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宋应星简介(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24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1 09:00:18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不是新余人,却在任职分宜县学教谕时写成了蜚声中外的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让新余名噪一时,也让新余城市文化有了依托。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父亲一辈子没有功名,激发了宋应星的壮志雄心。万历四十三年(1615)秋,宋应星和大哥宋应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从1万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宋应星名列第三,应昇名列第六。由于奉新考生中只有宋家兄弟二人及第,且名列前茅,故时人称为“奉新二宋”。乡试中举后,他15年内连续参加了6次会试,却都以失败告终。

6次会试均告失利使宋应星深刻意识到,实现救国济民的美好理想并非一定要靠科举功名,改良社会增强国力还要靠发展生产力,靠实实在在的科技知识,于是他转向实学研究。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崇祯七年(1634)至崇祯十一年(1637)是宋应星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4年。崇祯七年,48岁的宋应星经吏部铨选赴袁州府任职分宜县学教谕。后来蜚声中外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正是他在分宜县学教谕任期内完成并刊刻出版的。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一本图文并茂、行文却很严谨的科技著作。按“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编排体例,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介绍谷物豆麻的栽培、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记载了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建造,金属铸锻,煤炭、石灰的开采与烧制,榨油、造纸的方法等;下卷主要描述金属矿物的开采与冶炼,兵器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书中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还配有一百多幅生动逼真的插图。

《天工开物》对当时兴盛的手工业作了生动的叙述,如制糖业有专门的“糖车”,糖车的构造及各部件尺寸都进行细致的描述;纺织业有缫车、花机,并且政府在苏杭一带设立了织染局;金银铜铁等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加工相关章节中,还绘制了设备操作图。这些内容表明当时各项手工业的技术含量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写作《天工开物》时,宋应星生活窘迫。明朝官员原本俸禄微薄,宋应星当时又是没有品阶的县学教谕,加上家里的田产日趋减少,两个儿子均已长大成人,全家六七个人的日常开销全赖宋应星承担。他买不起珍贵的书籍和资料用来考证,想邀请同道中人一起讨论,鉴别真伪,也没有合适固定的场所。当时的图书出版没有官方专项经费资助,几乎都是自费,况且此类介绍科技知识的书都是埋首经史子集的秀才举子们嗤之以鼻的“雕虫小技”,根本没有潜在的受众和消费群体,也就意味着无利可图,书商们自然不会掏银子给他刊刻印行。也就是说,宋应星明明知道自己的心血之作别人未必买账,却一意孤行。他最后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部农业手工业技术集成式著作,完全是以超乎寻常的信念与毅力作为支撑。尽管当时形势已不容乐观,但他把目光投向未来,期望后人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岁月流转。清初,《天工开物》刊行了数次,官修著作《古今图书集成》《授时通考》中都曾大篇幅转录或引用该书内容。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文人噤声。当时为修《四库全书》而广征天下图书,出自明朝遗民之手的《天工开物》自然不在此列,并且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刊刻发行。富有意味的是,最迟在17世纪末,《天工开物》传入日本,并成为日本江户时代朝野关注的读物,对之后日本科技界和经济学界影响颇为深远。更有甚者,此后一百多年内,《天工开物》在东亚、欧洲等地被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读了《天工开物》法文译本后,称其为“权威著作”,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盛赞《天工开物》为“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足见这部书的影响力。

目前,《天工开物》已成为世界科技名著而在各国流传,凡是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史的,通常都会引用此书,而且对它给予高度评价。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潘吉星就认为:“历史上只有《天工开物》第一次从专门科技角度,把工农业的18个生产领域的技术知识放在一起加以综合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是一项空前的创举。仅凭这一点,此书足以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