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秦桧简介(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15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9-30 15:30:23    

提到秦桧,大多数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奸臣”,宋朝出过的奸臣很多,例如蔡京、高俅等,但论第一还得是秦桧。关于这个形象最直接相关的事件也就是他曾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名将岳飞,令其含冤而死,《宋史》中曾这样评价秦桧:“桧两据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忘仇斁伦。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可见,秦桧在官方评价中也一样是背负着累累骂名,被官方所否定。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那么,秦桧在岳飞死后,又过得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秦桧其人。秦桧,字会之,元祐五年(1090)出生在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的一户普通人家,幼年聪颖过人,在学业上颇有天赋,在未做官之前,秦桧早年曾以在私塾当先生为谋生,后因不满足于这样平淡乏味的生活处境,便决定去考取功名。到了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秦桧凭着本事还真就考取了进士,补为密州教授,接着又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而这一当就当了十年,或许也是因官职还未做大,在此期间,秦桧并没有作什么妖。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到了靖康二年(1127),在金国的猛烈攻势下,汴京彻底失守,秦桧也被金军俘虏至金国,成为了金国的阶下囚,期间,秦桧与金军元帅达成协议,倡言议和,之后也因此成为了宋朝廷内部主和派的领头人,建炎四年(1130),金太宗完颜晟的弟弟挞懒率军攻占山阳,秦桧随军同行,在从金营离开后,秦桧正式归宋,关于他为何能回来,秦桧当然也想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原因,他一口咬定是自己杀死了监视他的金兵并偷了条船逃回来的。但是,作为一个曾被金国俘虏如今还能毫发无伤地回来的人,加上金宋关系紧张,此时的南宋朝廷中许多人都对此怀有疑问,但是秦桧之前这么多年的官也不是白当的,当时在位的宰相范宗尹便是他的好友,在好友的力保之下,秦桧还被推荐给了宋高宗赵构,并很快得到了高宗的赏识,君臣相护,就此,君臣二人狼狈为奸地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合作。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也正如《宋史》中所说的那般,在此期间,作为主和派的秦桧卖国求荣,代表南宋果断投降,签订了《绍兴和议》暂缓与金国的矛盾,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他还构陷忠良,让赵构得以强化中央军的编制,加强军权、政权的掌控来稳固皇位,这其中,最令人唾弃的便就是秦桧陷害了当时的抗金名将岳飞,令其被杀害于大理寺内,含冤而死,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而在岳飞死后,秦桧在朝堂上的官职越做越大,行事作风可以说是一点儿也没有收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照旧的各种利用权势陷害他人。绍兴十二年(1142)秦桧被进封为魏国公,后又进封秦、魏国两公,权倾朝野的他更是容不得敢与自己作对的人,尤其针对与自己立场不同的朝臣,不论对方是谁,一律不放过。当时有一位名叫洪皓的外交官在被金国扣押了十五年后终于被放回了临安,一次面见宋高宗时谈及岳飞,洪皓一时情难自禁,失声痛哭出来。但没想到这一哭竟引祸上身,秦桧知道以后,大为震怒,便开始处处针对洪皓,最后洪皓落得惨遭流放岭南的下场,除了洪皓,还有胡舜陟、张九成、张邵等人,也只是因为在言语上冒犯了秦桧而惨遭被贬,直接被剥离了接近权力中心的机会。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另一个方面,就是实行“文字狱”。当时朝堂之上尚还有主战的主张,因此,作为主和派的秦桧一直将议和作为自己的政绩和功劳,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成为主导并得到全面贯彻,以此稳固权位,便想出了实行文字狱的方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便是禁止所有字言涉及议和内容的忌讳,凡是违法者,立刻抓捕治罪。也因为文字狱的实行,当时的文化发展呈现一片惨淡景象,还有许多关于抹黑岳飞的言论和文字皆是在此时所出。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而在这样权势滔天的秦桧也因为亏心事做得多遭到了报应,有压迫便会有反抗,想要杀秦桧的人数不胜数,这也让秦桧疑心病越发的重,在一次遭难后,更是许久都不敢再出门,躲在自己的密室中,不让任何人靠近。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到了绍兴二十五年(1155),六十六岁的秦桧最终因重病熬死在了病床上,宋高宗追赠其为申王,谥号“忠献”,开禧二年(1206),宋宁宗统治期间,谥号改为“谬丑”,将其列为与金国屈辱议和的罪魁祸首,为后人所唾弃至今。

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开创者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

大唐天子李世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贵族出身的李世民,自称十八岁的时候还生活在民间,故“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他曾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参与过激烈的战争,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曾对大臣们说过,自己特别勤行三件事:“鉴前代成政事,以为元龟”,“进用善人,共成政道”,“舍弃群小,不听谗言”。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比较

2025-05-07 00:55:32

信陵君礼贤下士,这让他不仅能知天下事,关键时刻还帮他救了赵国

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

信陵君两次击败秦军,战绩究竟有没有水分?

信陵君在赵国一住十多年,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将终老赵国的时候,秦军突然进攻魏国。魏安釐王抵挡不住秦军,于是立刻急招信陵君回国。当时,信陵君还发了顿脾气:用不着我的时候,就任由我住在赵国,十多年不闻不问。现在用得着我了,一封诏书就想把我叫回去,这不是欺负人吗?不去!这件事闹得很大,立刻就有两位贤人劝说信

2025-05-06 00:01:40

一代圣主李世民,背后竟然温柔又肉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鼓励农桑,发展生产,实现了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对外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和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引得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势力纷纷称臣纳贡,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尊号。看看史书你就会发现,

2025-05-05 00:17: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