中仍在呓语:“产钳!产钳!”
林巧稚一生获得很多证书,协和医学院的毕业证,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证……可唯独少了一张人生中最重要的证——结婚证。
不嫁人不是她不懂得爱,而是她把自己“嫁”给了妇产科,把爱洒向了千千万万的妇女和孩子,她心中装的是真正的人间大爱!
资料来源:《林巧稚》
历史上唯一一个踹掉皇上的女人,过着怎样的离异生活?
麻沸散失传后,中国古人要动外科手术时怎么办?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