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深扒《悬崖之上》才看懂:倪大红为何死死盯住于和伟手里那根烟

17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10 10:20:54    

《悬崖之上》电影上映第7天,票房已破6亿,这就意味着明明已经开始复工,但《悬崖之上》依旧有观众选择去看。

这么多人选择去影院观看一部谍战片,值吗?

作为刚刚二刷的观众告诉你,值!

与一刷看剧情,看画面相比,二刷的我专注看细节,万万没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因为《悬崖之上》电影里的细节,真的太牛了!

今天咱们就好好扒一扒影片中的隐藏细节,可能会有轻微剧透,所以没有去影院观看的观众,请慎重选择。

一、列车上全员伪装,但信息传递已经开始了

张宪臣,王郁,楚良,小兰4个人,从林海雪原里分成2组出来后,各自都遇到了危险。

张宪臣和小兰2人,在干掉老冯率领的一队特务之后,选择搭乘列车去哈尔滨;

楚良和王郁2人,也在敌方特务伪装的“自己人”接应下,坐上了去哈尔滨的列车。

于是,这一趟去往哈尔滨的列车之上,几乎是全员伪装。

如果你仔细看张译,秦海璐,朱亚文,包括刘浩存和于和伟等人的眼神,你就能发现他们之间,其实已经开始进行“信息传递”了。

朱亚文饰演的楚良,在不经意的回头时,看到了坐在人群里的小兰,这时候朱亚文一个猛然转头的动作,就足以表现出他内心的“又惊又喜”。

他“惊”的是,小兰和张宪臣竟然跟自己在同一辆列车上,他非常担心引起特务注意,让大家的身份被暴露;

他“喜”的是,在前方生死未卜的紧急关头,竟然再次看见了恋人小兰,这种感情是无法言说的。

就当楚良回头的时刻,远远坐在一旁的王郁,早已观察到了异样,她也同样看到了张宪臣和小兰两人。

只是,王郁一看就比年轻的楚良更有“战斗”经验。

秦海璐在表演这一段的时候,她的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轻微地转了转头,似乎只是坐久了,调整个姿势继续坐。

但她眼睛的余光,却是快速扫了一眼楚良和旁边前来接应的“自己人”,就这一个动作,瞬间就表现出一个优秀特工的特质,那就是“怀疑一切,谁都不信。”

当看到楚良的“蠢蠢欲动”之后,王郁眉头紧皱,虽然此刻的秦海璐没有一句台词,但却能够很清晰地表达出来,她内心的担忧,生怕楚良的不安和紧张,暴露一切。

于此同时,张译饰演的张宪臣出动了,看似就是平常的上厕所。

他从列车走道里过来的时候,于和伟饰演的周乙在看报纸, 秦海璐饰演的王郁,也是眼睛一直向前,看似谁都没有注意到张宪臣这个人,却看得观众心惊肉跳。

张译的脸上,“我要去传递暗号,告诉他们有特务”;

于和伟的脸上,“稳住,千万不要暴露!”

整个戏份时间很短,并且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但每一个演员的眼神和表情,简直把一切信息都传递出来了。

其实在这里估计就已经表明,张宪臣他是从头到尾都知道“敌方有我”,其他3位特工却全然不知。

这也说明了当年那个时代特工的不容易,就像张宪臣和王郁他们是夫妻,但为了行动保密,就连王郁都不知道周乙是自己人。

二、影片里周乙抽烟不仅是个人嗜好,更是一种伪装

于和伟饰演的周乙,在影片中有一个嗜好,就是抽烟。

几乎在每次出任务,或者听领导交代的时候,他都会拿出一支烟,先递给领导或者同事一根,然后再自己拿出一根抽。

只是,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发现,这个看似再正常不过的抽烟习惯,其实已经为后面的剧情做了铺垫。

此处以最近热度超高的片段为例,就是周乙坐在车里,拿出打火机,把含有重要信息的纸条点着,毁灭最重要的证据。

于和伟在表演这一段的时候,他没有把点着的纸片直接扔掉,而是拿在手里,一边燃烧一边旋转,直到纸条在自己手里完全化为灰烬。

甚至因为这个片段,于和伟被誉为“徒手灭火的硬汉”。

其实在拍摄这一段的时候,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幕后。

原本这一段戏份,张艺谋导演设定的是,“周乙要把纸条点着,毁灭证据”,也就是说其实于和伟把纸片点着,其实就可以扔掉了。

但于和伟坐在车里,真的拍摄这一段戏份的时候,他临场发挥了。

他说,此时此刻,我感觉周乙的内心是无比沉重的,他看到自己的战友张宪臣被捕,并且遭受了如此残酷的折磨,而周乙又无法顺利营救队友,所以他看到准备牺牲自己的张宪臣,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把证据亲手毁灭干净。

周乙这个人,在这样一个场景之下,他能做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就是这一点了。

“你要说周乙徒手灭火疼不疼,看到备受刑罚的张宪臣,他一定不会感到疼,感到疼的其实是我于和伟。

不过,我为了在同行和导演面前吹牛,我也说自己手不疼”。

听到于和伟在花絮里讲述这一段,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努力又有趣的宝藏演员啊。

那么这一段“徒手灭火”的表演完毕后,周乙在车里又拿出一支烟,点着,抽了,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很快,纸片烧着的味道就被浓浓的烟味掩盖了。

而周乙的脸上,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淡定,此时的周乙,又成了高彬,鲁明眼中的周乙。

但观众看得时候,很多人都默默流泪了,为周乙的克制,也为那个年代所有默默无闻,却又挺身而出的英雄!

三、临近结尾,张宪臣是站着受刑的

一刷的时候,看到张译饰演的张宪臣最后被枪毙,只顾着伤心难过。

二刷的是,才发现遍体鳞伤的张宪臣,在被执行枪决的时候,他是站着受死的。

瞬间就想起了一句话:“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这应该就是一个英雄面对敌人时,最后的气节和信仰,明知下一刻死亡就要来临,但依旧一身傲骨,绝不屈服。

虽然明知道这是看电影,但内心依旧忍不住激动又压抑。

因为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 ,这或许就是一个镜头画面,但在那个黑暗战乱的年代,倒下的不只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有血有肉,会疼会恐惧的生命。

张宪臣死了,为了心中的信仰,也为了未来的胜利,他勇敢牺牲。

但抛开他是特工的身份,他还是王郁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爸爸,甚至到死,他都不知道,那两个流浪在外要饭的孩子,有没有活着,有没有被找到。

四、周乙潜伏成功了吗?高彬的眼神告诉你并没有

二刷这部电影,突然发现结尾时,于和伟饰演的周乙,和倪大红饰演的高彬,那一场高手对决真的看得人过瘾。

在张宪臣和冤枉的金志德被拉出来的时候,周乙,高彬,受伤的鲁明,还有那个女特务站成一排。

四个人淡定的看着两个犯人受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破坏行动的巨大成功。

但就是这一幕,仔细看发现隐藏的信息量太大了。

首先说,于和伟饰演的周乙。

看到自己的队友即将被执行枪决,周乙眼神是淡定的,甚至还掏出一支烟,看似不经意的放进嘴里,但他始终没有点火。

枪声猛然响起,周乙身体颤动了一下,然后他迅速做出点火的姿势,再次成功伪装,看上去再平常不过。

但周乙的眼神里,却藏着深深的悲痛,跟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牺牲了,并且是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

这种沉重和悲痛,偏偏他又不能透露出一分一毫,只能把一切藏在心里,一个人要有多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这一点啊!

再者就是倪大红饰演的高彬,仔细看你就知道,这绝对是倪大红又一个演技炸裂的时刻。

从周乙拿出烟开始,他就死死的盯住周乙手里的烟,眼神犀利得令人害怕,生怕错过周乙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表情。

甚至在最后,高彬看见枪决执行完毕,他都要离开的时候,竟然还在转身的时刻,依旧死死的盯着周乙。

从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在高彬的心中,周乙依旧具有重大的嫌疑,他根本不相信周乙是清白的,而是暂时困于没有找到证据。

就像那句评价高彬的话语一样:这是一个从来不相信任何人的老狐狸,他怀疑起来连自己都不信。

虽然电影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但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未来的周乙在潜伏的时候,势必会越来越艰难。

五、为了这部谍战片,张艺谋和演员真的是拼尽全力

其实除了剧情细节,《悬崖之上》的制作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认真和努力。

如果用一句话做总结,那就是张艺谋和演员们为了这部谍战片,真的是拼尽全力。

为了能够真正能够演出来角色对哈尔滨的感情,张艺谋寻找的大部分主角和配角,都是东北籍的演员。

张译,哈尔滨的,影片中的“中央大街”,是他小时候每天都要路过的地方;

秦海璐,辽宁营口市的,对于东北这片土地,她有浓浓的故乡情;

于和伟,辽宁抚顺的,对于哈尔滨这个地方,感情自然不用说;

还有雷佳音和沙溢,一个是辽宁鞍山铁东区的,一个是吉林省长春的;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就会明白,为何演员们演起戏来,为了电影能够如此拼命,因为这就是发生在他们故乡大地上的故事啊,他们致敬的就是当年这片黑土地上,最默默无闻的英雄们。

除了挑选演员方面比较认真,张艺谋在搭建场景的时候,也是“能真则真”。

为了能够让“中央大街”看上去更真实,张艺谋和团队真的为了拍摄效果,重建了中央大街街区,等于是直接复制了一个30年代的“哈尔滨”。

不仅建筑风格按照当时那个年代去设计,就是连胡同,门牌号,商店橱窗,甚至连玻璃上的冰花,都是1:1还原。

在拍摄演员雪中行走的时候,为了让“暴风雪”的镜头更加真实,张艺谋没有使用后期特效,你所看到的“下雪”,那是剧组找来一个“人工降雪机”。

或许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为何张艺谋平生的第一部谍战片,就能取得如此好的口碑。

不仅是他的拍摄指导水平高超,而是那种想踏踏实实拍电影的决心和认真。

就像张艺谋说的,这部电影拍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两字:活着。

活着就要珍惜,活着就要努力,活着就要敬畏!

而以上,也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二刷,依旧令人泪流满面的原因。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