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部《庐山恋》在国内掀起了观影热潮。
在那个电影行业刚刚起步的年代,这部影片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斩获了上亿的票房。
影片的女主张瑜也借此一炮而红,成为了风靡一时的“荧幕女神”。
她和郭凯敏在剧中饰演了一对情侣,两人甜美的爱情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张瑜的感情经历却一波三折,最终错失真爱,孤独至今。
一、
张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很不错。
由于张瑜的性格比较安静,所以父母也不奢望她有太大的成就,只要能安稳地过一生就够了。
全天下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俗称的“铁饭碗”,张瑜的父母也是如此。
所以,夫妻俩对张瑜的教育非常上心,督促她读了很多书籍名著,希望她以后能够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孩。
然而,张瑜却不甘平凡,她经常幻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大明星,光鲜亮丽地出现在荧幕上。
16岁那年,张瑜陪朋友去剧组试镜。结果,导演没看中她的朋友,反而对她很满意。
没过多久,张瑜就接到了导演的邀请,参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影片没能上映,但张瑜却借此体会到了表演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初中毕业后,张瑜在这位导演的举荐下进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启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凭借优秀的形象,张瑜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陆续出演了《青春》、《啊!摇篮》等作品,渐渐有了一些名气。
1980年,张瑜受邀出演《庐山恋》的女主。在剧组里,她遇到了郭凯敏。
由于剧情的需要,导演要求两人找到那种真实相恋的感觉。
然而两人在感情方面都是一片空白,剧组的工作人员只好努力为两人营造美好的恋爱氛围。
在这种环境下,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很快就对彼此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暧昧起来。
二、
在拍摄吻戏的前一天晚上,张瑜心情忐忑紧张得睡不着觉。
虽然这是在拍戏,但毕竟也是她的初吻,换成哪个女生都不会淡定。
结果到了正式开拍时,张瑜失误了好几次,不是没亲着就是亲歪了,让一旁的工作人员也忍俊不禁。
而另一边的郭凯敏表面强装淡定,实际上也紧张得不行,整张脸通红通红的。
不过,正是这种羞涩和含蓄的表现,让两人看起来更像是真正的情侣,完全没有表演的痕迹。
因此影片一经上映便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两人也因此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在拍戏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也在一点点拉近,眼看着就要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然而张瑜却犹豫了。
她对郭凯敏确实很有好感,但还远远达不到谈情说爱的程度。
在她眼里,郭凯敏算是一个难得的知己,但并不适合做自己的另一半。
所以,尽管郭凯敏曾多次跟张瑜示好,两人还是没能迈出最后一步。
后来,张瑜又陆续出演了《巴山夜雨》、《知音》等作品,名气越来越大。
甚至就连很多知名人士都是她的粉丝,其中就包括排球运动员汪嘉伟。
自从看了张瑜演的电影以后,他就被张瑜深深地迷住了,一直将她当做自己的女神。
正因如此,才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误会。
有一次,汪嘉伟收到了一封情书,而署名正是张瑜。
刚开始汪嘉伟还有所怀疑,但很快他就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了头脑。
于是,汪嘉伟心情激动地写了一封回信。从那以后,两人就开始频繁地用书信交流。
那段时间,汪嘉伟整天都美滋滋的,经常跟身边的朋友炫耀自己跟张瑜的关系。
结果有一天媒体报道,张瑜正在国外拍戏,汪嘉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原来,这位写信的女孩是汪嘉伟的粉丝,她想接近自己的偶像才出此下策,没成想反而伤害了汪嘉伟。
后来张瑜听说这件事也是哭笑不得,只能说她当时太有魅力了。
这件事对张瑜来说仅仅是个小插曲,直到张建亚出现的那一天,她的世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
说起来,张瑜和张建亚之所以能够相识,还是因为郭凯敏从中牵线搭桥。
当时,张瑜想要结识演员焦晃,而张建亚跟焦晃的关系很好,郭凯敏又恰好认识张建亚。
就这样,郭凯敏带着张瑜去了张建亚家里,随后几人一起去拜访了焦晃。
没成想,张瑜对张建亚一见倾心,分开后两人互留了练习方式,开始频繁地联系。
作为国内知名导演,张建亚的才华不必多说,张瑜也被他的文艺气质吸引,深深地爱上了他。
不久之后,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然而,两人这段恋爱却谈得十分憋屈。
平日里两人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见面。
就算抽出时间来约会,两人也基本上都待在家里。偶尔出门逛街也要偷偷摸摸,时刻担心有狗仔偷拍。
好在他们对此都没有任何抱怨,反而很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两人对彼此都非常满意,再加上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自然就把结婚提上了日程。
1984年,两人登记结婚。婚礼当天,两人只邀请了圈内的好友和各自的亲人,不想让自己的婚后生活受到打扰。
婚后,两人各自忙于事业,张瑜继续在圈内拍戏,张建亚则是去导演班进修,跟张艺谋等人成了同班同学。
两人的爱情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轰轰烈烈,反而像是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一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知道对方的想法。
这种无需交流的默契,恰恰证明了他们就是最适合彼此的另一半。
本来,两人的生活会一直平静稳定地持续下去。可是随着“出国热”的兴起,张瑜渐渐坐不住了。
由于出道比较早,张瑜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别看她现在资源不错,但随着新人不断涌现,她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小,张瑜对此心知肚明。
因此,为了能够在事业上更进一步,张瑜决定出国留学深造。
可是张瑜毕竟都已经成家了,长期分隔两地,就算两人感情再好,也难免会产生隔阂。
张瑜的父母也劝她再好好考虑考虑,但张瑜主意已定,压根就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
她跟张建亚坦白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对方能够支持自己。
张建亚听了以后沉默良久,虽然心中不舍,但他还是选择支持妻子的理想。
于是,两人挥泪告别。张瑜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求学之旅,而张建亚则是继续在国内发展事业。
当时的他们还想不到,这次分别会让他们留下一生的遗憾。
四、
在国外落脚以后,张瑜迫不及待地给丈夫写信。
为了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她有时候一天会写好几封信,恨不得将生活中的所有细枝末节都告诉对方。
张建亚每次收到来信都非常高兴,虽然他已经能猜到张瑜在信中写了什么,但他还是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读下去。
简简单单的一张信纸,不仅是向对方讲述自己的近况,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读完之后,张建亚会提笔认真回信。两人在心中很少说一些肉麻的情话,而是更多地鼓励对方。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写信的频率越来越低,彼此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相隔万里,产生矛盾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就像张瑜在采访中说的那样“我们的婚姻看似很正常,但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最终,张瑜还是忍痛提出了离婚。而张建亚也表示理解,两人没有任何争吵,和平分手。
后来,张瑜在国外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重回国内。
凭借早些年积累的资源,她尝试转型到幕后,以制作人的身份推出了几部作品,收获了不错的成绩。
至于在演戏方面,她则是完全随缘,遇到心仪的剧本就在镜头前亮个相,如果没有喜欢的就一直隐在幕后。
在此期间,张瑜跟张建亚也合作过一些作品。可惜的是,这对老情人并没有在合作期间重燃爱火,电影拍完以后两人各奔东西。
这些年来,张瑜的事业一向稳定,但感情却始终没有着落。
自从跟张建亚离婚后,她就一直封闭自己的内心,再也没有谈情说爱的想法。
时至今日,当年跟她有过交集的郭凯敏和汪嘉伟都已结婚生子,但张瑜却始终无法从上一段婚姻中走出来。
对她来说,真爱从始至终只有张建亚一个人,只是她在爱情和事业之间选择了后者。
其实,两人离婚后张建亚曾经提出过复婚的想法,因为他心里也放不下这段感情。
可是,张瑜深知两人的人生走向早已不同,即便暂时走到一起,最后也会面临分开的结局,于是她只能婉拒张建亚的请求,这也算是对彼此负责吧。
好在经过岁月的磨砺,两人也不再是曾经天真的少年少女,即便现实残酷他们也能坦然接受。
如今,64岁的张瑜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但她并不觉得孤单。
她在事业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也曾在情场中遇到了一辈子的挚爱,人生已经圆满了。
曾有人问张瑜,如果时间能够重来还会不会选择出国。
张瑜的回答十分坚定“会,无论重来多少次都一样”
或许,正是这种落子无悔的勇气支撑她走到今天。
人生没有回头路,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坦然面对吧。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