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汉文帝简介资料(“文景之治”开创者汉文帝简介)

25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20 10:20:13    

粉碎诸吕势力的过程中,刘恒寸功未立,仅仅凭借外戚势力低微,自身性格仁厚,就获得了帝位。刘恒也不负众望,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叫薄姬(?~公元前155年)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薄姬的父亲薄氏是吴郡人,在秦朝之时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后来魏媪将薄姬送进魏王魏豹的宫中。

公元前205年刘邦带人灭了魏豹的魏国,将其后宫有姿色的都收为己用,其中同为魏豹嫔妃的管夫人、赵子儿,薄姬三人关系很好,所以约定“先贵无相忘”。

薄姬入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但管夫人、赵子儿却非常受宠,有一次刘邦在南宫的成皋台上,听她们说起与薄姬的约定。顿感薄姬可伶,就召见她并与她同宿。后来就生了刘邦第四子刘恒。但薄姬并没有因此获得刘邦更多垂爱,反而很少见到刘邦了。

刘恒出生后不受宠的薄姬谨言慎行,远离后宫斗争,花大量时间教导刘恒。刘恒养成了低调,沉稳,坚毅,大度的性格。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八岁的刘恒被立为代王,代国偏远贫瘠,并且与匈奴接壤,边境经常被匈奴洗劫。由此可以看出刘恒母子的地位有多底。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高祖去世,吕后发善心,允许不被宠爱的薄姬与弟弟薄昭跟随刘恒到代国。刘恒到代国后,励精图治,予民休养,发展生产,屯田戍边。代国在他的治理下慢慢富强了起来。

公元前196年汉朝疆域图

在代国的15年中刘恒与代王后生了4个儿子,在刘恒当皇帝后都离奇死亡了。与窦氏(窦太后)生刘嫖刘启(汉景帝)刘武。

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在千挑万选后,商定让外戚势力薄弱,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继承皇位。

起初刘恒不敢相信,自己能被推选为帝,怀疑有诈,遂多次推辞,后胆战心惊地去了长安,在看到众臣的诚意后继承了皇位。

当了皇帝后,任命自己的心腹守卫皇宫,京城,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赏赐了拥立自己的功臣,恢复了被打压的刘姓王公恢复了爵位和封地,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治理国家

削弱功臣集团的力量;镇压叛乱,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奖罚分明。

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依法治国,勤俭节约,以身作则。

休养生息:降低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农民积极性极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文帝十三年(前167年)国家存粮富足,还免去了田租(唯一一个免除田租的皇帝)。

徭役方面: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减轻刑法:废除连坐,刘恒借缇萦救父之事而下诏废肉刑。

缇萦救父

军事方面:采取积极防御,和亲匈奴,屯田戍边。大量养马用于满足边防。

汉文帝在位时安抚汉高祖所分封的诸侯王,维持了国家稳定,为汉朝赢得了发展时间。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经济稳定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他改革律法,国家法制规范化,还修正严刑酷法。汉朝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开创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相关文章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王勃:唐朝的天才诗人,终年27岁,躲过杀人抵命,却难躲溺水而亡

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为何李悝与商鞅,二人最后结局却不相同

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八位心腹部下,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