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为《百年巨匠》第二季教育篇拍摄的巨匠之一。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他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重视农村教育,认为在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他还培养出大批革命人才,并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称其“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其“万世师表”。
在近代中国,与晏阳初齐名的平民教育家,就是陶行知。他曾和晏阳初一同推广平民教育,但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提倡推行平民教育,创办了晓庄师范等学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以及终身学习等理论。
在中国整个教育史上,他占据着难以逾越的地位。他尤其重视乡村教育,认为只有乡村教育搞好,乡村的生活才能彻底地改变。陶行知还特别重视初等教育,认为“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这些观点,在当代仍然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陶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这是陶行知尚未出校园时,立下的志向。
1914年,陶行知赴伊利诺伊大学留学并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孟禄、克伯屈等。放弃政治学从事教育学,是因为他认识到政治不能救国,而教育之于一个国家的意义,却是无比重大。
陶行知在伊利诺伊大学就读时的留影
陶行知是杜威的得意门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校方多次邀请他继续深造,但是陶行知拒绝了。1917年秋,他回到中国,踏上了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神圣道路。在归国路上,与同学们畅谈自己今后的理想时,陶行知说他希望全体中国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此后,陶行知就开始了富有创意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他最早注意到乡村的教育问题,提倡平民教育运动。1923年,他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之后又奔赴各地设立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大力推动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
在晏阳初的“定县模式”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开始了自己的“试验田”——南京晓庄师范学院,自任校长。不久,他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燕子矶幼稚园。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的核心教育理论。为了验证自己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和他的伙伴晏阳初一样,脱下整洁的西装,穿上农民的衣服,住在茅草屋子中,和农民们打成一片,普及乡村教育。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的第二个著名教育理论,他认为,自从人类存在于这个地球之上,社会就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而这个社会的掌控权,从来不在大众手中,要把有限的资源和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统治阶级不肯把均等的教育机会让给普通的百姓。因此,陶行知反对这种教育的禁制,主张“社会即是学校”,要扩大教育的内容、材料和方法,让人人都能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
陶行知(右)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
在宣传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陶行知对教育方法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任何人来说,教育都意味着一种方法,方法就意味着遵循某种规则。但是树立规则,不是将学生抓来像鸟一样装在笼子里,而是要顺其自然,找到最佳的教育传授渠道。
陶行知毕生都在从事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平民教育、乡村师范教育、中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他身体力行,完成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在所有的教育领域中,留下了自己努力的足迹。很多教育领域他都是发起人,譬如终身教育,他是最早提倡的,也是将其阐发得最为透彻的人。早在1935年,他指出普及教育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继续不断地共同求进步的决心。
陶行知毕生都在践行平民教育,这种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的当今世界,在城乡差别较大的中国,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无疑值得更加关注和思索。
文章来源 | 《百年海归 创新中国》人民出版社
声明 | 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监制 | 衎堂
美术编辑 | 神奇海螺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9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计划于2021年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34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如果说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 王勃就属于老天爷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粮仓。公元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是隋朝的大儒,我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全部都是他爷爷王通的学生。而他爷爷王通在几百年之后遇到了一个真爱粉,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勃爷爷的字,王通字仲淹。王勃的爸爸王福畤也是德才兼
2025-08-19 00:43:51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日渐强大。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根据商鞅制定的法制,赐商鞅尸身车裂,全家被杀。商鞅商鞅变法变法序幕《垦草令》秦孝公即位后,为了复兴秦穆公时秦国强大的国力,广发求贤令,商鞅因秦国宠臣景监的引见得以面见秦孝公。秦孝公第一次商鞅用帝道向孝公
2025-08-19 00:39:38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