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初名将
尉迟恭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尉迟恭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生平简介
尉迟恭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尉迟恭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刘武周起兵,收尉迟恭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征讨刘武周,尉迟恭与寻相举城投降。李世民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助李世民夺取帝位,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尉迟敬德被封为吴国公,拜为右武侯大将军,食实封一千三百户。
尉迟恭性情憨直,颇以功自负,与朝廷宰相不和,后出为襄州都督,迁同州刺史。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分封功臣官爵,可以世袭刺史。册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后历任鄜州(治洛交,今陕西富县)都督、夏州(治岩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都督。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尉迟恭请求回家养老。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尉迟恭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唐高宗李治为此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同时册赠尉迟恭为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唐太宗陵园,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评
价
成
就
尉迟恭作为唐初大将,自归附李世民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但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还请高祖下令,令诸军皆属李世民指挥,内外遂定,可谓力挽狂澜。尉迟恭同时还有远见的卓识,如玄武门事变后,对太子的党羽主张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样的大批栋梁之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恭,也就没有李世民,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迟恭纯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拒绝娶公主一事上,更显示出高贵的品质。正因如此,后人才将他做为门神,画图流传至今。虽说居功自负是尉迟恭的不足之处,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了他的的纯朴,做事毫无心机。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尉迟恭名列其中,位于第七名;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尉迟恭。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尉迟恭亦位列其中。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