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南仁东简介和事迹(“中国天眼之父”:从中科院弃读,躲进深山20年,修了个大锅盖)

22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9 19:54:20    

2015年,“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被查出身患肺癌。

当时“天眼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南仁东哪里甘心躺在病床上?

他拖着病体,又跑到贵州的山坳里,日夜奋战。

为了“天眼工程”,南仁东已经带领团队奋战了20年。从青丝到白发,从日出到日落,经过日夜奋战,2016年9月25日,天眼终于建成了。

即使你在月球打电话,“天眼”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就在全世界为之惊叹的时候,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01

南仁东从小思维活跃、调皮又聪慧,6岁上学起,每次考试都能拿回来一张“优秀学生”奖状。

1963年,南仁东参加高考,结果各科成绩都接近满分,以平均98.6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录取,那一年,他18岁。

23岁时南仁东以无线电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吉林省通化市无线电厂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

这10年,南仁东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在热爱的无线电领域里执着付出,把许多“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一次,工厂接到了研发小型无线电收音机的任务,当时这个项目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南仁东当仁不让,作为研发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亲自上阵,包揽了系列设计工作,还和研发人员一起,废寝忘食地工作,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想尽一切办法攻克。

终于,中国第一台“向阳牌收音机”诞生了,投入市场后,深受老百姓喜爱。

南仁东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马上又迎来了更高难度的挑战——研制10千瓦电视发射机

一向不惧挑战的南仁东,那段时期每天设计到深夜,图纸一遍遍修改,经过半年锲而不舍的攻坚,由他主导设计的10千瓦电视发射机终于研发成功,被吉林工业厅评为第一名。

工友们都夸赞他是全能大王,说他对模具、电镀、机械加工、锻造等很有天赋,而且样样都精通,大家都非常佩服他。

可只有南仁东自己明白,这些都不是天生的,为了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他在背后下了无数苦功夫,但他的志向远不在此,他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

02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南仁东认为机会来了。此时,他已经在无线电厂工作了10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成为了厂里的业务骨干。

在继续努力工作之余,南仁东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复习功课上,他要重新进入校园深造,提升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8月,南仁东收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天体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轰动全厂,工友们都为南仁东欢呼雀跃,厂领导特意安排人员送他去北京报到。

可万万没想到,两个月后,南仁东竟然又回来了!这事在全厂立马炸开了锅。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无线电厂工作的这十年,南仁东早就与工厂结下了不可割舍的感情,重返校园后,却感到研究浩瀚的星空,不如在工厂里搞科研来得实在,于是放弃深造返回了工厂。

可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领导不愿放弃这样一棵好苗子,他们苦口婆心劝说南仁东返校。

不但学校派人来劝说,南仁东的老父亲与妻子也都来劝说他,甚至无线电厂的老领导也开导他:“眼睛要看远一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语点醒梦中人,南仁东豁然开朗。知识是无止尽的,只有储备丰富的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做点事情。

于是,南仁东重新返回中科院继续深造,在学习中,他发现科学是相通的,天体物理与无线电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南仁东先后获得了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南仁东对无线电技术就是这么偏爱与执着,并且乐此不疲。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做好一件事”。南仁东这种执着精神为日后创造出“中国天眼”的伟大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03

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一个人的梦想能持续多久?

“天眼之父”南仁东用一生告诉我们,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作为国际天文界的名人,南仁东经常参加国际会议或受邀到其它国家做学术研究。

1993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要联合共建新一代的大射电望远镜,以获取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当时作为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参与了会议。

那时我国的天文设备很落后,美国拥有30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德国的达100米口径,而我国的最大口径仅25米。

南仁东说:“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谁也没想到,他说试一试,这一试就是24年的坚持。

谁也没想到,他说的这句话,成就了“中国天眼”的伟大奇迹。

谁也没想到,他说到做到,让中国天文学领跑世界20年。

1993年,南仁东被任命为中国天眼(FAST)项目的总工程师,工作任务是构建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那年他48岁。

接下这个任务后,南仁东经过多方考证,次年7月,决定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开始在贵州启动选址工作。

喀斯特地形崎岖,怪石嶙峋,再加上贵州天气阴冷潮湿,南仁东经常淋着雨在一片乱石和泥洼中艰难前行。有一次,南老一行又在荒山沟里转,不料突然遇到泥石流,差点送命,想想都令人后怕。

可就算遇到生命危险,仍不能阻挡南仁东前进的脚步。2005年,南老最终选定了贵州平塘县大窝凼作为建址。

那一年,南老恰好60岁。

从1993年到2017年,历经24年,南老自学50项技能,考察了300个窝凼,拍摄了300多张卫星遥感影像,奋战了80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在我国贵州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单口径(500米)、最灵敏、最高的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天眼”,简称FAST。

作为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老亲自参与FAST设计的每一步,指导每一个重大决策,解决每一个重大难题。在天眼反射面单元即将吊装时,南仁东还亲自进行小飞人载人试验。

为了解决钢缆疲劳强度超过国家标准2.5倍以上的问题,南老带领团队,历时700多天,刻苦钻研实验,最终解决了这个工程的“致命威胁”。

“中国天眼”的成功在世界天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携刻下新的高度,使中国天文学水平领跑世界20年。

04

当举国欢庆这项世界超级大工程建成时,却唯独看不到南仁东的身影。

因为早在2016年,就在中国天眼系统落成启动前,南仁东查出患有肺癌,手术中又伤到声带,导致术后讲话非常困难,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带病坚持工作。

一年后,南仁东溘然长逝。从壮年到暮年、从黑发到白发、从患绝症到去世,南老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燃尽了生命。

同年10月,“天眼”捕获首批脉冲星信号,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2018年,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向“中国天眼之父”、“人民科学家”南仁东表达致敬之意。

遥望夜空,那颗明亮的“南仁东星”一直在闪耀着光芒。

人们仿佛听到南老诵读的诗文:

美丽的宇宙太空

以它的神秘和绚丽

召唤我们踏过平庸

走进它无垠的广袤……

作者:大海

编辑:萌萌

参考资料:

1.《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2.《了不起的中国人》第20期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视频

3.《故事里的中国》央视综合一台频道专题报道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