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念个人资料:十年沉淀,魅力女人志在四方

19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07 12:36:16    

一、原生家庭造就了她不骄不躁的性格

李念1985年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她的父亲是一家重工业公司的董事长,母亲是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看似优渥的家庭条件,她却过着朴实的生活。李念曾自述:”从小母亲对自己的管教特别严格,从不娇惯,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被母亲调教得规行矩步。”良好的家教塑造了她踏实、努力的性格。

大学期间李念很努力,把老师当作自己心中的”神”,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可是慢慢她发现,演员不是好好学就可以的,需要悟性,需要通过天生的条件去诠释,需要演到一个具有李念魅力个性的角色。2006年,李念从上戏毕业,过着不声不响地生活。实习期间进剧组遭到潜规则,最惨的时候曾在四环的餐馆洗过盘子。面对金钱的诱惑,她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太过内向的性格,让她想过放弃,想过转行。200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她在和朋友的一次闲聊中,偶遇了”海藻”这个角色,《蜗居》这部电视剧将李念推向了风口浪尖,”海藻”让她一炮走红,也给她带来了麻烦,她变得有些自闭了。在剧中她饰演爱慕虚荣的小三郭海藻,现实中外表文静的她内心有着叛逆与坚持。

2009年是她事业的高光时刻,她却转而选择逆行,2010年选择回归家庭。娱乐圈的生活如同透明玻璃一般,她的老公曾被媒体拍到,看似外表柔弱的女生,爱情里也很传统,在没结婚前她没公开过她的老公。婚后幸福满满,被爆料她的老公是”豪门”,她也用实际行动破解了外界传闻。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绝不是郭海藻,她是个性情中人,简单,可爱。

2010年她回归家庭,但没有放弃事业。她曾给自己立下目标:26岁前把自己嫁出去,30岁前生完孩子,30岁后出来演戏。30岁的女人会有一个足够成熟的心理,加之她有健身的好习惯,所以又能保持20岁出头的外表,甚至可以够到四十岁的心态,这应该是最好的女演员心态吧,正所谓慢下来会走得更快。

二、在事业的寒冬期她选择发光发热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一线演员的演员不是好演员。李念经历了所有女人必走的路,从女人到妻子再到母亲,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改变,其实也是一种沉淀,一种对演员更深层次的理解。

李念产后选择复出,由于长时间的隐退,复出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没戏拍,生完二胎四五个月后,《九州·海上牧云记》的导演找到她,她异常兴奋,她和导演说不管什么角色都愿意演。然而这一次复出,李念向所有人大声地宣布:”我从未放下过对演艺事业执着的爱。不管我嫁了什么人,生了几个小孩,我都会回到这个舞台上。我就是演员,我想做我自己。”

近两年,影视剧行业也进入寒冬期。李念的好人缘却让她获得了重回荧屏的好机会,也树立了仗义为人的好口碑。2019年是她事业上的丰收年,她主演的《都挺好》、《激荡》、《梦在海这边》三部剧相继热播,聚焦普通人的都市剧成了她的主战场。

就拿《都挺好》来说,她在剧中扮演一个懂事乖巧又孝顺的儿媳,她在尽力与公公和睦相处,满足公公的所有需求。她在剧中的角色似乎与现实中的她有所偏颇,她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很快融入到角色中,她与苏明成的夫妻对手戏令观众赞不绝口。她对”朱丽”的成功塑造,绝非偶然,殊不知,她投入了真挚的情感,演员与角色冥冥之中有着割不断的缘分,彼此相互成就。

李念那甜美的笑容和纯正的眼神,都透露着专业演员和成熟演员的韵味,她在多部电视剧中崭露锋芒,在荧幕中塑造一个又一个经典。

三、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

十年沉淀,生活中的琐碎修剪出现在的李念。在采访中,她曾坦言:”会把家庭放在首位,工作也会征求家人的意见。”她一边操持家事,一边用演员来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当她复出的那一刻,她就告诉自己家庭、儿女、丈夫不应该是自己放弃演员的理由,她勇敢地迈出了家庭的界限,将家庭和事业把控地轻松自如。

现在的她,是独立女性的榜样。在家庭中,她用爱守护着自己的亲人;在事业上,她用一部部作品诠释着自己对演员的热爱。她带着那份执着的热忱,让观众看到她越来越出色的演技。

越努力越幸运,正如《当幸福来敲门》中所说:那一些在粉碎你梦想的人,他们实际上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们想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但我相信,只要你心中有梦想你就会与众不同,你也是。

她爱瑜伽、健身、美食,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十年蜕变,塑造了她更好的心态和状态,单纯、干净、努力是她的优势,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她已经找到了平衡点。

魅力女人志在四方,未来还有好多好戏等着她。让观众记住她演的角色是她一生的信条,遇到优秀的角色,过喜欢的生活,只要认真付出,生活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在生活中的细腻感,让她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时间留给她想要的,愿她以后的以后,都挺好。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