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32年零失误的张宏民,61岁至今单身无子女,只因抽不出时间恋爱?张宏民个人资料简介

2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30 09:40:24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经久不衰常被世界仰望。

在传统观念中,国人有个说法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笔者一直无法理解。有人说这是满足长辈享受天伦之乐愿望的前提,有人说这是为了养孩防老,还有人说是为了家族遗产继承。

外界潜性要求如何,选择仍然在于自己,可有心人却将其“过度演绎”。

其实很多时候,诸位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

就拿传宗接代这件事情来说,未来的你可能儿孙满堂,为整个家族留下了后代,但前提是你在付出大量时间的同时,必须成功地教会他们许多东西,比如孝顺等等;

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心血和束缚,而且是所有环节在理想状态下,谁又能保证没有疾病、意外事件的发生

若是不想被这些方面困扰,唯一的选择正是前文所说,但就怕某些人“被迫”成为其中一者。

作为央视一哥,张宏民将主持生涯诠释到完美极致,32年期间创下了零口误的奇迹,唯一遗憾的就是至今单身没有留下子女。

现年61岁的他,多次被网友们声讨或内涵,难道真如他本人所言那般:没有时间谈恋爱?

央视一哥

张宏民1961年出生在北京海淀,父母均是高级知识分子,他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好习惯受益终身,在学前启蒙阶段,母亲就开始对他进行特别的培养,到了上学的年纪,张宏民一直领先于其他孩子很多,只要考试永远都是名列前茅

同学羡慕老师喜欢邻居夸赞,张宏民被越来越多的人寄予厚望。

最初母亲希望他可以从事自己研究的专业,这样一来就会避免走许多弯路,张宏民自身也表示答应,没想到在高中时他爱上了播音

当时比较流行收音机,张宏民对此很是好奇,得知这是真人发声后,他便立下了如此志向。

有目标就会有动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张宏民变得愈发努力,甚至在完成任务后还会进行“加班”,只为心中理想的实现。

他没有辜负旁人的期待,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北京广播学院

相比于这些从小就从事主持活动的同学而言,张宏民不知道晚了多少年,但他却认为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接下来更是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努力。

本科毕业后,电视台专组来到院校招生,张宏民以出色的水平胜出。

很多人常常把他当作《新闻联播》的成长写照,我认为这一点都不让人意外,从最初的黑白到后来的全彩,张宏民一直是大家电视机前的那个“小伙子”。

从业32年,张宏民没有过任何一次口误,直到现在都被无数播音主持的孩子当作榜样。

有人说,主持人不就是照着稿子念吗念对了就了不起了

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诸位在平时的交谈中都有可能“嘴瓢”,更何况张宏民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观众,可想而知是什么概念?

无儿无女

还未从退居幕后之前,广大网友们就曾对他进行调侃,如此优秀的基因怎么能没有后代呢?

对于这些声音,张宏民从未进行过理会,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本以为外界的言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谁曾想一张照片的出现,让张宏民再次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

那一年张宏民59岁,穿着朴素坐在公园长椅上吃雪糕,未免让人有种凄凉之感

“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人生意义又在哪?”

“不结婚生子,都可以视为对国家没有贡献”

“如果都像这样的话,中国百年之后就没有后人了”……

言语间各种内涵,似乎对张宏民这种不生后代的行为,有着很大的抵触,不过屏幕面前也有一些理智者,表示生不生子完全在于别人的选择,和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声音愈演愈烈,每个人的内心都想得知答案,直到后来有一天网络上出现了他曾经说过的话:自己并不可怜,也不是不婚主义,只是由于工作的原因,自己抽不出时间谈恋爱

可能有人会问,在当主持人期间可以理解,但时隔多年后已经退休,难道还是没有时间吗?

我认为真实的答案并非如此,而是某些悲欢离合对他的触动很深,特别是张宏民曾经的同事罗京。

罗京的人生轨迹如常人所想,结婚生子事业风生水起,奈何48岁那年患病离世。曾经三个人共同许下的美好,只留下妻儿默默去奔跑,谁愿意让自己留下这样的遗憾?

笑侃人世间

说到底,张宏民只是选择做了真实的自己。

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无奈与可怜,但过得幸不幸福只有张宏民自己知道,毕竟大半辈子都已经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接下来还将培育更多的优秀播音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这个世界过于复杂,作为大环境下的一份子,最难做的就是真实自己。让自己回归到纯真的本初,不虚伪不卑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真的很轻松。

相关文章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王勃:唐朝的天才诗人,终年27岁,躲过杀人抵命,却难躲溺水而亡

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为何李悝与商鞅,二人最后结局却不相同

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八位心腹部下,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