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饶毅简介(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

19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13 10:00:23    

北大,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之一,一直都是广大中华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能在北大课堂上授课的教授,自然也全是人中龙凤。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位来自北大的教授,他曾在年少时孤身一人远赴重洋之外,在外国求学深造22载。

学成后又拒绝美国主动递来的“绿卡”,转头回到祖国“重新开始”,成功带领中国的分子神经生物学在国际上越走越远。

他就是咱们今天故事里的主角,饶毅。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饶毅

1962年,饶毅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他从小就热爱学习,而且天赋极佳,一直都是周边人交口称赞的三好学生。俗话说,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饶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新中国在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而他恰好就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二批考生。1978年参加考试的他,汲取了第一年考生的前车之鉴,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即便这次参加高考的人依旧有很多,大有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饶毅还是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

大学里的这几年真是异常充实,饶毅不仅成功取得学士学位,而且还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深深陷入了生物学研究的魅力之渊。很他就觉得,自己并不满足于现在的学习成果,他想要在生物学方面继续深造。

所以在本科毕业后,饶毅又凭着一股求知好学的劲儿,考上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研究生,成为了著名神经药理学家张安中的门徒。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研究生学习深度和广度自然会比在本科的时候更深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饶毅渐渐地发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虽然已经有了不错的提升,但距离最顶尖的水平似乎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

不过在那个年代,新中国的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在国际上长期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地位。我国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与国际上那些先进国家已经获得的许多顶尖研究成果,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毅深刻地明白,对自己严苛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以后的病人负责。虽然自己的研究生身份,已经是当时社会中少有的“高知”,但毕竟在外面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刻思考,他最终做出了出国深造的决定。

在一番努力后,饶毅成功考取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在那里继续攻读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除开加州大学本身崇高的学术地位不谈,这里还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神经学,身处于这般国际顶尖的学术氛围中,饶毅的见识也在疯狂地增长。

当外国和中国在科研技术层面的巨大差距,再一次呈现在眼前时,饶毅便在心里默默筹划着,不如在国外多待上一段时间,多积累一些研究方法和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在回国后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所以在博士毕业后,饶毅又去了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之后的十几年,他一就直在美国进行着自己的研究事业,并相继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任教。扎扎实实地一步一脚印,饶毅在分子神经生物学上的成就越来越显著。

即使身在异国他乡,饶毅一刻也没有放下过祖国。为了改变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生教学落后的状况,在2000年时,饶毅联合上海生科院的吴家睿,一起创办了一门综合性的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课程,取名BIO200

二十多位海外优秀华人生物学家,全被饶毅教授邀请过来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每位老师都会专程飞回中国,在北京和上海各讲授6节课,为上海生命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的一年级博士研究生们答疑解惑。

这门课程一经开设,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全体师生的强烈追捧。更为喜人的是,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这门课程成为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里最知名和最受欢迎的课程。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吴家睿

除此之外,饶毅教授还十分热衷于帮助亚裔研究人员获得公正的待遇。

众所周知,种族主义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美国社会中,亚裔人不仅会在争取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时,遇到比美国本土人更多的刁难,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每一步升迁,更是要付出比美国人多上几倍的努力。

不仅如此,在所有亚裔科研人员的头顶上,还有一道难以被打破的玻璃天花板:亚裔科研人人员很难获得学术界的领导地位,也很难得到学术界更高层面的荣誉。尽管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留美中国学者圈的问题,但真正愿意花上时间和精力,去争取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可偏偏,饶毅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拥有无限热情与正义感的科学家。在2003年,他曾给拥有三万多名会员的美国神经科学会(SFN)写信,指出该学会在设立的上百个领导位置上,竟然没有纳入任何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教授。

一开始SFN并不愿意听取这个意见。但饶毅人如其名,从小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坚强毅力,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SFN领导层反应这个问题。

结果在当年的理事会上,鲁白成功被增补进入干部遴选委员会(负责各级委员会的提名工作),骆利群也被增补进入年会程序委员会(负责下一年年会演讲人的挑选工作)。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鲁白

从以上两件事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饶毅教授是多么一位正义勇敢,兼有大智慧的杰出人物。不过在2005年发生的另一件事,则是彻彻底底展示出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爱。

彼时,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拟邀请某一中国宗教组织在一场会议上做演讲。这种意欲将宗教带入学术的做法,让众多的华裔神经生物学家都极为反感,但SFN的领导层却对大家的抗议全部置之不理,执意要如此。

迫于无奈,饶毅只好和时任全美华裔神经科学家协会主席的鲁白协同作战,组织了一场签名活动,以表达对邀请宗教组织来做演讲一事的强烈不满,此举引起了一大批包括华裔和非华裔在内的生物学家纷纷积极响应。

随着这个事件愈演愈沸,SFN在无形之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最终SFN退步,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饶毅牵头针对此次事件所做的公开信,并要求该宗教组织保证在大会演讲过程中不谈政治或宗教。

在华裔科研人员看来,这件事似乎是得到了一个较为妥善的解决方案,但是在美国学术界人员眼中,饶毅实在是“过于多事”。因为美国有一些位高权重的科学家,非常支持此次的演讲活动,而饶毅的阻止,完全打破了他们与该组织原定的交往计划。

有很多美国科学家,都对饶毅教授在此事上的仗义执言,一直耿耿于怀。美国学界甚至还流传出很多关于他的负面言论,饶毅被放置到了一个不被大众所信任的位置上。

这就导致饶毅在之后的学术生涯中,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阻力,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也频频遭受到美国科学家们的无端质疑。

不过生性坚韧的他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越战越勇,在学术上更加精进了一步。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饶毅

在一颗冉冉升起的神经内科学新星背后,到底蕴藏着多么惊人的价值,美国政府对此真是不能再清楚。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多次借用手段,将来自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留在了美国。对饶毅这个香饽饽,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一早就主动抛出了“绿卡”这个橄榄枝。

其实早在饶毅出国之前,就有很多人曾预言说,饶毅恐怕不会再回来了。因为在当时的确有很多中国籍的优秀人才,被美国用优渥的条件哄骗出国后,就与国内再也没有任何的往来了。

面对诸人的质疑,饶毅那时候只说了一句“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报效祖国”。果不其然,22年后他真的实现了这一承诺。2007年,饶毅放弃了自己在美国已获得的一切成就,一身清白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告别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先进实验室,抛开美国送来的一切优待,只带着自己的毕生所学回国“从头开始”,这可不是一个能轻易做下的决定。

但饶毅在回国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希望能通过他的这种不顾一切回国的行为,多多少少感染到海外的华侨们,回到祖国的怀抱,用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回报祖国,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施一公

事实也如他所愿,饶毅归国的举动开创了一个华人科学家归国的浪潮。有众多顶尖科学家纷纷紧跟在他之后回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也正是在这个浪潮中回国的。

大量华裔科学家举家归国这件事情,也在第一时间引发了美国当局的关注。被判定为始作俑者的饶毅还因此得到了美国的“封杀”,他从此再没有得到过美国的签证批准,也没能再出席任何一场在美国召开的学术交流会议。

不过国外的狂风浪潮,对饶毅可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鉴于过去的辉煌成就,他刚回国就立马被赋予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重任。受到激励的他还因此在心里存下了一股气,想要纠正外国对中国科研事业的偏见,带动国内的科研活力。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1后,饶毅还干出了一件惊人的事,他主动在博客上宣布不参选中科院院士的选拔。

要知道,在中国科研界,拥有“中科院院士”这一头衔的研究人员,不仅在学术地位方面能上升一个档次,发表的科研成果也会更加具有权威性。无数科研人穷极一生就是为了达成这个最高荣誉的终极目标。

这个头衔对饶毅来说就是的如此不值一提吗,其实他只是生性淡泊名利而已。这一点从他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中国重新开始就可以看出来,在虚名和实事之间,他的选择已经异常明晰。

所以在2013年,饶毅主动辞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的职位,这也与他提出的推动职称改革有关。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饶毅

他认为海外归国人员直接被评定为教授职称,是不合理的。中国现在“唯论文”论的评职称方式,也是不合理的。

应当采用“临床教授体系”,即临床教授系列人员不需要发论文,只要是好的医生、加上为大学做教学工作(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其他,如带临床实习),就可以符合评教授的基本资格。

而辞职也是饶毅在身先士卒表明自己的态度:改革不能只改革别人,不改革自己。

这个只执着于对科学的探究,凭着一身浩然正气闯荡学术界的“勇士”,在无意之中得罪了许多人,他的朋友们也曾劝过他回美国去发展,但他完全不为所动,坚定地表达出,自己只想为祖国再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

如今,饶毅教授担任着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的要职,同时还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杂志主编 。他成功地向科研界,向他的学生们证明了,没有院士这个头衔,他一样能把科研做到最好,甚至做到更好。

在饶毅教授学生们的口中,他一直都是一个老顽童,始终保持着孩童般纯粹的目光,对事情的评价永远是尖刻又精准。比如,别人在有不满时都只敢在私下骂骂,但他偏要公开,唯恐大家看不见他的态度。

饶毅:弃美归国,主动不参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学界职称改革第一人

饶毅

中国学术圈真应该庆幸有饶毅这么一位勇士,他始终敢于直面黑暗,敢说真话做实事,不追求所谓的名和利,一心只为报效祖国。作为一股“不合群”的清流,坚持对后人传递着正确的道理。

现在的社会太需要这样一个刚正不阿之人的引导。大众们最终一定会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靠自己的实力说话,才是正确的归途。

相关文章

说汉代人物——年轻时代的刘邦,是一位无赖之辈还是浪荡游侠?

对于年轻时代的的刘邦,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市井无赖流氓之辈,整日不务正业,游荡厮混。那实际上那个时代的刘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的事情来分析一下。刘邦的大哥刘伯不幸死得早,留下了他大嫂和儿子刘信单独生活。刘邦经常带领一帮朋友到他大嫂家里混饭吃。一次两次还能接受,但是隔三差五的带一帮朋友到

2025-04-05 02:03:06

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多数人读不懂,因为缺乏通透的思维

其实关于刘邦这个人,我写过很多分析的文章。但是,从最近的作品评论里来看,依然有很多朋友把对刘邦这个人的认知过于极端化、表面化、情绪化、现象化!特别是一些喜欢项羽的朋友,恨不得用“臭流氓”的标签贴满他的全身上下!刘邦这个人其实还是很厉害的,不说别的,近代伟人就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很会当皇帝的

2025-04-05 01:40:40

中国古代人物:刘邦

刘邦(前256年或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生于战国时代楚国的沛丰邑中阳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丰县),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家世)出身的皇帝。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参与以西楚为首的反秦行动,成为诸侯之一。在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获胜,统一了自秦朝灭

2025-04-05 00:50:13

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四句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

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四句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从“仁义之君”到“乱世枭雄”:剖析刘备的权谋之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而刘备,作为蜀汉昭烈帝,一直以“仁义”著称,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细细品味刘备的生平,我们不禁要问:他真的是一位毫无瑕疵的仁君吗?他那些看

2025-04-05 00:40:19

历史上的刘邦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秦末,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下云集响应,到处都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同时山东六国残余的旧贵族们,也就是所谓的山东诸侯们,也乘势而起,企图利用农民的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恢复他们各自的政权。当此之时,沛县的一个亭长刘邦也掀起了反秦的旗帜,企图夺取政权。经过了四年的斗争,刘邦肃

2025-04-05 00:06:0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