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的一天,秦王在朝堂上给文武百官出了一道题:“寡人今天想吃鸡蛋,而且必须是公鸡下的蛋,谁能满足寡人这个心愿,重重有赏。”
大臣们听说后面面相觑,心说大王可真会出难题,雄性不会生育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如今您却要吃公鸡下的蛋,这不是强人所难,故意戏弄大家吗?
然而没想到的是,一个少年出列,来了一句:“大王 ,臣有办法能让您吃上公鸡蛋。”
说这话的,是战国时期12岁的神童甘罗。
说起神童,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孔夫子说过这么一句话:“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的人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成为人才;有的人遇到问题才会去学习,掌握知识;有的人即使遇到困惑让他学习,也掌握不了知识;有人从爹妈肚子里出来,就啥都知道。
这后一种人,叫天才,古代叫神童。
中国历史上神童不胜枚举,有用木船称象的曹冲,有一心多用、同一时间能干几种工作的元嘉,有砸缸智救落水小朋友的司马光等。
今天要说的甘罗,也是一位公认的神童,假如中国古代有个神童排行榜,他的成就理应排名榜首位置。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干戈不断,谁都想问鼎中原。时势造英雄,这时期也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秦国上卿甘罗,就是其中的小有名气者。
甘罗出生于战国晚期,是下蔡(今安徽凤台县)人,当时经过连年争斗,七雄格局业已基本确定。
甘罗虽然是个神童,但是他能成才,跟成长环境也不无关系。他的祖父甘茂,乃是秦国的左丞相,国字号官员。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小甘罗耳濡目染学会不少治国之道。
如果甘罗的父亲是个羊倌,或者是个卖狗皮膏药的,大概率不会在政治上、军事上有所作为。
总之,甘罗本来就有从政的基因,同时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有位外国科学家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甘罗的天才可以说是百分之五十的基因,和百分之五十的后天教育。
甘罗的祖父甘茂,是战国名将之一,很受秦惠王和秦武王的器重,为秦国的称霸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因为甘茂非常受宠,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一怒之下逃到了齐国,在齐国依旧受到重用,担任重要职务。
即使这样,秦王也没有恨他,对他念念不忘。后来,甘茂又到了魏国,秦王愿意付出代价让楚国送还甘茂,被对方拒绝,甘茂在魏国去世。
尽管如此,秦王也没有迫害他的后人,其孙子小甘罗还是得到了重用。
这充分说明四点:
一是秦王很有涵养,度量很大。
二是甘家人才辈出,让秦王不得不刮目相看。
三是爷爷甘茂独具慧眼,看出孙子是个人才,所以没有重点栽培他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孙子的培养上,把全部心血倾注到了孙子甘罗身上。
四是小甘罗天资聪颖,悟性很高,非常有灵气,能举一反三,所以爷爷甘茂才会不遗余力栽培他,好让他将来光耀甘家的门楣。
而年幼的甘罗,也人小志大,胸怀远大理想,确实没有辜负爷爷的殷切期望,表现出了他过人的才华。
是脑筋急转弯,还是无厘头戏耍文武百官,一时兴之所至?
两种原因都不是,这跟秦王的健康有关。
原来,秦王那段时间肠胃不大好,一直拉肚,太医也束手无策,急得他抓耳挠腮。无奈之下,他只好尝试用民间偏方,但是用了不少偏方也不见效。
因此他心中烦恼,决定微服出访,亲自到民间去找秘方。这不,在半路上他遇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对方告诉秦王,吃公鸡下的蛋,可以治愈他的肠胃病。
不仅如此,吃了公鸡蛋之后,还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说完之后,白胡子老头转瞬不见。秦王这才明白这老头肯定是神仙下凡,来点拨自己,因此对老头子的话深信不疑。
根据常识,公鸡是不会下蛋的,白胡子老头这不是满嘴跑火车吗?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秦王就在上朝时,向文武百官提出这个难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你们也来集思广益一下。
秦王出题之后,满朝文武在那儿大眼瞪小眼,谁都无法帮秦王实现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没想到,一个小屁孩站了出来,说自己能弄到公鸡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文武百官把目光全都投向了这个少年,心说这小子是死定了。
这可不是过家家,朝堂之上说话是要负责任的,你夸下海口说能弄公鸡蛋,除非自作聪明用其它蛋冒充且自圆其说,查到的话,你就是欺君之罪。
当然,最大的可能那就是痛快一下嘴巴,他根本弄不来公鸡蛋,仍然是欺君之罪。
无论怎么做,这孩子死定了。
只听这个小孩说:“大王,给我三天时间,我就可以给你弄来公鸡蛋。”
秦王听了大喜:“那好,我们一言为定,到时候完成任务重赏,否则的话,就把你脑袋割掉当球踢。”
说到这里,先交代一下,甘罗年仅12岁,是未成年人,为什么会被录用为能上殿的高级别公务员?
前面说了,甘罗的爷爷甘茂被扣在楚国了,秦王向楚王求情,愿意用城池来交换甘茂。
楚王就问自己的智囊范蜎:“我想将计就计,让在甘茂回到秦国,既得到了秦国城池,还安插一个卧底,可以吗?”
范蜎说:“不可以,甘茂到了秦国之后会变卦的,因为他的儿孙就在秦国,到时候反而帮助了秦国。”
楚王一听也是,这样甘茂最终没能再回到秦国,死在了魏国。
而甘罗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自己过人的才华,被搜罗人才的丞相吕不韦得知,派人上门请他,在自己手下担任少庶子。
当时甘罗虽然没有在朝廷担任职务,但是吕不韦权倾朝野,上朝的时候甘罗也就得以列席会议。
看到甘罗在秦王面前夸下海口,说能弄公鸡蛋,吕不韦也为这小子捏一把汗:就说你聪明,再聪明也不能糊弄大王,再聪明也弄不来公鸡蛋啊,到时候怕是要人头落地了。
谁知道甘罗胸有成竹地说:“丞相,您就放心吧,托您的福,我不会有事的。”
到了第三天上朝,秦王说:“你弄的公鸡蛋呢?”
甘罗装作痛苦的样子说:“臣本打算到家后去弄呢,谁知道那天到家就小产了,现在身体还没恢复,强打精神来参见大王,顺便请一个月产假。”
满朝文武听了忍不住都想乐,但是强忍住没笑出来。
秦王听了先是一怔,然后正色说道:“大胆甘罗,没有完成朕交给的任务,还来撒谎糊弄。来啊,将这个欺君罔上的家伙给砍了!”
甘罗辩解说:“大王冤枉啊,臣没有撒谎。”
秦王说:“没有撒谎,那你说说,男人会生孩子吗?”
“大王,公鸡能下蛋,男人就能生孩子。”
秦王听了无言以对,这才知道自己被这个小屁孩套路了。
但是人家并没有恼火,而是顺坡下驴说:“朕把这茬给忘了,准你产假,公鸡蛋的事随后再说。”
不久之后,秦王拜甘罗为上卿,甘罗从此登上战国历史舞台。
当然,公鸡蛋的事只是民间传说,史料中没有记载。但神童甘罗这个人物是真实的,他的才华出众,也名不虚传。
权倾朝野的吕不韦准备派张唐到燕国当相国,以联合燕国进攻赵国,好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
张唐贪生怕死,不想去,就找理由说:”我曾经替秦昭襄王攻打过赵国,因此上了赵国黑名单,曾悬赏方圆百里的土地,要取我的人头。现在我如果前往燕国,赵国是必经之路,到时候我还能活命吗?因此,我不能前去送人头。”
吕不韦听后很生气,但是人家说的看上去很有道理,一时也拿他没办法。甘罗得知后,对吕不韦说:”我有办法让他去。”
吕不韦不以为然地说:”臭小子!我下命令他都无动于衷,你能有什么好办法!”
甘罗辩解说:”古时项橐七岁能当孔子的老师,现在我已十二岁,您可以让我试试啊!” 于是吕不韦同意让甘罗劝说张唐。
甘罗找到张唐,对他说:”您和武安君白起比起来,谁的功劳更大?”
张唐回答说:”这不废话吗?白起在南挫强楚国,北震燕、赵两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的功劳怎么能跟他比?”
甘罗又问:”那白起的顶头上司应侯范雎与吕不韦相比,谁更厉?”
张唐说:”范雎跟吕不韦相比,显然也差得很远。”
甘罗说:”当年范雎想攻打赵国,白起企图阻拦他,结果被范雎给逼死。现在吕不韦让您前往燕国上任,您竟敢抗命,不知道您种了几亩人头?”
张唐听后,惊恐万状,脊背上的冷汗刷地一下就下来。他午饭都不吃了,随即让人备车,打算起程就任。
尽管张唐答应了,但是他确实上了赵国的黑名单,强行过境的话是自投罗网、凶多吉少。因此,秦国事先派使者前去打通关节。
甘罗自告奋勇,愿意去完成这项任务。
秦始皇从吕不韦口中得知甘罗非常了得,就批准他前往赵国。见到赵国国君赵悼襄王后,甘罗开始了忽悠。
他对赵悼襄王说:”大王,有没有得到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的情报?”
赵悼襄王回答说:”我们的情报部门不是吃干饭的,早就知道了。”
甘罗接着问:”那么,秦国要派张唐到燕国任相的情报你们掌握了吗?”
这事赵悼襄王并不知道,但也虚张声势回答说:”那是当然。”
甘罗忽悠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释放了一种非常明显的信号,说明燕国没有实力跟秦国对抗,愿意承认秦国老大的地位,想和秦国结盟。”
“张唐到燕国任相,则说明秦国愿意与燕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组成统一战线。燕秦两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大王您明白吗?”
赵悼襄王摇摇头,懂装不懂:“ 不明白,你们两国合作关我啥事?”
甘罗分析说:“他们的用意再明显不过,那就是把矛头指向大王您,说更明白一点,那就是他们要联手攻打赵国,来扩大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
“你的分析似乎有道理,这该如何是好?”赵悼襄王的小心脏有点受不了,他手足无措地问。
“想要化解危机,目前只有一个办法。”甘罗故意卖关子。
“快说来让寡人听听”。赵悼襄王有点迫不及待。
“大王,要想化险为夷,可以给我五座城邑。如此一来,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扩大了,目的达到了,我就能让秦王把燕太子丹送回去,然后秦国就会与赵国化敌为友,赵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在秦国的支持下攻打弱小的燕国,对赵国来说,这可是一笔低投入高产出的赚钱买卖。”
赵悼襄王听了甘罗的方案,拍案叫绝,立即将赵国的五座城邑划给了秦国。甘罗本来是为张唐过境去游说赵国的,没想到竟然白捡到到了五座城池。
看到赵国如此好骗,甘罗开始了下一轮忽悠。
话说秦国得到五座城池之后非常守约,将燕太子丹送回老家去,秦燕关系跌入低谷。
得知消息,赵国君臣欢欣鼓舞,觉得灭掉燕国的时机到了,随即放心大胆地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座城邑。
为了表示感激,表达诚意,赵国将其中的十一座城邑送给了秦国。
秦始皇一听大喜,秦国没有出动一兵一卒,没有花一分钱军费,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十六座城池,能不高兴吗?
为了表彰甘罗的贡献,秦王封赏甘罗担任上卿(相当于丞相)之职,并将甘罗的爷爷、叛国者甘茂原来的田地、房宅都赐给甘罗。
甘罗后来怎样,史书上没有记载,很可能遭遇不测。不然的话,他会有更多的传奇。
甘罗小小年纪,但却能设计出奇计,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得到十几座城池 ,受到秦始皇重用,并让自己名垂青史。
虽然他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战国时各国关系本就是尔虞我诈,他的行为也无可厚非,说他是战国名士,实至名归。
反观后世的天才们,在甘罗的年纪,做到甘罗这样的成就的,还真是凤毛麟趾。
战国末期,平原君赵胜,是一个举足轻重,影响极大的人物。他是少有的,能以自己的实力,对天下形势产生影响的人物,其实际影响力,可能还在同时期的一些诸侯王之上。不过,同时,他也是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赞他的人,称他是赵国的顶梁柱。贬他的人,称他是赵国的“蛀虫”,也是长平战败的罪魁之一。那么,平原君赵胜,究竟
2025-05-27 00:39:47在史书上,大唐王朝的建立者李渊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平平无奇来概括,隋朝末年,李世民多次劝李渊起兵造反,李渊不同意,后来李世民设计李渊睡了杨广在晋阳行宫的妃嫔,李渊不得不起兵,最后靠着李世民一路南征北战,统一天下,帮助李渊坐上皇位,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逼退位,这就是史书上关于李渊的记载
2025-05-27 00:28:18为何李世民那么心急,明明李渊还活得好好的,他便已经忍不住要当皇帝了?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早上,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门口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两个月后禅让皇位。那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其实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政变之前,就已经手握兵权掌握了朝廷,玄武
2025-05-26 01:08:52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权力、欲望与历史的吊诡盛世明君,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被历史铭刻,他的“贞观之治”更是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在这光辉荣耀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血腥残酷的往事——玄武门之变。手刃亲兄弟,逼父退位,李世民的帝王之路,究竟是天命所归,还是欲望驱使?一、 血染玄武门:一场权力与欲望
2025-05-26 00:31:52唐太宗李世民,一个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皇帝,一个与秦皇汉武齐名、有文韬武略的皇帝,一个曾经被封为法家代表人物的皇帝,一个因执行所谓“让步政策”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皇帝,一个因在各种电视剧中热播、在通俗作品中细说或戏说而被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皇帝,一个唯独历史家已经无话可说的皇帝!《光明日报》特约清
2025-05-25 00:33: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