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方大同好像永远都是那么瘦,带着诚恳的小方式微笑,认真地唱歌。华语乐坛里,能把灵魂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得这么好的歌手,除了方大同,我想不到第二个人。
方大同终于得奖了,他曾在金曲奖的台下等待了那么多次,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奖杯。做音乐的这些年,他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地大红大紫过,可是他也从来没有迎合过妥协过。为了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一再进行大胆的尝试,哪怕这过程中,会有一些歌迷因为无法接受新的风格而选择离开他。这座金曲奖杯来得未免晚了些,好在,方大同从未放弃。
方大同的爸爸是职业鼓手,父亲是夏威夷人,母亲是香港人,六岁到上海定居,十一岁来香港。受父亲的影响,他4岁开始学习打鼓,十多岁自学吉他和钢琴,14岁开始作曲,十五岁那年,方大同第一次将他的歌曲小样寄给唱片公司,并得到了公司的回应。他兴高采烈地去面谈,结果被人说,你年龄太小了。
后来,在幕后做了几年的方大同,在2005年,推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Soul Boy》。首张专辑就彰显了方大同不同凡响的音乐才华,他是绝无仅有的在香港发专辑却不会粤语的歌手,当时听到《春风吹》《南音》这样的歌,觉得太特别了,纯正的美式R&B,加上非常浓郁的SOUL,个人风格太明显了,有胸襟方能作诗,有苦恋方可填词。中国风搭配古典乐器,非常有味道。
有媒体评价方大同是个太无趣的歌手,没有花边新闻,也没有值得渲染的童年阴影,在他身上找不到头条爆点,有礼貌又无槽点。好像的确是那样,方大同自己都承认,他说他自己没有过叛逆期,他喜欢做正确的事。从小信仰巴哈伊教,让他和花花世界始终保持着一丝距离,拒绝诱惑,只做自己。
很多人喜欢方大同,都是从听他翻唱的那一首王菲的《红豆》开始。方大同版本的《红豆》温暖深情,别具一格,给人一种云淡风轻之后的笃定,编曲特别舒服,如果王菲唱的是相思,那么方大同唱的就是释然。他的音乐有很多抓耳的东西,后来去听他的《爱爱爱》,《歌手与模特儿》,《苏丽珍》,你会爱上他的转音,没有任何浮躁的感觉,他会把一些复古的元素和JAZZ、R&B、Blue甚至常见的Pop、Rock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不冲突非常和谐。方大同的咬字太特别了,没有刻意的伤怀,很随意,却很动听。
《love song》和《够不够》加入中国小调的婉约东方风情,在方大同游刃有余的唱腔中浑然天成,打造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明显个人招牌。方大同用音乐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同世界,他的音乐里没有港味的深沉,而是写出我们的真情实感,或甜或苦或遗憾。音乐中能感受到欧美很多时代的灵魂乐和节奏蓝调的影响,形神兼备,在唱片不景气的光景里,勇敢自在地唱着。
真正让方大同封神的专辑,是《橙月》。《如果爱》,《黑白》,《小小虫》,《每个人都会》,太多经典的好歌。最值得说的,肯定是《三人游》。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唱,ktv里也是热门。 方大同在介绍《三人游》这首歌时,说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他的朋友的故事,大意是说这个朋友喜欢一个人,但是那个人已经有男友了,于是这个朋友就站在那两人旁边一直默默地等,一直等了七年,终于让他等到了,后来他跟喜欢的那个人结婚了。
方大同说,《三人游》其实就是对这对朋友的一种纪念。《三人游》里唱,“就算你累了,我会在这,一人留,两人疚,三人游,悄悄的,远远的,或许舍不得,默默地,静静地,或许很值得,我还在某处守候着”,《橙月》这张专辑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浪漫故事,心酸的、开心的、失落的、成熟的,橙月比喻黄昏的太阳,像橙色的月亮一样,真是浪漫到无以复加。
一直在音乐上专注又挑剔的方大同后来又相继发了几张原创专辑,像《可啦思刻》,《回到未来》,《危险世界》,张张都保持了极高的音乐素养,这期间他和很多音乐人合作,比如和方文山合作的《千纸鹤》,将西式的爵士乐等元素融入歌词中,歌词中巧妙地嵌入中式的泼墨、彩蝶、红尘等元素,将一个失恋的男人对女友的思念以及两人甜蜜过往的怀念之情展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多次入围金曲奖,音乐才华已得到共识。但是因为方大同低调的性格,从来不炒作,也很少参加综艺节目,让他在喧闹的娱乐圈显得那样不同,有一段时间里,甚至被很多人遗忘。看到他,你会惊呼世界上真的有一直不变的人,天真是一种力量,不用费尽心机最快乐。除了近期的《特别的人》,似乎都没有什么传唱度太高的歌,方大同的音乐越来越讲究专业性,歌唱类节目都甚少有选手选他的歌,因为真的太难唱了。
所幸,时光没有辜负这个认真玩音乐的才子,金曲奖终于封王,新专辑《JTW 西游记》不仅以双CD的全新概念出现,更收录了多达20首歌。方大同说,这20首歌是他与粉丝11年的回忆和互动。他用音乐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陪伴。这张专辑里,方大同与王力宏,张靓颖,杭盖都有精彩的合作,他越来越从容不迫,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
如今的方大同,已经成为方老板,专心经营自己的厂牌,下一张原创专辑,不知道要等多久。但我知道,很多歌迷都会一直等下去。方大同是一个纯粹的进步青年,每张专辑都在求变,这野心来自他对音乐的好奇心。不论是哪首都渗透着他的灵魂和信仰,基本上所有歌都概括在大同世界这个思想里,这在歌手中是很难得的。这个男人从不让人失望,从来都是那么寡淡,从来就好像无欲无求,若说他看起来好像有什么追求,那便是音乐了吧。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