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曹冲个人简介:因年少“称象”成名,世人皆夸他聪慧,为何司马懿却说他蠢?

21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26 12:00:25    

曹操,作为称霸三国的枭雄,一生妻妾众多,所生之子也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曹丕和曹植这对兄弟了。

但曹丕为了帝位,想要逼死曹植,而曹植七步成诗,一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唤醒了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但曹操还有一位早夭的天才儿子,名为曹冲

曹冲天赋异禀,年少就因“称象”而出名,世人皆夸赞他聪慧,唯有司马懿,却评价曹冲说:“他是真的蠢”。司马懿为何这么说呢?

童年称象

曹冲,自幼聪明机灵,深受曹操喜爱。相传曹冲年仅5五六岁时,就已经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心智。

不过身为一代神童,曹冲却在13岁时就病逝了,后世人对曹冲的认识,大多也都源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当时孙权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便带领一众百官和曹冲前去观看。

由于曹操与众人都未曾见过大象,纷纷感到惊奇。曹操对众人说:“你们瞧这大象又高又大,象腿宛如大殿中的柱子一般,你们说说看,这大象究竟能有多重?”

曹操此言一出,让官员们都陷入了沉思,一位官员说到,这大象如此之大,需要打造一柄巨大的天秤才行。

有人立马反驳道,就算将这柄称造出来了,可哪有人力气那么大,能称得动大象呢?

而另一个官员则说,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大象剁成一块一块的,将部位的重量加在一起,就可知道大象究竟多重了。

他的话刚说完,众人便哈哈大笑,如果是为了称重,就将大象宰了,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6岁的曹冲站了出来,告诉曹操他有办法,既可知道大象的重量,又能让大象毫发无损。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见多识广的文人大臣们,都没能想出一个好办法,一介黄毛小儿,又怎么能够办到?

只见曹冲对曹操说道,此处正好有搬运货物的船只,只需要将大象赶到船上去,船只就会根据大象的重量下沉,等船身稳定过后,就在船舷上齐平水面的位置做上标志,再将大象牵上岸,把货物放回船上。

随着一件件货物的加重,船就会下沉,直到下沉到刚刚标志的位置,就停止搬运货物。将船上的货物全部称一遍,加在一起,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这个办法一出,众人拍手叫好,曹操命人按照曹冲所说的办法去做,果然得出了大象的重量。

自此之后,曹冲一代神童的名号就传开了,这让本就对曹冲宠爱有加的曹操,更加欢喜这个小儿子了。

智救库吏

要知道,曹操的孩子众多,聪明博学的也不在少数,曹冲能得到曹操的宠爱,绝对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聪慧,更是因为曹冲还有一颗仁爱之心。

有一次,军营的仓库溜进了老鼠,将曹操的马鞍给咬坏了,看守仓库的库吏惧怕极了,觉得自己此番一定会掉脑袋。

曹冲见他一脸畏惧的模样,便告诉他:

“三日之后,你再去禀告此事,保你无事发生”

曹冲说完,便拿着刀将自己的衣服戳了几个大洞,看上去和老鼠啃咬的没有什么差别。

之后,他来到曹操的身边,装作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曹操看见了心爱的小儿子一脸的不开心,连忙寻问原因。

曹冲对曹操说道:“我的衣服被老鼠咬坏了,听民间传说,这是一种不祥的征兆。”

曹操听后,安慰曹冲道:

“那些都是无稽之谈,不用放在心上”

三日之后,库吏向曹操如实报告了这件事情,曹操听后并没有动怒,反而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都被老鼠咬坏了,更不用说马鞍了。

其实,曹操心如明镜,他知道曹冲的所言所行,都是为了救这个库吏一命。

出生于帝王家,还能有这样一份以己度人的仁义之心,实属不易,曹操愿意成全曹冲。并且因为此事,曹操也十分属意曹冲作为他的接班人。

英年早逝

但就是这样一位背负着众人期望的天之骄子,却在13岁那年夭折了。

关于曹冲的死因,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有人说曹冲是因病去世的,也有人说曹冲死于其他公子的谋害。

毕竟,在曹冲死后,曹操对着其他儿子曾经说道;

冲儿的死,,是我之不幸,你之大幸。

要知道,帝王之家是没有什么兄弟情谊可言的,为了皇位残害手足是常有的事情。

曹冲年纪尚小,便展现出了傲人的才华,曹操曾多次对着大臣们,表露过属意曹冲的意思,这让曹家其他的公子如何不对曹冲心生忌惮呢?

世人皆夸赞曹冲聪慧,可有一人却不认同,甚至认为曹冲是真的愚蠢,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曹魏后期的掌权者,是能与诸葛亮抗衡的一代谋臣,他的话绝对是有道理的。

如果曹冲懂得韬光养晦,不过早地锋芒毕现,或许就能够平安长大,实现他的抱负。只可惜,一切都不能够从来,一代神童还是就此陨落了。

或许太过聪慧也不一定是件好事,俗话说,只有智商没有情商是不行的,曹冲虽然聪明,却缺乏为人处世的智慧,从某种程度来说,的确算得上是有些“蠢”。

相关文章

解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屈原投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

裴行俭:一个被灭三族的遗腹子,活成了唐朝的“儒将之雄”

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

从佞臣到诤臣——细说“裴矩现象”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

李渊,到底冤不冤?

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

申不害变法短暂强大了韩国,更开创了帝王权术的先河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