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央视上新“神仙”综艺!撒贝宁倪大红穿越千年带你识读《尚书》

15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10 17:20:34    

2月12日,农历牛年大年初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迎来首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从古书典籍读懂中华文明

作为文化节目的领头羊,央视的每一次创新都对综艺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几年,央视始终走在文化节目创新前沿,大力开拓文化节目领域,不断挖掘诗词文博外的创作空间。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依托典籍的文化IP,另辟蹊径捕捉典籍中的亮点,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

《典籍里的中国》创新设立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邀请知名导演担当影视指导,实力派的影视嘉宾进行故事演绎,结合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展现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经典书籍的诞生源起,流转传承书中的闪亮故事。

网友:倪大红演的伏生回眸让人泪目

2月12日,第一期节目《尚书》播出后引发网友热议。据了解,创作团队之所以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其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

为了对典籍进行兼具通俗性与艺术性的“电视转码”,仅第一期节目《尚书》,创作团队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

在这期节目中,演员倪大红扮演的“护书人”伏生成为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

倪大红凭借精湛的演技,生动讲述了秦末动乱年代,伏生与家人舍命护《书》的故事。纵然乱兵刀剑相向,纵然天降大雪,他们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伏生妻、子也都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在节目中,倪大红演的伏生因乱世之中《书》未能保全而自责呜咽,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屏幕外的网友也被这一幕深深打动。节目播出后,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关注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伏生的故事“令人泪目”。

《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如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撒贝宁携伏生跨越千年来到今天,伏生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看到如今典籍人人可读,《尚书》代代相传,他感慨万千:“《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 通过“当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古代典籍得以在电视节目中达到电影级呈现,这种新颖的表达方式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对典籍的主旨思想看得懂、听得进。

“王炸”综艺又上新!媒体、学者纷纷点赞

近几年,央视文化类节目已成为文化综艺市场的风向标,有网友称此类节目“一出就是‘王炸’”。

《文汇报》发表文章提到,《典籍里的中国》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的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这种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的形式,为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提供了博览典籍故事、读懂典籍思想,更好认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平台。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贵州日报》、辽宁日报旗下《半岛晨报》等多家专业媒体纷纷援引观点称,“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伏生’,华夏文明才能弦歌不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表示,首期节目《尚书》剧本写得好、导演水平高、人物性格鲜明,几场戏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戏剧性很强,同时又精准地传递出《尚书》蕴含的精神。

康震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因为当代人有着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全社会对古老中国智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引导。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品味《典籍里的中国》这场“文化盛宴”,不仅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彼此心心相连,也让当代中国人跨越时空与华夏先贤们心灵相通。

相关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才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战神?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功于国家,为何最后却落寞而终?

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