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狂飙》张颂文的“房子”火了,虽不奢华,却温馨治愈,让人羡慕

2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17 10:50:58    

2023年年初最火的一部剧,非《狂飙》莫属;

“剧情紧凑,没有任何注水”、“角色全部智商在线”、“全体演员都在飙演技”、“每个年代的服化道都很用心”、这些正面的评价,让这一部剧收视率一骑绝尘。

而在《狂飙》这一部中,有两个角色很出彩,一位是陈玉婷,另一位就是高启强,也是本期的主角“张颂文”;

在剧中,张颂文演绎的高启强,从小鱼贩一路“黑化”成黑帮大佬,从摸爬在底层的小人物变成心狠手辣的强哥,这种性情、地位的巨大悬殊,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至于部分网友喊话官方“建议彻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

而这,也是对张颂文演技的肯定。

张颂文演绎过的角色很多,例如《乘龙快婿》的贾发、《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唐奕杰、《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永平,《心居》中的展翔;

每一部剧、每一个角色都被张颂文演绎得入木三分,其中,大部分都来源于张颂文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当然,大部分都来源于他困苦的谋生之路

张颂文做过很多工作,服务员、空调安装工、印刷厂工人、大排档洗碗、汽水厂洗瓶工、导游,从事演员的行业16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闲赋在家、无戏可拍;

这些生活经历,都成为张颂文塑造角色的养料,也印证了一句话“命运在给一个人苦难的时候,早已暗中备好了礼物”。

是什么原因,让张颂文愿意用半生,去无视的悲苦命运里,去等待一个的角色,或许,就是他对表演的热爱吧;

本期,就让我们走进张颂文的家居生活,从他一墙一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了解一个真正的张颂文。

46岁张颂文的“房子”火了,全屋虽不奢华,却温馨治愈,让人羡慕。

【种植篇】

这一处房子,是张颂文在北京租的房子,屋内并没有什么奢华的装修,但是有个小院,里面种满了花果蔬菜;

闲置在家的时候,他就喜欢刨土、撒种,灌溉、施肥,浇花、种菜,虽然有些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翻一翻张颂文分享的照片,大部分都是这些花果蔬菜的种植心得、养护记录,可见他是真的喜欢;

一个人的生活热爱,从他的言谈举止就能窥知一二,这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都能被张颂文一一记录,甚至有所感悟,“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大抵就是这种状态吧

【烹饪篇】

在院子里,有两棵超过20年树龄的香椿树,郁郁葱葱,默默陪伴,有时候,张颂文就喜欢站在树下,仰望它们,拍摄几组照片;

如果看到香椿长成一堆新芽,他便会和邻居借一把梯子,爬上去采摘一些下来,分一些给街坊邻居,其余都用来煎蛋,特别香。

当然,也少不了张颂文自己种植的花果蔬菜,他在院子里搭了一个葡萄架,每年都会结出一串一串,晶莹剔透,饱满甘甜;

地里和花盆里还种了很多花果蔬菜,紫苏、苦瓜、石榴、无花果等,还真别说,卖相真的很不错,看得出张颂文是真心喜欢,才可以把它们养得那么好。

【拍摄篇】

闲暇的日子里,张颂文也喜欢布置这一个小院,初期,他只是在里面种这些花果蔬菜,为院子增添生机,后来,慢慢不满足于现状,又加入了很多装饰物;

例如这些别致的火烈鸟、鹦鹉等动物雕像,收留的流浪猫,不知不觉中,也丰富了院子的装饰,让院子变得更有生机,更有烟火气息。

【休闲篇】

平日里,张颂文也喜欢走街串巷,与街坊邻居唠家常,就连街边的小贩,他也能和他们唠一个下午,完全融入这个范围中,一点明星架子都没有;

有一次他走累了,看到摊主不在,直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来客人了还帮忙吆喝卖菜,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张颂文也非常好客,家里有一个大院子,还有这么多花果蔬菜,每一次只要好友来北京,他一定会盛情邀请他们过来;

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谈天说地,交流心得,别提多开心了;

【感悟篇】

张颂文说,他的成功纯属偶然,因为在中国,有99.5%的演员跟他一模一样,可能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年到头却只能拿到4000块钱;

而更多时候,连一个表演的机会都没有,每天都在被拒绝,这种窘迫的日子,很苦很难熬,但只能继续忍受,继续努力,期待有一天能被“发现”。

在这些日子里,张颂文学会种菜、养花、拍摄,但更多的时间,他都用在观察生活,揣摩角色、读书感悟、剖析生命、积蓄力量、了解自我,才有了如今的张颂文;

张颂文喜欢读书,也喜欢写作,翻开他分享的日常,里面记录山河草木与杯盘灯火,记录刻舟求剑与偃旗息鼓,记录湿润润的感动与毛茸茸的温情,无不让人动容;

《天涯》这种顶级文学书刊中,还刊登了张颂文的一篇散文《在心里点灯的人》,一字一句,文笔堪称一绝,才华可见一斑,也是对他文学造诣的一大肯定;

张颂文认为,坚持读书、坚持写作,将自己的感悟变成真真切切的文字,就是在逼自己学习、逼自己思考、逼自己走出舒适圈,虽然有些痛苦、但却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

结语:光阴尚浅,阳光尚暖,张颂文分享一句话,“安安静静就好,起码阳光一直都在,对吧”;

你我也可以和张颂文一样,不忘初心,朝着一个方向坚持、努力,心若不慌,岁月无恙;你若向暖,人生无寒。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