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个人资料:花4.5亿买地,开18家公司!

21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5 16:48:26    

开头

如今的少林寺,为什么铜臭味越来越浓?

方丈竟然成了董事长,买地建楼还开发网游,甚至传言要上市!

从我开始记事时,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功夫电影,少林寺都是“天下第一名刹”,然而现实中的少林寺,早已不是远离世俗之地,而是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作为少林寺方丈的释永信,更是在天眼查里面,被扒出竟然拥有18家企业控制权!

少林寺的产业链也非常复杂,从武术学校到佛教用品、旅游、文创、餐饮、服饰、药品,甚至还有专门的网店“少林欢喜地”。

总之,不管吃的用的,高端的低端的,少林寺啥都干了。

啧啧啧,名利手中攥,佛祖在心中。

谁能想到,寺庙的尽头竟是生意经,哦不,是经济学啊,不知道佛祖知道了,是该哭还是该笑…

少林寺版图有多大

可能大家不知道,少林寺商业版图,究竟有多大?

多年来,在方丈释永信的主持下,少林寺不仅重建了法堂、钟楼、鼓楼等,还成立了“少林武僧团”进行全国巡演。

2002年,少林书局成立,随后出版《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文集》等书;2003年,少林药局成立,并先后推出少林出品的活络膏、灵芝茶等药品;同年,少林寺授权网络游戏《少林传奇》

2008年,少林寺上线淘宝店“少林欢喜地”,售卖商品包括修禅练功用品及迎合年轻人的创意物品等。

在2022年,少林寺更是以4.5亿元购买了郑东新区的一块地,准备进军房地产…

不仅如此,少林寺还做起了海外生意,比如遍布全球的海外少林文化中心有近50个,门下洋弟子多达300多万人。

而且在国外,少林寺可不是单单赚香火钱,而是以会员制的形式,按小时收会费,吸引了众多少林功夫爱好者。

少林寺在国外有多吸金?据英国《卫报》报道,少林寺每年收入高达1000万英镑,其中三分之一归寺院所有。

除了这些有形资产外,少林寺的无形资产也很多,比如少林寺申请的商标竟已超过700个,涉及少林禅茶、少林素饼、出版公司等各种生意…

不管吃的用的,高端的低端的,啥都干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少林寺赚了那么多钱,理应就不要在游客身上打主意了吧?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不管是大钱还是小钱,都要占一杯羹。

不仅门票钱分三六九等,卖香也是明码标价,最低400元一炷,然后是1300元、2600元、3900元不等,最高价位是10万元一炷。

正所谓,佛前一跪三千年,佛说一平三万元,我佛慈悲,不度穷鬼。

如此看来,少林寺左手佛经,右手生意经,两手抓得确实溜!

释永信本人

当然了,如今少林寺庞大的产业链,都离不开背后的“操盘者”—方丈释永信,外界更喜欢称其为“少林寺CEO”。

1981年春天,由李连杰主演的武侠片《少林寺》正式开机。

同年,16岁的刘应成,初中毕业后到嵩山少林寺出家,拜少林寺方丈释行正为师,法名永信。

彼时,少林寺虽然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建国之后,昔日气势早已荡然无存。

以至于《少林寺》在拍摄的时候,少林寺因为年久失修,寺内寺外杂草丛生,荒草都有一人多高,最终剧组只拍了若干镜头,其他大部分的拍摄都在外地拍摄。

但尽管如此,《少林寺》上映后票房大爆,国内公映时的票价只有3毛钱,结果却创下1.6亿票房的惊人纪录。

电影不仅带火了李连杰,也带火了少林寺。

六年后,少林寺行正方丈圆寂,释永信正式成为少林寺住持,全面负责寺庙工作。

跟之前的主持不一样,释永信有很强烈的鲜明特点,或者说有很强的商业头脑,面对日益增长的习武之人来到少林寺,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比如早在1996年,释永信就给少林寺申请了域名,上传到官方网站上的《易筋经》和七十二绝技吸引了超过10万的日均点击量。

那一年中国的人均GDP是5000多,一台电脑是一万多。

后来又重建法堂、钟楼、鼓楼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了少林寺的知名度,还成立了“少林武僧团”进行全国巡演。

正是在释永信的不断努力下,少林寺的名气越来越大,规模、影响力与日俱增,甚至达到了建寺以来的顶峰。

2009年开始,少林寺更是多次传出要在资本市场上市。

少林寺有稳定的收入,每年数亿是有的,如果加上一个好的旅游公司开发,想要继续做大根本不是问题。如果上市,至少能够融资上千亿的规模。

然而对此,释永信出面解释,“少林寺永不上市。”不上市,这是少林的底线,也是少林发展的“原则问题”,而原则必须坚守。

即便如此,在他的领导下,少林寺商业版图不断扩大。

开武馆、卖药、建少林武僧团、写杂志,拍电影,开淘宝开网店,卖周边文创,甚至开直播…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少林寺的吆喝声。

和尚越来越不像和尚,反而像销售。原来和尚还可以这样当!

正所谓,近处的僧人红光满面,高处的佛像却日渐黯淡。

这波骚操作下来,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不禁要问:这还是原来的少林寺吗?

对于这个问题,释永信曾在采访中阐述过原因:” 我希望透过现代化商业经营的理念,能更有效地弘扬佛教文化,能让更多人来参与佛教的建设“,“和尚也要吃饭”诸如此类的。

结尾

对于少林寺从事一些商业活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我觉得吧,举办商业活动不是坏事,但至少得穿着袈裟念经,脱了袈裟才去经商吧。

佛门本是六根清净之地,说好的四大皆空,但如今完全变了样,寺庙成了企业,方丈成了法人,佛法难免也就变了味。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