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吴玉相简介(《乱世三义》吴玉相历史原型是谁)

2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0 15:20:14    

首先黄海波饰演的唐子义虽然莽撞但是为人正义,忠君爱国,很受大家的喜欢,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唐子义的历史原型是谁,和抗战中的哪个人物很相似。

《乱世三义》唐子义和吴玉相历史原型是谁,又经历了什么历史事件

唐子义历史原型其实是张作霖,有五点相似之处:

第一:张作霖年轻时曾流浪街头乞讨,在辽宁营口高坎镇的大车店打杂。有时骡马病了,他就弄点草药给治,还真的就治好了。他很聪明,一来二去,就成了兽医。

剧中唐子义也是被仇家击入水中后,大难不死,流落到河湾镇,被兽医刘收留。兽医刘膝下无子,收唐子义做了徒弟,后来还把自己闺女许配给他。为了让兽医刘的生意兴隆,唐子义给停驻大车店的牲口下巴豆,差点被逐出师门。

第二:张作霖年轻时当过兵,喜好马匹,“以精骑击,得名擢哨长”。甲午战后,他逃回辽西。辽西是个三不管地区。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难民遍野。官府腐败,土匪横行,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各地相应地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装组织,名曰大团。1900年,张作霖因岳父赵占元的帮助,在赵家庙成立了一个大团,有二十多人,他当上了小头目。后来,张作霖受到另一大团的袭击,被迫逃亡。

《乱世三义》唐子义和吴玉相历史原型是谁,又经历了什么历史事件

剧中的唐子义也当过兵,干过“保险队”。开始只是协助二哥谷仁义训练队员,后来因为功夫了得,被拥为队长。但他们这支规模不大的保险队被谢启斌所率领的有日本人支持的大团所击败,而他自己也失手被擒。后来被当地巨匪杜三枪救下,无奈之下当了土匪。

第三:张作霖年轻时当过土匪。日俄战争发生,地方宵小乘机活跃,抢劫杀人层出不穷,百姓深以为苦。张作霖在地方上特组织联庄会以自保,联庄会名义上保卫地方,其实就是变相的土匪。如遇外来的匪类到他们区域抢掠,即出而将之击退,而他们无事时也到别的地区去作案。

剧中的唐子义也曾被迫落草为寇,他的原则是“辽西一代谁最豪横,咱就收拾谁”,但并不劫掠寻常百姓,算是有操守的义匪。唐子义当了土匪,绰号“鬼见愁”,成了巨匪“杜三枪”的分舵,但他像张作霖一样,并不认为做绿林好汉是长久之计,总在谋划着回归正道。

《乱世三义》唐子义和吴玉相历史原型是谁,又经历了什么历史事件

第四:张作霖的政治野心很大,早就想“改邪归正”,被政府收编。后来,盛京将军增祺采纳了“化私团为公团”的建议,作出了“化盗为良”的决定,张作霖趁机扒掉了贼皮,成为清廷正规军中的一员。

剧中的唐子义的改邪归正更有传奇性,他劫持了盛京将军的姨太太,又假装把她救下,成了盛京将军家的恩公。恩公有投军报效国家之意,盛京将军当然允诺,并且对他很是重用。

第五:张作霖投靠清廷后,即开始在地方上剿匪。当时的辽西巨盗杜立三为祸一方,势力很大,人又机警,政府拿他也没有办法。张作霖设计擒拿了杜立三,并且将其处决,由此名声大振。

《乱世三义》唐子义和吴玉相历史原型是谁,又经历了什么历史事件

剧中也有一个和唐子义亦敌亦友的“杜三枪”,虽是土匪,却不害民。两人早年间有过恩怨,杜三枪既是唐父殒命的间接责任人,也是唐的救命恩人,后来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唐子义归顺朝廷后,也不得不与杜三枪为敌,但他并不斩尽杀绝,在平了杜的山头后,暗中将其放走,其后两人还多有渊源。

电视剧的前半程,从性格到经历,唐子义和张作霖极其相似。但到了后半程,唐子义加入东北军后,他就不再是张作霖,而是成了“大帅府”的侍卫长,由此进入虚构。除了唐子义和张作霖的对应关系,剧中吴玉相也以张作霖的把兄弟汤玉麟为原型。剧中还涉及了诸多历史事件:奉军的“整军经武”运动,郑家屯事件,奉天车站刺杀事件,日侨闹市欺人被惩事件,皇姑屯事件,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即使是“杀一个日本人给40块大洋”,也是有野史可考的。也就是说,这部剧是站在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上,进行了戏剧化演绎。《乱世三义》的格局由此提升,与野狐禅年代戏拉开了距离。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