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说真的,挺佩服王宝强的!
他的成功,也许你说是运气好,也许你说是努力,但在我看来,真的是天赋。
演员未必需要科班出身,有些演员,真的需要天赋,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像王宝强这种“颜值天花板”级别的影帝,出道时无人理睬,走红后你高攀不起,这真的像戏剧中的人生。
在少林寺6年时间里,王宝强有了一身武艺,但他的梦想不是在这里练一辈子武术,而是梦想追寻自己的偶像李连杰,做一名武打巨星。
可他自知水平不及,也没有门路,没成功时修炼自己,成功了就修炼别人。王宝强就是这样做的。从16岁的时候,到北京打拼,也算是一名北漂吧,身影流转于各个剧组,即使偶尔有一两个小角色,也未必会有人在意他是谁,演的如何,毕竟他的头衔叫“龙套”。
独特的长相,夹杂着河北口音的普通话,运气就是降临在这样的一个人身上,李杨导演别具一格的挑选演员才华,铸就了《盲井》这部大作,电影成功只是一个记号,而王宝强成功,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翻开王宝强的履历,出生在河北的农村,从小家里很穷,甚至在小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穿的都是哥哥们因为衣服小而不穿的,文化更是谈不上,按照他的经历来说,基本上没有正儿八经的读几年书,可能连初中都没毕业。
8岁那年,一部电影改变了王宝强的人生,就是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影响力可谓空前绝后,不仅仅是王宝强,全国各地的少年,都受到影响,而少林功夫,也成了每个少年都想学的中国功夫,毕竟学会功夫,一能强身健体,自我保护;二能行走江湖,抱打不平,谁不愿意向李连杰走近?
王宝强不一样,直接奔赴少林寺学功夫,6年时光,经历了百般锤炼,学到一身本事,却在几年时间里并没有大展拳脚,直到16岁的时候,才跑到北京追求梦想。
一没钱二没人脉,空有一身本事,五个人挤在北京远郊的一个煤球厂,破旧的房子,房顶冬天能看雪,夏天能赏雨,门前的臭水沟,是王宝强一辈子的记忆。
但这些眼前的困难,对于王宝强的梦想来说,不值一提,为了省钱,早上四五点的时候就跑步去背影找活,这里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不计其数,不管你有没有演技,在没有成名前,就是一个跑龙套的,有活说明有饭吃,没活这一天算是白等了。
长身体的年纪,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个子长不高,颜值又没有,好在兜里的一块钱可以买5个馒头,这就是一天的口粮。
可能有的人没有体验过饥饿感,可能有的人无法想象,出去打拼怎么会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不说曾经,就是现在的横店影城,20多万的群众演员,依旧有人食不果腹,不是懒惰,是为了所谓的“梦想”苦苦坚持着,王宝强是个例,毕竟后来成功了。
好运终归眷顾了这个长相不堪,声音独特的河北小伙,在20岁那年,李杨导演正在筹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盲井》,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的王宝强,被李杨导演看中,一个小小的角色,让他名声大震,从此之后,虽然没有成名,但最起码不愁温饱了。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好运伴随着你的时候,坐在房间里,也会到来。
凭借《盲井》“大火”之后,王宝强的好运再次到来,王宝强一直在冯小刚的剧组当武打替身,土里土气的他,凭借着本色出演“傻根”一角儿,彻底的火了。
要说李杨导演是引路人,那冯小刚可以说是那个“煽风点火”的人,直接让王宝强在全国电影圈闯出了名堂。而这次出演傻根,他还见到了另外一位偶像——刘德华。一个不起眼的小龙套向偶像当众行跪拜礼,作为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毫不顾忌自己的形象和身份,也回了跪拜礼,两人的交往很平等,甚至还教会了王宝强一个新的技能——学会了使用感应水龙头。
就连女神刘若英对王宝强也很亲切地称之为“弟弟”,几人之间的这次合作,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也一度获得好评。
王宝强和这些大牌们的感情并没有随着这部电影拍摄完毕就此结束,在2008年的时候,刘若英在自己的演唱会上,遇到了捧着一束鲜花的王宝强,“姐弟俩”再次相见,除了开心,就是感动,喜极而泣的姐弟俩,也一度感动了看演唱会的粉丝们。
王宝强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就是懂得“
感恩”!
为何这么说?
冯小刚是成就王宝强的贵人,每到过年的时候,王宝强就带着自家的小米拜访冯小刚,也许很多人说这种礼物太过于寒酸,可冯小刚就喜欢吃,真的是送到“胃”了。
后来的王宝强,在事业上平步青云,凭借现象级军旅题材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角儿,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但,王宝强的梦想不是当一个傻里傻气的喜剧演员,而是一心想做一名武打巨星,像李连杰、甄子丹那样的大明星。甚至在当年差点与“许三多”这个角色失之交臂,要不是恩师的妻子徐帆的劝阻,也许王宝强的事业就此戛然而止。
从龙套做起,没几年时间就大红大紫,王宝强的星路,真的是走得太快了。
真正让王宝强事业更上一层楼的,还是和徐峥的合作,“囧”系列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土到“爆裂”的喜剧天才,而紧接着又是“探案”系列,转变风格之后的王宝强,可以说又时尚起来。
无论一个人多么成功,伴随着王宝强的质疑声却从未消失,很多人会问:王宝强只会演“傻根”吗?只会装疯卖傻吗?
我觉得不是,在我个人看来,王宝强的傻,是演出来的,是天赋,比如在《HELLO,树先生》中,是一部难以逾越的电影史上的奇迹,多少人想要模仿,却从未超越,但很多人对这部电影过于小看,可能生不逢时吧,或者说,没有华丽的巨星演员,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也没有几个人乐意看下去。
可在我看来,树先生之后,王宝强成了电影史上一个特殊的“符号”。
你无法想象,不抽烟的王宝强,为了一个角色,会练习几个月,模仿几百个人,为了经典,抽烟时夸张的动作,让王宝强做出来,就别有一番韵味,而其他人,无论怎么模仿,都没有了那种神韵!
记得当年在上编导课的时候,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的角色,唯独傻子最难演,能把傻子演好的演员,绝对是一个好演员。”
王宝强做到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标杆。
但王宝强的武侠梦终归没有结束,从《一个人的武林》中酣畅淋漓的动作表演,再到时隔六年后的《八角笼中》,每一次出演,都是对人生的一种突出,也是对曾经演技的一种“否定”,毕竟,新的角色,才是自己要越过去的大山。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在意王宝强的私人生活如何,一不相干,二是你的关心和吐槽,也毫无意义,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王宝强的成功和进步,以及带给我们的好作品。
当然这几年来,王宝强的综艺参加的很多,不管在什么行当,王宝强总是受人瞩目,这就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光环”吧!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