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凡尔纳简介(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17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8 10:30:20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红旗飘扬)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1828年2月8日,儒勒·凡尔纳出生于法国的南特费多岛。父亲是一位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11岁时,他曾偷偷登上一艘远航印度的船只,幸好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在挨了一顿狠揍后,凡尔纳流着泪保证:“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出生时的南特费多岛)

18岁,他前往巴黎,依从父亲的意愿学习法律。但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反而经常出入于文学沙龙,迷上了文学和戏剧。

在沙龙中,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和小仲马,开始写作。1850年(22岁),在大仲马的安排下,凡尔纳的舞台喜剧《断草》,在巴黎历史剧院上演。凡尔纳非常兴奋,断然拒绝子承父业,于是愤怒的父亲停止经济资助,凡尔纳不得不在贫困中继续写作。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创作的小房间)

在之后的创作中,他看到大仲马在作品中融入历史,巴尔扎克融入社会伦理,于是他打算在作品中融入地理。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

但他前后遭到16家出版社的拒绝,凡尔纳生气地将作品投入了火中,但幸好被妻子抢救了出来。终于一个叫赫泽尔出版商,看中了他的作品,于1863年正式出版(35岁)。

这是一个乘坐氢气球穿越非洲的冒险故事。虽然他没有坐过氢气球,也没有去过非洲,但是他对非洲大陆描写得十分生动细腻,充满了千奇百怪的动植物,各种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场面,使人浮想联翩,作品大受欢迎。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气球上的五星期》插图)

自此,凡尔纳和赫泽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签订合同,每年创作两本科幻小说。凡尔纳写作进入了稳定的高产期,包括探索地下世界的《地心游记》(1864年)、试图利用大炮炮弹飞向月球的《从地球到月球》(1865年)、探索海底世界的《海底两万里》(1870年)等等。

在这些科幻小说中,凡尔纳将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与有趣的探险、旅行事件融合在一起,令读者充满新奇,爱不释手。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

1873年(45岁),凡尔纳创作了《八十天环游地球》。故事改编为戏剧,登台演出,大获成功,为凡尔纳赚取大量财富。

凡尔纳一生不停地写作,直到1905年3月24日,他在法国家中逝去,享年77岁。他一生总共创作了60多部科幻小说,全部由赫泽尔出版,收录于《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中。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的小说充满了趣味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他非凡的想象力,描述了许多当时世界并没有的东西。虽然当时是天马行空,如今却成为现实,司空见惯,所以他常被称为科学进步的“先知”。

如在《从月球到地球》中,凡尔纳描绘了一个“人间大炮”,其实就是火箭的雏形。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描述的“鹦鹉螺”号就是潜艇的雏形。在《神秘岛》中,他预言“水就是未来的煤”。如今登月火箭用到的液态氢,就是水分离而来的。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真正的鹦鹉螺号核动力潜艇)

凡尔纳也影响了很多人。许多科学家都坦言自己受到了凡尔纳的启迪才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在他的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飞越北极的美国海军少将伯德、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克尼都坦陈,是凡尔纳启发了他们。

由于他在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上的显著成就,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小传:让潜艇、火箭变为现实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改编的电影《地心游记》)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91篇作品,营员“红旗飘扬”的第8篇作品)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