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王璐瑶个人资料: 金庸女郎王璐瑶的奋斗史:人生,贵在折腾

16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3 19:12:32    

在好友倪匡看来,如果将金庸的武侠小说论优劣排位,《雪山飞狐》是超越《射雕英雄传》排名前五的佳作。甚至小说凭借其特有的倒叙式结构,排名还应该更靠前,只可惜开放式的结局不够理想。

《雪山飞狐》被拍摄成电视剧电影,迄今为止不下7个版本。不过最让80后、90后几代人耳熟能详的还是孟飞、龚慈恩主演的91版本。

1990年,刚满20岁的演员王璐瑶有幸出演了这部电视剧中苗若兰一角。

苗若兰在金庸笔下是少有的大家闺秀,父亲是大侠苗人凤,出生名门,家境优渥。她从小带着清淡高雅的书卷气质,集美貌与端庄于一身。王璐瑶东北女孩的大气磅礴之美正契合了原著人物的特质,也成为观众口中最美苗若兰的扮演者。

01

为什么王璐瑶长的这么好看,这还得从她的父母说起。

王璐瑶从小在冰城哈尔滨长大,父亲王戈情祖籍安徽,是著名的剧作家,青年时代曾在周总理身边担任秘书及俄语翻译。

王璐瑶的外公是河北人,外婆则是前苏联的教师。王璐瑶的母亲路瑰迎出生在新疆伊犁,身上有二分之一的俄罗斯血统,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早年师从王洛宾,演唱过《白毛女》、《刘胡兰》等歌剧,被誉为“天山百灵”,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扬。

王璐瑶一家很早就与歌唱家李双江、李谷一等来往密切。

受家庭背景的影响,王璐瑶从小能歌善舞,5岁开始学习钢琴舞蹈,身上有种不怕苦的精神,学舞压腿,汗水混着泪水一起流,她还让爸妈帮她继续压,从不放弃。

1979年,刚刚9岁的王璐瑶以优异的专业课成绩,同时考取了国防科工委文工团和总政文工团,后来国防科工委文工团招生领导亲自找她的父母谈话,承诺会重点培养,父母这才放心选了他们的舞蹈班。

不满10岁的王璐瑶要离开哈尔滨老家,远到北京去学习舞蹈,临出发前父母彻夜未眠,有高兴、更有担心和不舍。

王璐瑶从小就是个胆子大,敢闯敢拼的孩子。6岁时去游泳,从10米跳台跳下水,她眼睛都没眨一下,能去部队学习,她心中充满喜悦。

在北京学习了3年,国防科工委的舞蹈班因为种种原因而解散,但班里招收的孩子个个都底子好,长的漂亮,最后他们把这些孩子都送去了广州市战士歌舞团。

02

王璐瑶因为有一张中俄混血、特殊靓丽的脸庞,再加上完美的身材比例,一双动人的双眸,不管到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备受关注。

在广州学舞蹈的那些年,经常有人会在她练功的地方偷偷张望,来找她去拍戏的人也特别多。

但无奈身处部队,兵娃子的身份让她没办法自主选择,一切得按照部队的纪律来。

为了实现自己演戏的理想,1986年在部队呆了4年的王璐瑶决定离开部队,申请转业。

转业后,王璐瑶在广州拍了几十部戏,但大部分因为发行的原因,并没有与观众见面。

从小受到母亲在歌唱方面的栽培,在广州唱片行业开始起步发展时期,王璐瑶经好友介绍,加入了太平洋音响公司,并制作了第一张专辑《爱我别走》。

当时她录歌的速度非常快,一晚上可以录三四首歌,第一张专辑就销量达100万张。

在80年代中期,和王璐瑶同属一家唱片公司的歌手还有费翔、成方圆等人。

当时,甚至有人提出要将王璐瑶和费翔包装成组合,但却被王璐瑶拒绝了。

随着首张专辑的大卖,唱片公司又趁热打铁,为王璐瑶先后制作了《路遥专辑》、《天涯同命鸟》、《顽皮少女》、《相思豆》等5张专辑,可以说每一张都销量不俗,王璐瑶一时之间在广东乐坛名声大噪。

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可能又多了一位90年代的女歌星也说不定,但王璐瑶却没把取得的成绩当回事,皆因她志不在唱歌,而是一心惦记着当演员,演戏。

因为南北方交通的不畅、信息交流不到位,尽管在广州演过很多戏,也唱歌很出名的王璐瑶在家乡东北却无人知晓。

和父母分开的时间越长,她越想回家看看,同时得不到父母认可的成就于王璐瑶而言也无足轻重了。

1990年王璐瑶回到了哈尔滨,进入了哈尔滨话剧团。

经父母朋友介绍,1990年,王璐瑶在电视剧《凤阳人士》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后来又在《三国演义》中饰演了糜夫人。

回东北闯荡的选择,为她后面以影视演员的身份走红,做了铺垫。

03

1990年,《雪山飞狐》在吉林长春开拍,王璐瑶去剧组面试,凭借优秀的外型深得导演喜欢,顺利进入剧组,并获得了苗若兰这个角色。

尽管当时拍戏的条件很艰苦,只有2部摄像机分别对着男女演员拍摄,但年仅20岁的王璐瑶对于如何扮演少女早就驾轻就熟。

苗若兰举手投足间少女的娇羞、让王璐瑶演绎的真切动人,也凭借这个角色她俘获了大批观众的心。

不过,在王璐瑶看来,当年因为没有剧本,她也没看过金庸的小说,自己对角色的把握并不好,在整部电视剧都拍完时,王璐瑶甚至不知道完整的《雪山飞狐》讲的是什么故事。

但不得不说,人生的成功,往往就是这样的不期而遇。

对于早已演过几十部少女戏的王璐瑶来说,对《雪山飞狐》中少女苗若兰的演绎,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当时拿到这个角色,她也只把这部戏看作是例行演出而已。因为角色个性中规中矩,毫无挑战性的人设甚至让王璐瑶有点小失望。

但却不曾想她在广州多年拍戏的演技打磨,终于在这部戏中被看到,一出场她就成了一代观众不可忘却的记忆。

随着《雪山飞狐》在两岸三地的热播,王璐瑶被冠以“青春玉女偶像”的身份,加上她自身的多才多艺,当年甚至《同一首歌》栏目,都向她发出做常驻主持人的邀请。

但王璐瑶做演员的路并没有从此就顺畅了,演艺圈里从来不缺美女、有演技又有实力的女演员,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才真正能成名成家。

《雪山飞狐》算是为王璐瑶走进了演员这个行当开了个头,但后面能否发展的好,全靠她自己。

王璐瑶是真的喜欢演戏,无论角色大小,只要有机会她都会尝试,《雪山飞狐》之后,她又在电影《省城里的风流韵事》、《边城浪子》、电视剧《中方雇员》、《宰相刘罗锅》等剧中饰演了不少的小角色,不过演绎事业一直没再掀起什么高潮。

直到1996年,已北上北京发展的王璐瑶,凭借在电视剧《梁红玉》饰演女主角,再度走红。同年,她还受邀与香港影星万梓良一起主演电影《绿卡》。

彼时万梓良已经38岁,面对26岁芳龄的王璐瑶一见倾心。王璐瑶也被这位魅力大叔身上的成熟男人味所吸引。

万梓良拍完戏回香港后经常主动电话与王璐瑶嘘寒问暖,一场风花雪月不可避免。

但随后万梓良与妻子恬妞的婚姻告急,事情一度闹的沸沸扬扬,王璐瑶也被迫卷入三角恋的旋涡,这迫使她不得不选择暂退演绎圈,以避风头。

04

退出三角恋的旋涡后,王璐瑶的个人问题成了家人亟待解决的大事。

一个周末的晚上,二哥来电话约她吃饭,并在饭桌上推杯换盏间提到要介绍男朋友给她认识的事。

二哥要介绍的这个人,名叫李辙,北京本地人,是个房地产商人,离异。

李辙曾经在东海舰队服役,80年代中后期下海经商,投资过房地产、餐饮业等多个领域,都很成功。

但随着事业的成功,他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妻子为他生下儿子不到5个月,就独自一人赴日本留学。

王璐瑶第一次与李辙见面,李辙就开诚布公,很真诚。

李辙说:请你相信我,我是个好人!我很喜欢你演的电视剧。你在部队待过,我也当过兵,这点咱们一样。当然,如果你在意我的儿子,怕以后不好相处,那就不要勉强。

王璐瑶听到他这样说,点点头,回应道:

我相信,你是好人!我从小在部队长大,对人情世故了解不多。

比起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有时候婚姻其实就是一场缘分,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往往不需要太多的条件和苛求。

与李辙相识2个多月后,他们迈入了婚姻的殿堂,王璐瑶勇敢的做起了后妈。

随着和李辙儿子接触的增多,继子对她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叛逆到敞开心扉像朋友一样相处,到最后喊她妈妈,王璐瑶深感生命际遇的奇妙。

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看好他们这个家庭组合,认为王璐瑶作为这么漂亮的当红女星,这种婚姻不会持续很久。

但一切质疑,只能用事实去反驳。

婚后家中有保姆、司机、厨师、管家,继子到了11岁也被送去美国留学,王璐瑶没有满足于富足清闲的阔太太生活,而是又继续复出拍戏。

拍戏的途中,她发现自己怀孕了,2001年,王璐瑶为先生诞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实现了老公有儿有女的心愿。

孩子出生后,家中有保姆、专人打理,王璐瑶又继续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还成立了专门的电影公司,找来专业编剧撰写剧本。

2003年,王璐瑶主演的《大唐歌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还演唱了电视剧的主题曲《红颜泪》。

后来在2006年,王璐瑶与父母、女儿一起,主演了何庆魁编剧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春的故事》。

王璐瑶自从嫁给老公李辙之后,一直被包容,只要她要拍戏,老公从来都是全力支持。

老公自己的事业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身价百亿,大家都说王璐瑶是个旺夫的女人。

2009年,王璐瑶的父亲因病瘫痪在床。

怕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有一年多的时间王璐瑶放下所有事,在医院陪护寸步不离,给父亲唱歌、讲故事,像小时候父母照顾自己一样。

父亲弥留之际,女儿深情呼唤“老爸,我爱你。”喉咙喊到嘶哑,医护人员都被她的孝心感动落泪。

父亲离开后,王璐瑶对母亲的照顾更加用心,工作之余尽量多陪伴妈妈。

王璐瑶说:“珍惜父母安好的日子,多尽孝是最大的幸福。”

母亲晚年依然爱唱爱跳、多年来保持着饮酒养生的习惯,时常与好友相聚聊天,还爱追剧、喜欢时尚。

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精神,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女儿王璐瑶。

如今已经50岁的王璐瑶,生活富足而充实。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哪怕是你搬出家世背景,那只能代表一个起点,而能奋斗到什么层次,全靠个人后天的努力。

从十几岁学舞蹈到部队锻炼,到独立出来拍戏唱歌,再到去北京城闯荡,直到事业、家庭都站稳脚跟,能顶天立地的做一个孝子贤孙,撑起做女儿、做母亲的责任,王璐瑶一路打拼下来,有小幸运,但更离不开她自己的付出。

前半生拼搏、折腾,后半生安稳的享受、乐天知命,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相关文章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刘备的三小谋士:糜竺简雍孙乾

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

1.鬼谷子:圣人的思维模式。可以看懂的人,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

三国中,东吴领袖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孙权是一位举足轻重且影响深远的英主。他将父兄创立的江东基业推向了无与伦比的巅峰,成为东吴集团的扛鼎人物,故而史籍与民间都有许多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但在史家和民间艺人笔下,孙权形象呈现出来的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面目: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孙权是具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的雄略之主;在民间艺

2025-08-21 01:19:11

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大唐战神薛仁贵为何沦为常败将军?

唐初名将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龙门县修存人,为河东王薛安都的六十孙。贞观末年之际,薛仁贵投军征高丽。相关战役之中,凭借极其出色的表现让唐太宗李世民欣赏不已,并自此进入了唐朝名将行列。随后数十年时间里面,薛仁贵为大唐王朝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然而纵观薛仁贵的一生就会发现,自李世明提拔,薛仁贵每

2025-08-20 02:55:0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