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要追求长生或者长寿的人,一生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去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会勤加锻炼,他们会均衡饮食,他们还会吃很多很多的保健品。但是这世界上有一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放,往往过度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人,会整天疑心病特别重,怀疑自己的身体哪儿出了毛病,长此以往,情绪低落,反而对身体健康有损。
而另外一些人无牵无挂,没有特别的在意,反而可以长寿,季羡林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为我们国家非常著名的一位文学大家,季羡林老先生的生活却是自由的,在别人为了写文章写稿子而兢兢业业的时候,他却能够随心所欲,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去选择写或者不写。
正是因为这种自由而本真的态度,他的情绪才总是最松弛的。他这一生有很多病痛,但是却长寿,活到了98岁,要问起他的养生秘诀,他会告诉你,他有三不。这所谓的“三不”养生术,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接着往下看。
有记者上门询问季羡林老先生保养和长寿的秘诀时,他告诉大家,他确确实实有个秘诀,这秘诀就是“三不”养生术。
第一个“不”字,就是不挑食。在日常的饮食习惯当中,他总是保持着均衡的营养,每顿饭都要有粗粮,有蛋白质,有菜,有肉,而且他每天都还要吃水果。这些东西基本上保证了身体的营养摄入,而且并不会过分昂贵,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重的负担。
有一次季羡林先生出门开讲座的时候,主办方为了表示对这位大文豪的重视,在中午的时候特意定了一桌菜,堪称是山珍海味。正常人看到这样一桌菜肯定都会食指大动,但是季羡林先生看到之后,却让主办方给他单独安排一小桌,有粥有菜就可以了。
他这么做并不是在耍大牌,他也给出了解释,这样高热量的食物是他已经年老的身体所不能承受的,所以为了保持均衡的营养,他可以吃粗茶淡饭,只要身体舒服就好。
在嘴巴上下功夫,除了不挑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不乱说话。不管是对自己的家里人还是对外人,季羡林先生在说话的时候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过分干涉,不妄加揣测,不乱下定论。
他在晚年时,每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生活琐事,而不会去过分操心别人家的闲事。在不多管闲事的时候,生活中真的可以少很多麻烦。还有一点他也特别强调了,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为了孩子的事情过多操心。
其实现在中国社会上有很多老人就是这样的,明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义务,但还是忍不住为孩子的生活挂心。他们没有时间和心力去关注自己,所以身体就会给他们敲响警钟。如果一个人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的话,那么身体也会回馈以同样的健康。
在谈到自己的第三个“不”字的时候,先生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不锻炼。记者听到这就很疑惑了,锻炼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不锻炼怎么会跟身体健康与长寿扯上关系呢?
其实这里说的不锻炼,并不是真正的不去户外舒展身心。锻炼有的时候是人强加给自己的要求,比如说我这一周至少要去跑三回步,如果说没有去跑或者缺了一次的话,心态上就会背负枷锁,这种情况反而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而季羡林先生的锻炼,则是真正从心出发的。他在某一个下雨天想要窝在家里喝着热茶听雨声,那就按照心中所想,这么做就是了,没有必要强迫自己非得出去走99步。而他在某一阳光晴朗的午后,想要去逛逛公园,那也按照心中所想去出门就行。只有自己想要去锻炼,这样的锻炼才是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收获愉悦的身心。
这种随心自由的态度,不仅仅体现在他对锻炼的这个事情上,体现在他对自己晚年工作的态度上。因为季羡林先生名声在外,所以退休之后还是有很多出版社和报社找上门来,希望能够得到他的一篇佳作。
如果说题材真的很感兴趣,季羡林自己想要写,那他就提笔去写。除此之外,他没有必要为了名利再去强求自己。所以当出版社和报社给他某一个交稿日期的时候,他往往会选择拒绝。人到晚年,舒服的生活更重要,没有必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
正是因为时刻懂得放松自己,所以季羡林才能够以最舒适的态度生活,也才能享受生命的喜悦。
能够活到98岁的季羡林,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在他的亲朋好友的想象当中,他并不会成为一个长寿的人。这是因为从小到大,季羡林都被疾病缠身,他那一身的老毛病几乎没有得到完全的治愈过。
小时候他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当中,营养不良,所以身体素质特别低。有时候生了病也没有钱去医院拿药看病,只能自己硬生生扛过去,所以身上也落下了不少病根儿。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后来这些病却成为了他的困扰。
还有他长大之后,整天忙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注意饮食,也不注意休息,身体状况自然就更弱了。因此季羡林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整天病怏怏的,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人居然能活到98岁。
人人都想追求长寿,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长寿。固执的手段自然是不可取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那么从今天开始,丢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均衡营养,早睡早起,以更加松弛的姿态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