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界名人 >

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简介(关注数实融合、乡村人才、社会应急等)

41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23 11:00:11    

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关注数实融合、乡村人才、社会应急等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图片来源:2021年全国两会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发展阶段各项事业进程中的关键一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拟向全国人大提交多份书面建议,内容涉及: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农村教育和人才培养、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与创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社会应急网络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蓝碳(海洋碳汇)发展等。

作为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连续十年向全国人大建言献策,递交了近60份书面建议,涉及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产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碳中和、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

“数实融合”关键期,前瞻新一代互联网

作为来自数字科技产业一线的代表,马化腾近年在推动中国数字化进程与发展数字经济领域积极建言献策。2017 年,他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2019年,他建议“加快发展产业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得了国家相关部委答复。2020年,他提出运用数字技术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的建议。今年,马化腾将提交《关于系统推进“数实融合”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中央政治局围绕数字经济开展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建议称,当下“数实融合”正处于系统化、全方位融合的关键时期。技术层面,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人机交互界面正在迭代,孕育着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同时数字技术的工具化趋势日趋显著,并加速与传统产业前沿技术融合创新;产业层面,数字科技企业正成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得力助手,让实体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壮大、更有韧性,传统产业被数字化带动激活,涌现出大量新型平台和业态;社会层面,中国“数字战疫”彰显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卓越成就,以“数字广东”为代表的治理现代化与数字化公共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数字技术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产业机会。

建议也指出,当前“数实融合”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技术应用与不同行业需求的适配性不强;不同数字工具间难以打通、互操作性弱;市场机制有待健全,目前数字化供需难匹配,缺乏规模化对接平台;智慧城市等项目缺乏高水平的统筹协调、高质量的公共数据开放应用;个别民生类数字应用建设效果不及预期,“僵尸APP”现象时有出现等。与此同时,随着“元宇宙”、NFT(非同质化代币)、Web3等新概念的兴起,局部领域出现投机炒作、避实就虚的现象,带来金融、技术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新风险隐患。

建议提出,应以“技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思维破解难题,合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具体建议包括:引导数字科技企业面向核心产业和重点领域进行研发,增加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供给;发挥技术标准的统领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促进工具间集成打通,降低传统企业使用门槛和成本;提高对“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升级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统筹安全与发展,前瞻研究新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与治理规则,探索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引导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真正流向实体领域;总结推广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持续增加对偏远地区、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让全民共享“数实融合”成果等。

从“在线”到“在场” ,推动文化科技成果深度应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数字科技实力。借助5G、超高清视频、自由视角、虚拟现实、云渲染、智能创作与分发等新技术,观众更容易“沉浸”在高速冰雪运动的精彩瞬间,产生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这些都是我国文化产业与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的文化科技成果。

马化腾在《关于加强文化科技成果深度应用与自主创新的建议》中指出,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强国与科技强国两大战略的交叉领域。文化科技成果不仅在文化产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之外的应用也不断丰富,溢出效应开始显现,为科技创新带来新方向,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建议称,文化科技成果的深度应用,不仅有利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更将加速芯片、云计算、5G等新一代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落地,促进更多生产、生活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促使人与数字空间的连接方式从“在线”转向“在场”,事关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成为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

马化腾建议,应部署文化科技成果“跨界应用”专项,促进面向其他产业的价值外溢,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应部署文化科技成果“深度应用”专项,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部署文化科技成果“国际竞争”专项,促进文化科技成果在标准和专利领域转化,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

同时,马化腾还在今年《关于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博行业全链条数字化,构建全真互联的文化遗产数字体系,创新利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共建,形成多元协作的保护传承新格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用派单机制精准匹配社会应急需求

在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和山西洪涝灾害中,互联网科技企业通过公益平台、多人协作在线文档、电商平台等数字化产品和技术,在资金筹措、求助信息对接、属地化志愿者、物资调配等多个方面初步发挥了联动效应,凸显利用数字支撑能力构建政府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应急网络的必要性。

马化腾今年在《关于利用数字技术助力社会应急网络建设的建议》中提出,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打造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应急开放平台,将预警信息、应急科普与救援服务有效连接。他建议,加强社会应急能力建设与基层治理的融合,探索提高数字化连接能力,将社区志愿者、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数量庞大的属地化群体,纳入社会应急志愿者组织体系,通过派单机制将需求和供给精准匹配。

连续三年提乡村振兴,建议培养乡村人才

马化腾还连续三年提交有关乡村振兴的建议。过去两年,他在智慧农业、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今年,他在《关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中提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他建议,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学校硬件设施,注重培养农村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紧缺领域学科建设,适当设置种植养殖、园林艺术、非遗文化等课程内容,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建设人才实践基地、实施就业帮扶,引导校企合作孵化农业经济领域先进技术与专利;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农村教育资源的数字平台,加深城乡青少年对涉农职业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农村青少年对农村的归属感。

依托大湾区优势 ,发展蓝碳助力碳中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已经连续多年为区域发展建言。今年,他结合中国的“双碳”目标和大湾区的区域优势,提出《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的建议》。建议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且完善的生物碳泵及海洋碳酸盐泵,同时具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这三大滨海蓝碳系统,海洋产业基础雄厚、互补性强,具有发展蓝碳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建议,开展大湾区蓝碳生态系统基础调查与检测,制定战略规划,建立数据网络系统;加强海洋协同保护管理,开展固碳增汇技术研发,重建高生物量、高碳汇型水生生物群落,完善海洋碳循环和储碳机制;加大对蓝碳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探索蓝碳定价机制,支持海洋碳汇交易等。

多年来,马化腾一直关注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去年他领衔提交了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的议案,建议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2020年他提出了统筹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修复和珠江口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今年又在专家调研基础上提出《关于把珠江口海域纳入国家公园总体布局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对建立珠江口国家公园进行充分研究论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金蕾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

相关文章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刘备的三小谋士:糜竺简雍孙乾

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

1.鬼谷子:圣人的思维模式。可以看懂的人,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

三国中,东吴领袖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孙权是一位举足轻重且影响深远的英主。他将父兄创立的江东基业推向了无与伦比的巅峰,成为东吴集团的扛鼎人物,故而史籍与民间都有许多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但在史家和民间艺人笔下,孙权形象呈现出来的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面目: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孙权是具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的雄略之主;在民间艺

2025-08-21 01:19:11

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大唐战神薛仁贵为何沦为常败将军?

唐初名将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龙门县修存人,为河东王薛安都的六十孙。贞观末年之际,薛仁贵投军征高丽。相关战役之中,凭借极其出色的表现让唐太宗李世民欣赏不已,并自此进入了唐朝名将行列。随后数十年时间里面,薛仁贵为大唐王朝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然而纵观薛仁贵的一生就会发现,自李世明提拔,薛仁贵每

2025-08-20 02:55:0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