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曾评价亲近友人徐峥,形容他为“这个大光头、大脑袋、额头前面那圆圆的那块,才知道原来里边装的都是智慧呀”。确实,徐峥在演艺圈中堪称聪明绝顶之人。他那光溜溜的脑袋,似乎就是智慧的象征,它为徐峥的人生画了一圆。
聪明绝顶的徐峥身兼两重身份,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矛盾。作为演员,他需要不断参演好作品来保持自己的知名度和流量。但作为导演,他则渴望创作出高收视率的作品,以谋取更多的利润。然而,在追逐利益的路上,徐峥的做法却引来了同行的怒骂。有人批评他是江郎才尽,也有人将他贴上“唯利是图”的标签。
导演毕志飞甚至公开呼吁徐峥离开电影圈。这时的徐峥已是“百亿票房导演”,他的行为举世瞩目。究竟是什么让他和毕志飞等人势不两立呢?
2020年,全球爆发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徐峥执导的电影《囧妈》原本定位为春节档电影,但他决定将其提前上映,这一举动激怒了电影工作人员。过年期间,大家都想休息、和家人团聚,但徐峥的决定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工作人员纷纷表示不满,质疑他为何不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
徐峥深思熟虑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确不妥,于是亲自在微博上发布了致歉声明,并自掏腰包送红包以安抚工作人员的情绪。本以为问题解决,但意外的惊喜再次降临。疫情导致全国电影院停业,电影无法上映,这一情况让徐峥感到愁闷。但他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电影《囧妈》免费播放给观众,为他们谋取了福利。这一举动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徐峥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位“好人”。
然而,这个决定引发了行业内的争议。陈思诚等导演纷纷批评徐峥重利轻义、自私自利,认为他破坏了电影市场的生态。随后,欢喜传媒放弃了春节档,将电影以6.3亿的价格卖给了线上平台,相当于让全国观众免费观影。徐峥的做法受到了观众和平台的欢迎,但也遭到了同行和资本的抵制,引发了电影圈的不满。
在这场争议中,徐峥不再被世界宽容。23家电影公司集体抵制他,他的名声受损。徐峥一直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每一次的明哲保身都是上天对他的宽容,但这一次,他不再被世界宽容了。
徐峥的聪明和决策能力在演艺圈中有目共睹,但他的人生也并不一帆风顺。从年少脱发,成为“光头”,到婚姻生活中的波折,徐峥的人生充满了曲折与挫折。他的起点并不低,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不断努力拓展自己的演艺道路。
徐峥在演艺事业上经历了不同阶段,从话剧演员到电影演员,再到导演,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他的聪明和勤奋帮助他在演艺界取得了成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他在电影市场中的商业手腕让他赚取了可观的利润,但也引发了一些道德和伦理上的质疑。
徐峥的婚姻生活也经历了波折,但他始终坚守着。他的妻子陶虹曾在官司中陷入困境,而徐峥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这引发了一些争议和疑问。徐峥的成功和挫折都反映了一个男人在面对名利、婚姻和人性等复杂问题
05、聪明的背后
聪明的人,常常有自己的小算盘。
徐峥或许是聪明绝顶的,但他也有他的原则。
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综艺?
徐峥的回答出乎意料:“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不会为了炒作而放下原则。”
这句话或许能解释一些问题。
徐峥,一直以来都在娱乐圈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他不随波逐流。
他的作品,一直在追求品质与深度,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
这种坚持,让他一直保持了自己在娱乐圈的独特地位。
徐峥的聪明,不仅体现在他的商业头脑,更体现在他的艺术追求。
他愿意冒险尝试不同的角色和题材,挑战自己的表演极限。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让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演员和导演。
徐峥的聪明,也体现在他的人际关系处理上。
他能够与不同类型的演员和导演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他的幽默和风趣使他成为了许多娱乐圈人士的好朋友。
虽然他曾遭遇过争议和风波,但他始终保持了冷静和理智。
徐峥的聪明,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更是为了他所钟爱的电影事业。
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中国电影的水平,让更多优秀的作品出现。
这种对电影的热爱和责任感,使他一直在努力创作更好的影片。
徐峥的聪明,也表现在他的公益行动上。
他多次捐款捐物,支持各种慈善事业。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他积极参与抗疫捐助活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种善举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和好评。
总的来说,徐峥的聪明表现在多个方面,不仅仅是商业头脑,更是对艺术和社会的责任感。
他是一位综合素质出色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有社会担当的公众人物。
06、总结
徐峥,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华的艺术家,他的聪明让他在娱乐圈独树一帜。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仅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在艺术和社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尽管他曾经遇到过各种挑战和争议,但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
他的聪明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荣誉和尊重,也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行为和言论都备受关注,他的成功和经验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徐峥的故事告诉我们,聪明不仅仅是智商的表现,更是品格和责任感的体现。
只有在多个领域都保持聪明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