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情很好玩。
郭富城进入歌坛、位居四大天王,其实是一场无心插柳。
他在1984年考入TVB的舞蹈培训班。
三年后转入艺员培训班,以全科A的成绩毕业,被封“银河十星”,但此时电视台早已人满为患,能分到给他的角色,除了配角就是龙套。
期间他也动过到影坛发展的念头。
却被当时的电视台高管阻止,告诫他说影坛竞争更为激烈,不如固守电视领域。
他也很听话,一捱两年。
时间到了1989年,可能确实对电视台的前途感到心灰意冷,他终于接拍了第一部电影《飞越危墙》。
对比很多演员的首秀,并不逊色。
而在下一年的电影《西环的故事》里,他甚至得到了与李子雄、郑浩南并列的三主演身份,在新演员而论,这个跨度极大,表演也有肉眼可见的进步。
如果持续沿着这条路往下走,郭富城很可能会迅速在香港影坛崛起。
但他突然接了个广告。
1990年,郭富城在香港街头拍了一个机车广告。
令其人生转向。
先是台湾那边播出这则广告的电视台,电话被小女孩们打爆,她们都在打听广告里面的男孩是谁,紧接着福隆传媒的刘玮慈签下郭富城,一个字一个字教他说普通话,要让他做歌星。
接踵而来的是两年时间里,连续发行三张专辑,销量皆破百万张。
而在此期间,有三个电影公司先后找他合作,也即金公主娱乐的《赌后》和永盛电影的《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天幕电影的《九一神雕侠侣》。
从表演来看,除了《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似乎得罪了造型师之外,另外两部电影在各方面都挺不错,尤其是《九一神雕侠侣》,在一片插科打诨声中,冷峻的郭富城非常抢镜,不但颜值惊天,更凭银狐这个角色,收获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1年12月13日,已红遍亚洲的郭富城在红磡体育馆举行演唱会,签约华星唱片。
次年2月25日,郭富城在香港发行普通话歌曲精选集《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香港人首度直面了“蘑菇头”的威力,唱片大卖破三十万张,创下了迄今未被打破的销量纪录。
6月2日,第五届的“太阳计划”上,首次出现了“四大天王”的概念,又两个月后,郭富城的首张粤语专辑《跳不完·爱不完·唱不完》,才正式推出。
销量同样大卖破三十万张。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经历。
郭富城凭普通话歌曲专辑,不但拿了粤语歌坛的最有前途新人金奖,甚至被封天王。
然后将之前两年在华语乐坛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转而在粤语歌坛发力,他一面携舞而歌,一面迅速在唱功方面大踏步破境。
但华星唱片的短视,却在郭富城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留下黎明就罢了,毕竟当时尚看不出前途,但当年的郭富城已经是实打实的红星,更加封天王,华星唱片居然放任他在1993年转投华纳唱片。
事情当然也有另外一面。
因为合约纷乱的原因,郭富城得罪过不少唱片公司的人,其中也就包括华星唱片这边,而华星唱片背靠的刚好是TVB,这个问题,对他后来的乐坛发展带来不少阻碍。
而华星唱片甚至影响到了郭富城的影路。
在1992年和1993年,郭富城连续上映了十一部电影。
用他的话来讲,绝大多数都不是自己想拍的类型,而无论是《逃学英雄传》、《童党之街头霸王》、《龙神太子》、《危险情人》,还是《千面天王》、《笑侠楚留香》和《夏日情未了》,从剧本到品质,都只能归入普通之列。
所以在这两年时间里,真正能拿出手的电影,可能只有一部杜琪峰的《赤脚小子》。
余者尽墨。
而乐坛的争锋,对郭富城带来有更深层的影响。
他其实天赋很强。
转投华纳之后,他以《狂野之城》宣告转型,迅速从《铁幕诱惑》行至《纯真传说》、《备忘录》,实则仅用了两年时间,不但重塑了声线,更令唱功臻至大成。
其后再凭《听风的歌》、《爱的呼唤》、《唱这歌》、《风里密码》和《一变倾城》、《游园惊梦》等专辑,步步走高。
与之对应的是乐坛颁奖礼上的变化。
凭《狂野之城》和《爱的呼唤》,两度夺得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纯真传说》获叱咤乐坛IFPI大奖,《渴望无限 Ask For More》获得全球华人至尊金曲。
连庄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创下天王年代唯一的连庄纪录。
尤其在巅峰的一九九八年,一个人独揽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十大中文金曲全球华人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以及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
但这些成绩,是他用几乎完全放弃影坛换来的。
从1994年开始的九十年代后半程,他的电影产量锐减至一年不到一部的状态。
即便如此,却仍有被称作金像影帝遗珠的《浪漫风暴》、香港年冠电影《风云雄霸天下》这两部超强作品的诞生。
当乐坛的十年巅峰过后,却一度不知何去何从。
2000年之后。
关于郭富城的影坛故事,绝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
以《三岔口》打通任督二脉,凭《父子》连庄影帝,用《C+侦探》、《白银帝国》、《杀人犯》和《最爱》、《浮城大亨》、《寒战》、《全民目击》、《踏血寻梅》、《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破局》和《无双》尽收人心,不但演技口碑爆棚,商业价值更一度行至影坛巅峰。
手握三个香港票房年冠、一次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纪录和三部在内地破十亿作品,另有三座「三金」影帝奖杯,当然最近两年似乎在商业票房方面陷入低潮。
不过这很正常,港影大咖,有几个没扑过?
无非一场笑骂由人。
但回望九十年代,在香港电影最后的黄金时代,郭富城却迹近缺席。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世事当然不可重来。
也应该明白,「有舍有得」的道理。
他也同样影帝在手,笑傲江湖。
但以郭富城在电影上的天分,若早年发力,当可更早抵达巅峰。
而影坛格局,又复不同。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